分享

立秋:“啃秋、咬秋、贴秋膘”

 学国学网 2018-08-07

立秋是农历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指暑去凉来,不过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在“立秋”当天进入秋季,气温还是居高不下。

 
 

立秋之后,还可能出现“秋老虎”。“秋老虎”是指出了伏天后,超过35度的天气。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之说——要是立秋这天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会非常热,一天便是一只秋老虎。

秋老虎来势汹汹,怎么办?别怕,我们一起来“啃秋”,把暑热赶跑。

“啃秋”,又叫“咬秋”,寓意暑夏酷热难熬,好不容易等到秋来了,要将它一口啃住,不要让它溜走。在立秋这天,城里的人通常会买上一个大西瓜,一家人聚在一起啃。在农村,“啃秋”的选择可就多了,人们抱着西瓜啃,抱着土豆啃,抱着玉米棒子啃。地里收获什么,就啃什么。“啃秋”不仅是民俗民趣,更是人们对于收获时喜悦心情的表达。

 
 

图片来源于:wallhaven

立秋后,暑气虽然一时难消,可天气仍会逐渐凉爽。气温由热转凉,人们的胃口也会慢慢变好。立夏有称秤的习俗,立秋自然也少不了。

我国南方流行在立秋这一天悬秤称人,把体重和立夏时做比较,体重减轻即为“苦夏”。立秋这天,吃点好的,来补充夏季的消耗,这就叫“贴秋膘”。想长膘吃什么好呢?当然是吃肉啦。立秋这天,可以吃炖肉、烤肉、红烧肉。肉虽美味,却要适量,吃得太多,小心把“秋膘”变成了“秋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对农事自然非常重要,有农谚“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就是说如果立秋日在农历七月,粮食就可能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六月,五谷不熟就可能欠收。除此以外,民间还有很多用立秋的天气预测农事的谚语,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等。

 
 

图片来源于:wallhaven

农民们盼望着丰收,珍视收获的成果,“晒秋”的农俗就慢慢形成了。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豆角,色彩缤纷的果蔬在阳光的照射下,构成了一幅幅殷实美丽的景象。

江西篁岭古村的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果实是土地给予人们勤劳耕种的犒赏,晒秋早已成为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人们通过“晒秋”将果实风干珍存,好日子就这样被红红火火地晒出来了。

啃秋、晒秋、贴秋膘,这些民俗都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用最传统的方式,感知时节的变化、感受生活的脉搏,完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PS: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知识早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