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快乐老年435 2018-08-07

微信搜索公众号“消费评论”关注——消费评论酒类融媒体丨倡导酒类健康消费,改变人对酒的认知偏见,重构人与酒的谐美关系!敬请关注每日精彩文章推送!

【文/消费评论】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这个暑假不是烈日就是大雨,

参观博物馆正合适。

青铜器向来都是各大博物馆的展中之重,

青铜酒具则是青铜器中的大类。

青铜酒具名中有不少生僻字,了解它们,

你就能在博物馆青铜器展厅里假装成青铜器专家,

傲骄的收获一大票敬仰目光!

罍 (léi)

流行年代: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用途:大型盛酒器和礼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上亮相的

皿天全方罍器身皿天全,

2001年在纽约艺术品拍卖会上,

成交价:924.6万美元(约6310万元人民币)。

罍有方形和圆形,

在容量上大于另一种青铜酒具——尊。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青铜罍的器身多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

而且是满身纹饰,

美得不要不要滴!

西汉时期,一个王后还为罍丢了命。

话说资深藏家梁孝王刘武收藏了一个罍,

临死留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

刘武孙子刘襄当上了梁王(梁平王)后,

刘襄的王后任氏想要这个罍,

刘襄的祖母不同意,

刘襄听老婆话,把罍送给了任氏。

这事被汉武帝知道后认为刘襄极不孝,

下令削去梁国八座城池,王后任氏斩首。

斝(jiǎ)

流行年代:商和西周初期

用途:温酒器、盛酒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保利香港2017年拍卖会,

一件商中期的青铜斝,

成交价:1652万港元。

斝是三足小型容酒器,

在行“裸礼”时用,也可用来温酒。

“裸”在古文中通“灌”,

“裸礼”指“不饮而灌地”的仪式。

“裸礼”主角是一个扮作已故先灵的人,

称为“尸”。

在祭祀中,“尸”接过人们敬献上来的斝,

然后将斝中的酒洒在于地上以告先灵。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祼礼”是不允许周王以下各诸侯国使用的,

所以“祼礼”中最重要的道具“斝”

在酒具中的身份是很高滴,

连其形状都要和使用者地位挂勾!

高级贵族可以使用方形斝,

一般贵族只能使用圆形斝。

商王武丁众多妻子中最有军事才华的妻子是妇好,

妇好墓中就有方形斝。

卣 (yǒu)

流行年代:商代和西周

用途:盛酒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2017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拍会,

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卣

成交价:2300万元人民币。

有提梁、有盖子、有大肚子、多鸟兽图案,

在盛酒器中,这些是卣独有的标配。

卣的铭文中常有“秬鬯 ( jù chàng)一卣”,

这是啥意思捏?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秬鬯”是以黑黍加郁金香草汁酿造的发酵米酒﹐

酒精度只有10多度,是周王室专有的国酒,

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

“裸礼”中用的酒就是“秬鬯”。

“卣”的容量有大有小,

一般在2斤—4斤之间。

“秬鬯一卣”就是规定了

饮“秬鬯 ”不能超过“一卣”,

相当于“限酒令”,

喝不醉的说。

觥(gōng)

流行年代: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用途:盛酒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保利香港2016年秋拍会,

一件商晚期青铜天黾觥

成交价:1167.02万元人民币。

觥会做成动物的样子,

盖子是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

通往出口的流部正好是兽的颈部,萌萌哒!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兽形觥多用于祭祀大典或给王室贵族当陪葬品。

妇好墓就出土了八件青铜觥。

觥爵、觥盂都是大点的盛酒容器,

觥盏就是酒杯。

后来人们用“觥筹交错”形容宴饮尽欢。

觚(gū)

流行年代:商代和西周早期

用途:饮酒器、礼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香港邦瀚斯2016秋拍会,

一件商晚期青铜觚

成交价:234万港元。

觚是商周时期的酒杯,

商前期是半敞口顶流觚,

后来有了妖娆的全敞口喇叭造型,

与盛酒的尊配套使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春秋时期的《考工记》载:

“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

汉代的《韩诗》载“二升曰觚”。

听谁的呢?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有件比一般觚

大三四倍的商代兽面纹觚,

有“青铜觚王”之称。

就算喝的是低度米酒,

端这样一个巨型酒杯,

太豪了,有没有!

觯(zhì)

流行年代: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代

用途:饮酒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纽约苏富比2016年秋拍上,

一件商晚期青铜饕餮纹觯

成交价:6.875万美元(约46.9万元人民币)。

觯不是一般人能用滴,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用觯喝酒。

《礼记·礼器》有载:“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觯是觚的换代产品,与爵搭配使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礼记》里记述了一个“杜蒉扬觯”的故事:

晋平公在大夫知悼子去世还没下葬的时候

就叫来了太师师旷和近臣李调

陪他边听音乐边喝酒。

地位低微的宰夫杜蒉(kuì)去和师旷、李调

各干了一杯酒就走,

引得晋平公问他原因,

他表面批评师旷、李调,

间接批评晋平公这样饮酒是不对滴。

晋平公认识到自己错了,

说:“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我错了,你倒酒来罚我啊。)

杜篑洗而扬觯。

(洗了酒杯后高高举起酒杯)

盉(hé)

流行年代:商代至战国

用途:调酒器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纽约佳士得2017年春拍,

一件商晚期青铜四足盉

成交价:4.75万美元(约32.4万人民币)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盉,调味也。”

数千年前,

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开始用盉装上水

用来调酒的浓淡了。

喜欢历史的人才懂这些生僻字,去博物馆认认这些价值千万的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曾出土过陶制的盉。

河南安阳市殷墟曾出土过一件青铜人面盉,

可惜被美国文物贩子卢芹斋带走了,

现在收藏在美国费利尔美术馆。

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古代酒具?

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