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马克与磺胺药

 烛香 2018-08-07
   化学治疗史中最激动人心的要算杜马克发现了磺胺药。因为在这以前,欧立希及其后继者发现并合成了许多治疗原虫性疾病(如疟疾、回归热、黑热病等)的有效药物,而对危害人类的细菌性疾病尚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在这场人与细菌的攻坚战中,德国的杜马克继欧立希之后,又一次取得了突破性胜利。
中国论文网 /6/view-2826079.htm
  杜马克(1895--1964)投身到这场攻坚战中,首先想到的是柯赫的细菌染色法。既然苯胺染料能使细菌染色后杀死细菌,是否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到一种专门杀灭细菌的药物呢?当时他采取的是欧立希改造砷化物结构研制606的方法。杜马克实验室的化学家先后合成了1000多种偶氮化合物,杜马克不厌其烦地逐个进行试验,但一次次均告失败。杜马克没有气馁,以极大的耐心继续研究。奇迹终于出现了。1932年,杜马克实验室的同事梅希和克拉拉合成了一种名叫红色百浪多息(Prontosil red)的染料。那年圣诞节,杜马克将这种改变了结构的百浪多息染料进行药理学研究。他发现百浪多息在试管内对链球菌无效,但注入动物体内,却能抑制链球菌而又对动物无毒害作用。那么,这种百浪多息能否杀灭人体内的细菌?1932年12月20日,正当杜马克对其论文进行定稿时,应用百浪多息治疗人体感染性疾病的机会来到了。
  杜马克的第一个病例是他的小女儿爱莉莎。他的爱女因手指划破而感染了链球菌。不久爱莉莎的病情加重了,刺破的手指红肿发痛,全身发起高烧,病人的症状明显地表示已发生了全身性败血症。在磺胺药发明以前,绝大多数败血症的结局是死亡。难道让小爱莉莎就这样活活地死去?能不能用百浪多息为爱女治疗?杜马克大胆地在爱莉莎身上进行试用,用药不久,女儿的病情竟然很快好转。爱莉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磺胺药战胜链球菌败血症的人。杜马克从死亡线上挽救了女儿的生命。
  1935年2月,杜马克总结了关于百浪多息的研究成果,在(德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细菌感染的化学治疗>的论文。文章发表后引起医药界的强烈反响,轰动了全世界。人们立即把百浪多息应用到I临床治疗上。1936年。伦敦医院用百浪多息救活了38个患产后败血症中的35位产妇,充分显示了该药的神奇疗效。
  不久,人们研究发现,百浪多息中的磺胺部分才是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效成分。这一发现促使研究人员努力去合成毒性低、疗效好并具有不同功效的磺胺药。在短短5年间,就合成了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胍等不同功能的药物。
  磺胺药何以能抑制细菌生长?1942年微生物学家伍德斯和菲尔特斯的研究揭开了它的奥秘。原来细菌繁殖时需要一种生长物质,这种生长物质叫做对氨基苯甲酸(PABA),它的化学结构和磺胺基团非常相像。病人服用磺胺药后,药物进入人体内,细菌在代谢过程中摄取生长物质时却摄入了磺胺药,而磺胺药进入细菌后,既不能作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原料,又不能从它体内排泄出来,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抗代谢学说在以后新药设计的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磺胺药的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人,治愈了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灾难性的传染病。但是,不久磺胺药即显示了它的缺点,很多病菌对磺胺药产生了抗药性,其效果远不如开始发明时那么灵验了。于是,科学家从改变磺胺药的结构来研制新的磺胺药,以对抗产生抗药性的细菌。1968年,人们又合成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抗菌药――磺胺甲基异嘿唑(SD),人们将它与1961年合成的甲氧苄氨嘧啶(TMP,又称磺胺增效剂)合用,成为复方形式,称为双嘧啶,可以增加疗效4~64倍,且无抗药性。双嘧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对治疗脑膜炎也有极好的效果。
  杜马克发明的磺胺药为人类与细菌的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1939年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为表彰他的贡献。决定把这一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给他。但是,当时希特勒已明令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强迫杜马克在一封拒绝接受诺贝尔奖金的信上签名。杜马克虽然遭到了软禁,但是他继续从事研制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磺胺药。1940年,杜马克报道了磺胺噻唑(商品名为消治龙);次年又从磺胺噻唑衍生出抗结核的肼类化合物;1950年他又发现了能更有效地对付耐链霉素的结核杆菌的异烟肼,给千百万结核病人带来了福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马克获得了表达意志的自由,于1947年12月赴斯德哥尔摩补领了奖章和奖状,但奖金已按规定转回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了。
  杜马克为人谦虚而富有同情心,对自己的成就从不满足。他终生热爱自己的科学事业,亲自做动物解剖和显微镜检查,实验期间他拒绝接电话和接待来访者。他说:“我们做解剖一直到两腿站不住了为止;显微镜检查直到看不见为止。”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事业,为人类战胜传染病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晚年研究癌症的化学治疗方法,期望能在化学治癌方面作出贡献。不幸的是,1964年4月24日杜马克逝世于德国的巴格堡,享年6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