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认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就是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有困难、好动。但对大多数孩子和他们父母来说,行为也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发起攻击、发脾气,或者当我们要求他们做些不想做的事时就抵抗。 易怒和违抗并不是多动症诊断的症状,它们通常是多动症的结果。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冲动性会让孩子难以忍受那些重复的、无聊的或者要花费大量功夫的任务。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会易被沮丧的情绪淹没,也可能会乱扔东西、推人或者经常大喊“闭嘴”,这些都是冲动性的结果。他们比同龄的其他小孩更难以管理强烈的情绪,通常都要爆发。 但是行为问题也可以超过冲动的爆发。儿童心理研究所的ADHD和行为障碍中心主任David Anderson认为,一些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会发展出消极的行为模式,这可能是多年来与成年人发生冲突的一种习得反应。 在那些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长期反抗的情况下,他们也可能被诊断为一种行为障碍,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其合并诊断率高达40%。据Anderson的观察,高达80%的人都和父母或老师曾在行为上发生过冲突。 为什么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行动化? 为了弄清为何有多动症的孩子经常易怒、有攻击性或对立违抗,Anderson博士说可能需要考虑下多动症的孩子的成长史。他解释说多动症的孩子会被那些不是我们想让他们干的事情所吸引,这就可能会在很早期就和父母发生冲突。他补充说:这些孩子并没有恶意,因为多动症过度活跃和易冲动的特征,会让他们不想待在座位上,他们想要探索整个环境。比如在公园的时候他们会想去看看那些自己觉得很酷的东西,这可能会即时让父母感觉压力很大。 那这就有可能引起一连串消极的互动。如果在早期的时候孩子就被说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或者不是被期望去做的,这样他们要么内化这些看法,开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很不对?或者会对那些老是说自己错的人回以激进的反应。 为什么有多动症的孩子容易发脾气? Anderson 博士补充说:“对那些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重复、无聊或者要求花费很多精力的任务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这可能会引发大量的对抗,尤其是这些任务要求需要停止那些像玩电脑那种可以带给他们愉悦的活动。所以像做功课、上床睡觉、穿衣、吃饭等等都容易演变成冲突。对父母来说,很糟心的是这些孩子采用的回避策略通常是大发脾气、争吵、对抗或者是权力斗争。”他补充道:“如果他们大发脾气,很有可能其他人就会转变之前的任务要求,可能会把任务要求变简单,或者只要他们完成一点点就行。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得逞了,然后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行为就不断地强化、重复。” 为什么命令策略无效? 当孩子发展起一种消极的互动模式,那些对孩子做的命令可能就不奏效了。Anderson博士说:“为人父母,在养育中会本能地做一些事情,对一般的孩子的来说这可能会有用。但对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来说事情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另一件特别没用的事是是你也发脾气了。对那些一向行为端正的孩子,父母有时只要说话稍微提高点音量就很有用;但那些经常行为表现不端的孩子,他们很快就会习惯于此。如果你经常大喊大叫,他们最终可能会认为这就是世界运行的方式,大家会他们大喊大叫的,那我干嘛要那么费神去注意?同样的,惩罚也不是很有用。如果一个孩子老是受到很多惩罚,惩罚还有什么用呢?毕竟,他们感觉自己一直生活在受惩罚的状态中的话,如果再多受一点点惩罚,又有什么要紧? 命令策略什么时候有效? 那些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都会比一般小孩需要更多的结构,并且需要对大人期望的行为有清晰的指导。Anderson博士说:“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弄清楚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教导他们那些可接受的行为并尽可能去关注那些孩子表现好的时刻。通过赞扬、提供选择机会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是管理破坏性行为的有力工具,当一段关系主要是消极的互动时,不良行为往往会升级。” 临床学家将这种积极主动的结构称之为“脚手架”。那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难以管理自己行为的孩子需要一个可以提供外部行为管理规范的家庭环境。父母提供的这种结构是我们想要孩子学习的范例,这可使他们在发展更好的自我管理时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为什么难以管理情绪? 自我管理是指根据特定情境的需求管理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它包括能够在面对强烈刺激时不做出过激反应、沮丧时能够冷静下来、能够根据变化调整期望、应对挫折时不爆发情绪。一些专家,包括经验丰富的多动症研究者Russell Barkley也认为糟糕的自我调节在多动症儿童中很常见,认为它应该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但是Anderson博士认为作为多动症一部分的副产物——冲动性是有意义的,这些孩子在抑制冲动、计划以及延迟满足方面有困难。他说:“你可以把这些都放在一起考虑去理解孩子,孩子他可能更倾向于寻找短期回报而不是长期回报,他不愿意等待,他感觉等待就是受折磨,他很容易分心,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重复的任务会让你感到不舒服,这些任务会让孩子们觉得无聊。 为什么交友有困难? 不太好的是多动症小孩的行为问题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跟成年人的,还会影响与其他小孩的。Anderson博士指出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关系会因为多动症的症状而受损。如果孩子很容易分心,就很有可能在聊天的时候跟不上节奏,而伙伴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被忽视了。对那些很难自控的小孩来说,他们可能会打断伙伴说话,几乎不给别人插嘴的机会。那些难以延迟满足的小孩,很可能他们总是需要挑选活动、制定规则,而其他不想参与或遵从的人就可能会忍不住会说他们。 在一项有关儿童夏令营的研究,那些有多动症的孩子比那些一般孩子更快就被伙伴不喜欢、拒绝。这项研究人员之一,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Stephen Hinshaw说,关于这个很快出现的消极反应的解释是这些孩子的行为模式太有探索性、报复性和冲动性了。并且Hinshaw教授指出那些有多动症的女孩子会比男孩子受到更多同龄人的排挤,可能是因为她们的行为模式更有性别刻板效应。 帮助 当多动症的孩子发展出严重的行为问题是,不管他们有没有被诊断出对立违抗障碍,最有效的帮助方式也是父母训练。现在都有很多父母训练项目,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教授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父母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表扬,鼓励孩子发展他们想要的行为以及当孩子不遵从他们的要求时采用一致的后果措施。结果就是孩子学会调整他们的行为满足期望,并享受亲子间更积极的互动。社交技能训练和心理辅导同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与成年人、同龄人互动。 对那些有多动症的小孩来说,物理治疗可以减少注意力分散、冲动控制、多动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改进行为。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和利培酮,这些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减少攻击性和兴奋性,但是药物治疗副作用很大,他们在孩子已经面临要被退学的情况下经常被使用。但即使是已经开始使用药物了,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专家也建议要和家长训练结合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