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你把孩子当什么?

 健康慢走 2019-01-11

(Shu_DrChen)授权

版权归“夏天的陈小舒”所有



我们这一代父母,大部分育儿知识都是从微博、微信以及翻译版的全球畅销的育儿书中得到的。


我们养孩子的方式和我们的父母从小养我们的方式大相径庭,我们用了很多很多的鼓励、赞美的词语,总是蹲下去和孩子平等交流,也尽量避免去打压、羞辱孩子,希望自己成为“新一代的父母”。


然而到了两三岁,孩子好像“管不住”了。

 

我身边也有观念保守的朋友,沿袭着我们的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他们认同:


 “要让孩子怕你,不然没法管”。


比如闺蜜老公,每次只要在餐桌上一瞪眼,他家三岁半的孩子立刻就能停止喊叫嬉闹,埋头吃饭,威慑力特别强。


我老公最开始对这个榜样“很心动”,但后来得知这个孩子在幼儿园常常打别的小朋友,在“被爸爸打”和“打别人”之间恶性循环,很快放弃了仿效的想法。

 

还有个邻居,是教育型“虎妈”。有次聊起教育经验,她说:

 

“家里要有人说了算,

要一个人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孩子才好管。”

 

红脸白脸,好像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标配。父母双方一个作势打孩子,一个赶紧去阻止、拉架,以此达到让孩子服从的目的。然而真相是,父母其实是一伙的,孩子被骗得团团转。



有人抨击这种教育方式,理由是:

 

  • 唱红脸的赢得了孩子的爱和喜欢,但是失掉了威严;唱白脸的说话管用,但是孩子会觉得难以接近,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


  • 父母双方在教育中产生分歧,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唱白脸的在建立规则,唱红脸的在拆台,孩子无以适从,缺乏安全感,甚至因此背负罪感,变成两面派。

 

说实话,如果不是“做戏”,我倒不觉得父母双方一个人“严厉”,另一个人“慈爱”,会让孩子陷入混乱。


人和人就是不同的,父母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有的连语言也不同,只要夫妻双方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拆台,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适应办法。


但我绝不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践行这种“传统教育”。

 

因为我自己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二十年前,家长骗孩子、吼孩子、打孩子、用言语羞辱孩子、用“回收爱”的方式恐吓孩子,很普遍。我所能记得的是,妈妈唱的“白脸”,对我来说等同于“白色恐怖”。


尽管现实的情况似乎总是在证明,“唱白脸”是奏效的,比如在棍棒教育下,我从小一直属于听话的孩子,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童年并不快乐,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都缺乏自信。

 


我赞同“循循善诱”,但有时也面临一个问题:


“管不住孩子怎么办?”

 


导演李安有一部作品叫做《冰风暴》,故事背景是说1970年代社会变革期美国一个中产家庭的故事。李安在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谈起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也分享了他对为人父母的感悟:

 

“《冰风暴》里的父母和孩子一样,一起面对这个开放的新世界,他也是一样的慌乱,有时他扮演一个严厉的父亲,多半时间他是一个滥好人,至于如何当个称职老爸,他和我都不知道。”

 

“譬如把家里规矩搞乱的就是本这个心软的老爸。女儿不守规矩,还戴着尼克松面具,他先是严词骂一顿,接下来又觉得对不起小孩,滥好一下,回家路上又跟女儿说好话,搞得小孩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管是哄,要坚持一样到底,像本的举棋不定,力量完全抵消。小孩需要榜样、角色典范,父母要以身作则,坚持规矩,孩子才能规矩。”

 

在电影里这个老爸的身上,我能看到我和我老公的影子,也能看到很多熟识的父母的影子。

 

我们的身上可能有着 80%“新时代”的自觉,还有 20% 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成长和脾性的局限。(尤其是,吼孩子有时候真的见效快,反复使用会上瘾。)

 

但凡“演”,从一而终都很难。康德的《论教育学》中,有过相关的论述:

 

“人类很多弱点的产生,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教给他什么,而是因为给了他虚假的印象。”


“……呵斥只会让他们变得畏首畏尾。他们会在别人的目光下不知所措,并且尽量躲避。这就会使孩子产生拘谨和一种有害的隐瞒,使他在本来能够请求的地方也不敢要求,不是坦率地说出应该说的东西而是隐瞒自己的想法,总是表现得跟实际所想的不一样。”


除了自己的经历之外,我反对“红脸&白脸”,还有一点很关键: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或者自己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的教育方式,说白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利用惧怕掌控孩子”。


这种“为你好”是假的

是欺骗

 

拒绝了解孩子,以自以为是的方式逼迫孩子,其实就是忽略孩子的个人意志,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面子”。


鲁迅在 1919 年写过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示了为人父母这种“利己”式的管教:

 

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

 

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

 

以“凶”、“用情绪震慑”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是最不需要花心思的,不需要观察孩子成长中的细微变化,不需要做功课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也不用思考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内化”自控能力和同理心。

 

而且,孩子实际上不太能通过体罚吸取教训。


任何曾受到严厉惩罚的人都有这种体会:体罚后只会沉迷于自我辩护和复仇的幻想而非考虑如何控制自己。


孩子不会因为挨打去改变或避免错误行为,而是会想方设法逃避更多惩罚,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越来越恶劣,甚至会开始说谎话。——这种结果与家长的预期显然不同。

 

不打不骂不吼不溺爱

管教孩子还有解吗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做过不少功课,但真正有所触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主要是以下两点 —— 前半部分是早期教育的方法,后半部分阐述了早期教育的本质。

 

孩子两三岁以后,有了基本的语言听说能力。这时候关于“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有很多可以实践的解决办法。


比如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书里是这么建议的: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不代表认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告诉孩子,你要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让孩子嘴上承认错误其实很容易,服从父母管教也很容易,但是尊重他的感受、引导孩子思考和接受规矩,则需要技巧。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一个“应声虫”的小孩,而是希望孩子辨是非,能自律地去做对的事,有内在动力去寻求自我实现。



这可能就是教育孩子时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既要强制孩子服从规矩(比如坐安全座椅、限时看电视、完成学习任务等),还要让孩子保有充分的自尊和自信,懂得运用自由。

 

如果说前者能靠“正面管教”,那么后者呢,如何做到?

 

很多成年人尚且无法通过自控来达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上进的事业目标,我们又如何让小孩子有自律?如何让他们有充足的动力和“良心”来控制自己?

 

控制冲动的秘诀是意识到相反的冲动并从中受到激励。

 

对于成年人来说,自律可能意味着:“无法停止刷手机,但我想睡个好觉,这样我就能在明天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自律可能意味着:“我真的很想在我妹妹碰我玩具的时候打她的头,但妈妈会很生气。”

 


有效的管教方式,是将孩子的关注点从担忧妈妈生气转变为与妹妹之间的关系:


“我现在真的很生我妹妹气,但我知道在她不讨人厌的时候,我真的爱她,我不是真的想伤害她。”

 

只有我们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强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强化对他人的同理心或其他优良的品质),他们才能做到这样,在生活带来烦恼时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做法。

 

即:让孩子体验到一种“同情胜过愤怒”的感情。

 

如果孩子陷在与最初的不良行为有关的情绪里(“她总是动我的东西!”),或是受到父母的责备(“你是怎么当哥哥的?”),我们都很难帮助孩子们提高洞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相反,我们此刻做该做的,就是克制住向孩子发火和吓唬孩子的冲动,给他一个冷静和反思的机会。

 

一旦孩子冷静下来,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他们就能控制住冲动了。

  

真相就是:小孩子们之所以“听话”、行为得当、进行自我管理,不是因为他/她能渴望“成功”,而是因为在意大人的肯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孩子在努力取悦我们。

 

是我们和孩子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能否得到遏制(而不是我们有多凶)。



早期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持续不断地给予孩子正向的心理暗示。(“唱戏”的方式能建立人与人之间好的关系吗?)


是的,等孩子长大一些,他们最终会从好的行为中获得回报——良好的成绩、自尊、同龄人的认可——而且这种回报开始自然产生,并且成为孩子自我形象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人生里,他们会自动采取行动来保持自我形象,形成自我认知。

 

帮助孩子实现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反推回去再看我们管教孩子的方式:平和,真诚,有原则,才是一切的答案。


- The End -


 为你推荐 


养好一个孩子,其实并不简单。


爱很重要,方式更重要,心理学恰恰是一个最佳的途径。


  •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他正确的引导?

  • 如何顺应孩子的人格特质,找到适合的培养方式?

  • 怎样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而不是粗暴地约束?

  • 怎样学习健康的家庭理念和技巧,和孩子共同成长?


这次,我们把亲子教育领域0差评林文采老师请到了壹心理,她将从业30年来,看到的教育误区、家长容易掉的坑,浓缩成26堂视频课——《从诞生到婚礼,为下一代营造良好的原生家庭》,教你养出健康、自信、有力量的孩子。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分享邀请卡可拿奖学金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号“夏天的陈小舒”,号主陈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卫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她的公众号在幼儿营养和常见病护理等多个领域为0~5岁孩子的父母们带来权威、扎实的内容,推荐大家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