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雲泉 2018-08-07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北京通州张家湾在历史上四面曾建有高大的城墙,这座镇城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当时的张家湾镇城设有守备一员,率军五百人在此守城。城墙随河岸地势而建,基本的呈刀字型,周围九百零五丈,厚一丈一尺,高二丈一尺,四面设门,城砖印刻有成化年制,临清造之类的字样。当地有传言,当时这座城是用修紫禁城剩下的砖砌的。时至今日,几百年过去了,只有南门尚存于世。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张家湾镇城南面有一条河,是辽代统合年间,萧太后下令由燕京开凿至此,专门运兵送粮的河道,名为“萧太后河”。河上横跨一座石桥,直对南门遗址。这座不起眼的石桥名为“通运桥”曾是当时的水陆要冲,是去往通州和北京朝阳门方向的必经之地。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通运桥原本不是一座石桥。萧太后河凿成之后,在河的南、北跨水搭架了一座木板桥,可是由于此桥地处交通要道,桥上常年人来车往,风吹雨淋,木桥不堪重负,常修常坏,交通时常中断。因此,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有大臣上奏请求改建通运桥。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因为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此桥和庙建在她的家乡,兼之修桥乃是件大功德,这道奏折很快得到恩准,修庙之资而且由李太后捐出。此后,曾经的木板桥被改建为石桥,并建“福德庙”与“文昌祠”镇守此桥。如今两座庙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只在南门旁留下一座石碑,记录了“福德庙”曾经的位置。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作为京航大运河的起点,张家湾镇自辽金以来因潞河通运和通惠河的开凿而逐渐发展为水陆要津,'万舟骈集'曾为'通州八景'之一。通运桥改为石桥后,更是担负起了交通要道的职责。时至今日,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桥面上凹凸不平的车辙。每一道沟壑都清晰的记录了当时的盛景。

一座明代小石桥,藏身北京副中心,记录着大运河文化的变迁

如今的张家湾城镇早已被荒烟蔓草掩盖,桥对岸的村落也将在不久之后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旅游文化小镇,和不远处的环球影城。历史曾经见证过这里的繁盛与没落,也会看到她以另一种样貌开始新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