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

 一生好梦好运 2018-08-07

  辩论的方法有很多,“苏格拉底三段论”是辩论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呢?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赛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 苏格拉底三段论 。由此可见,三段论是由一个大前提(陈述大概念的命题);一个小前提(陈述与大概念有关的具体实例的命题);和一个结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结论)组成的。

  在辩论中,我们使用三段论时,并不需要完全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说出来,反而可以视情况省略某一部分,这就是简易三段论。简易三段论因为 简 会使辩论简洁明了,因为 易 常常被广泛运用。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简易三段论是怎样运用的。

  在有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包含着结论,或者暗示了结论,结论无需多说已经跃跃欲出,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结论。省略结论可使辩论不重复累赘。

  中日甲午海战后,日相伊藤博文到中国游历,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当时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博文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英译本《论语》。

  伊藤博文早知道辜鸿铭是中国的先锋大将,便趁机调侃道: 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年,却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

  辜鸿铭见着拆招,回答道: 孔子教人的方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