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醋疗便方治小儿的疾病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8-08

小儿的疾病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和成/人的病一般对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小儿的自身特点来特殊对待。

醋疗便方:

1.萸矾面醋方:

处方:吴茱萸10克,白矾3克,面粉6克,醋适量。

用法:将前2味研为细末,与面粉混匀,再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两足心涌泉穴。

功效:退热。适用于小儿高热不退而两足厥冷者。

2.胆矾醋方:

处方:生胆矾30克,醋适量。

用法:将生胆矾研末,用醋调匀,贴于足心,每日换药1次。

功效:止咳。适用于小儿咳嗽

3.雄栀辛药醋敷方:

处方:雄黄10克,细辛6克,栀子、没药各12克,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共研为细末,与醋调糊,敷于胸、背部。

功效:止咳。适用于小儿咳嗽。

4.白矾面粉醋方:

处方:生白矾30克,面粉适量,米醋50毫升。

用法:将生白矾研为细末,与米醋调成糊,取药糊敷于两足心涌腺穴,用布包过夜。

功效:平喘,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痰嗽喘息、小儿疳积

5.吴茱萸醋敷方:

处方:吴茱萸30克,米醋适量。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晚取药糊贴敷于两足心涌泉穴上,保持12小时,次日早晨洗去,每日换药1次,连用4~5日。

功效:温中散寒,燥湿疏肝,解毒散瘀,止呕平喘。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小儿呕吐

6.大蒜白糖醋方:

处方:紫皮大蒜3瓣,白糖适量,醋10毫升。

用法:将大蒜切片,用白开水200毫升泡15分钟左右,将大蒜取出,加入白糖、醋。频饮,日服1剂。

功效:行气血,暖脾胃,解毒杀虫。适用于百日咳

7.甘遂大戟芜花醋方:

处方:甘遂、大戟、芫花各30克,面粉60克,醋适量。

用法:将前3味分别用醋炒至焦黄,共研为末,面粉炒黄,加水煮成糊,调入药末,制成丸如梧桐子大。1—2岁每次服1丸,每增2岁加l丸,清晨1次服下,重症可日服2次。

功效:泻水逐痰,解毒。适用于百日咳。

8.万年青醋露方:

处方:万年青根状块茎40克,醋100毫升。

用法:将万年青根状块茎洗净切碎,加入食用醋,浸泡48小时,去渣取汁。口服,第一日剂量按每千克体重70毫克计算,次日服首日剂量的2/3,第三日起则服用首日剂量的1/2,共服5日。

功效:清热解毒,强心利尿。适用于白喉心肌炎

9.野菊醋方:

处方:野菊茎叶适量,醋10毫升。

用法:将2味一同捣烂,涂于喉部,每1~2小时涂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小儿白喉。

10.万年青百草霜醋方:

处方:万年青根10克,百草霜2克,冰片少许,醋15毫升。

用法:将醋置粗瓷碗中,鲜万年青根在醋碗中磨碎,磨至药汁粘稠为度。将百草霜和冰片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以压舌板暴露咽喉,用筷子缚上消毒纱布,蘸磨好的药汁将咽喉假膜拭擦至全部脱去并吐出,再用小竹筒将药末吹至咽喉,闭口2分钟,每30~60分钟用药1次,直至痊愈。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白喉,配合其他治疗。

11.陈醋大蒜糊方:

处方:陈醋、大蒜(去皮)各等量。

用法:将醋与大蒜共捣成糊,敷于患处。每日敷1~3次,现捣现敷,直至炎症消退为止。

功效:消积解毒。用于腮腺炎及一般痈肿。

12.黄柏石膏糊方:

处方:黄柏粉7份,生石膏粉3份,醋适量。

用法:将前2味混匀。用时取适量药粉,以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纱布覆盖。每日1次,一般连用2~3日。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13.吴萸大黄胆星糊方:

处方:吴茱萸4.5克,生大黄3克,制胆星1.5克,醋适量。

用法:将前3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匀,敷脚底涌泉穴。敷药前用酒精棉球擦净局部,敷药包扎24小时后取下,再换新药,连用3~4日。

功效:泻火解毒。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14.马铃薯醋方:

处方:马铃薯、醋各适量。

用法:将马铃薯加醋磨汁,外涂于患处,干后再涂,1日数次。

功效:补气健脾,消炎解毒。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15.赤小豆粉醋方:

处方:赤小豆粉、醋各适量。

用法:用醋调赤小豆粉,外涂敷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消肿。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16.蒲公英醋方:

处方:鲜蒲公英1把,醋20毫升。

用法:将鲜蒲公英整棵洗净,捣烂,加醋调匀,外敷患处,干后换药再敷。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消肿。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17.麻疹糊敷脐方:

处方:黑丑、白丑各50克,白矾15克,面粉、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黑丑、白丑和白矾分别研碎为细末,加入面粉调拌均匀,再掺入米醋适量调成糊状。取药糊适量分别敷于肚脐和两足心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2~5日,至疹出透彻。

功效:透疹解毒。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发不透、患儿发热气促。

18.乳积复合方:

处方:米醋500毫升,巴豆10粒,胡椒、丁香各20粒,青皮20枚。

用法:巴豆去皮,分作20片,青皮汤浸去白,每枚入巴豆1片,胡椒、丁香各l粒,用棉绒缠之。再用醋煮,醋干后取出巴豆,焙干研末,用烂饭制成丸如粟米大。每服2粒,米汤送下,可据小儿大小加减。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消积。适用于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

19.食积复合方:

处方:米醋500毫升,阿魏、黄连(炒)各15克,花碱(即石碱,研如泥)9克,山楂肉35克,连翘45克,半夏(皂角水浸1宿)30克,神曲50克。

用法:将阿魏以醋浸1宿,研如泥;后6味研为细末,共捣成糊,制丸如萝卜子大。每次服20丸,空腹以米汤送服。

功效:消痞化积,消食。治疗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腹痛、尿色白浊。

20.醋莱槟枳方:

处方:槟榔12克,枳实、莱菔子各10克,醋适量。

用法:前3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匀,敷脐腹部。

功效:理气消食,除胀,通便。适用于小儿疳积食滞引起的腹痛。

21.食积饼贴脐方:

处方:苍术25克,养麦粉60克,米醋适量。

用法:将苍术研为细末,过筛,与养麦粉拌匀,掺人米醋适量,炒热,捏成圆形如5分硬币大的药饼。将药饼敷在患儿的脐窝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2~3日换药1次。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适用于小儿食积、消化不良。

22.陈醋三辛方处方:丁香2克,吴茱萸、胡椒各30克,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3味研末和匀,每次用药末1.5克,用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温中止泻。适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

23.炮姜散醋敷方:

处方:炮姜3克,吴茱萸、炒艾叶、砂仁、肉豆蔻霜各5克,醋适量。

用法:先将前5味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每日1次。

功效: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24.葱盐饼贴脐方:

处方:葱白2~3根,食盐1小撮,食用醋3汤匙。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