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留守老人的悲歌 ——彭晓玲《空巢》叙事艺术欣赏

 凡星无痕g3eye3 2018-08-08

戴荣里

[关键词]空巢 老人 悲歌

    一位作家的担当体现在他的文字里,更体现在他的思想中。《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有担当的思想,通篇洋溢着一位作家对乡村留守老人的关切。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并非一切都是向好的。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日渐破坏呼唤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的飞速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计问题,作家彭晓玲以她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中国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空巢现象,针对老人们的生活现状,采取实地考察、逐一记录的方式,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纪实文学作品,从一定角度上,透露出中国当下农村老人问题的现状。

一、现实书写需要作家富有现实的勇气与动力

    彭晓玲写这本书的缘起在于自己幼年在乡下度过,她的邻居廖婆婆的遭遇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客观地说,一位作家的童年记忆,很可能诱发她的追思情怀和创作灵感。正是怀着这样一份对老人的人文情怀,彭晓玲目光转向农村留守老人。作者从2013年底开始“两年的时间里,我的足迹遍及江西、湖北、甘肃等8个省市,一次次走近不同的老人,一次次忧心于老人们人生际遇的屈折及晚景的悲凉,一次次感动于老人们的生命的顽强及积极向上!”正是怀着这样的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精神,彭晓玲以她的瘦弱身躯承担了这样一本大书的写作。

    人文关怀需要一位作家富有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彭晓玲多次在作品中叩问自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换位思考情怀,关注当下的空巢老人群体,体现了一位作家的现实担当。正是作家敏锐地看到当下老人们的生活现状,才使得她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年龄段的老人。事实上,老人问题构成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普遍延长,但如何让一位老人舒适且有尊严地活着,则成为这个时代全世界的共同课题。人类的繁衍是一个一刻也不能脱节的链条,今天的许多老人,或许在昨天拥有艰难、沉重乃至辉煌的过去,但时光如刀,已经把他(她)们砍削成弱不禁风的一个生命体。一个人可能拥有有尊严的过去,但未必拥有富有尊严的当下;一个老人可以毕生为子女操劳,而他们的今天却鲜能获得子女的反哺;一位想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很可能在乡间一隅默默无闻地享受孤独。迈向衰老是人类的自然规律,我们每个人无一幸免。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换句话说,关心当下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彭晓玲以当下推及明天的我们,以多个地域的老人问题,显示中国农村老人生存现状的丰富性。作品所推送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位位现实生活中的老人,而是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重大社会问题揭示给大家。作为生活中人,我们都有自己的老人,扪心自问,我们为老人反哺了多少?我想,每个人耐心地回顾一下对自家老人的态度,我们敢说自己能不脸红?

    老人问题既是一个全球需要研究的话题,更是中国当下生活中需要剖析的问题。老人问题既牵扯老人的子女和家庭,又牵扯国家政策和集体、社会,书写这样一个现实问题,需要一个作家富有面对现实的勇气,需要刻骨铭心地去追问,需要从个体中梳理出共性,又需要一切从现实出发,逐一从自己的采访对象身上去感知。彭晓玲显然是勇敢地担当者,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以最普通的农村老人为采访对象,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走村串户、翻山越岭,完成了一个作家的素材积累和精神升华。作家正是积累了一次又一次的采访经历,感知了更多中国农村老人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情,才不断激励着她再去采访更多的老人。历时两年的采访,凝结了一位作家的深邃思考,也从更多角度反映出作家彭晓玲的责任担当,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彭晓玲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全社会的追问,也时常在字里行间追问自己的精神之旅,追问自己做人子女是否尽到义务。她的这种跳出与自疚的双重结合,构成她完成这本书的原始动力。

二、真实素描与优美的文学语言形成《空巢》独特的叙事方式

    彭晓玲在这篇作品中所呈现的艺术品质清晰地表现在她驾驭语言的艺术和宏观把控素材的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首先作者没有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开启这一深沉话题的序幕。作者巧妙地采取白描的方式,如实地将自己的采访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读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让读者身临其境,所有的采访过程可以一览无余;第二是吻合了所写题材的特点,让老人以各种情态出现,恰好能多角度地展示中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第三是这种素描方式,富有中国画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展示出老人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我想,作家彭晓玲当时采取这种叙事方式一定是反复思考的结果。

    这种素描方式增加了现场感,也为纪实文学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叙述角度,更重要的让作者书写起来带有原生态文学的质地。彭晓玲以一种亲切地姿势,向读者自然地讲述采访一位老人和另一位老人的故事,这里面的情怀让她的语言涌动在不经意间。看似作者不经意地描写,实际上汇聚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而这种素描式的描写,最大的好处是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容易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良知。

    中国空巢老人的增多是个巨大的现实问题,笔者曾接触过很多大学里的空巢老人,一直想把他们描述出来。彭晓玲选择农村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突破口,选择情况各异的农村老人作为她笔下反映的对象,把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采取轻柔的描写方式,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着生活在不同农村地区的老人们,让读者感觉到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复杂性。客观地讲,这样一部反映老人的书,很容易写成案例式的千篇一律,作者既抓住了老人问题的整体性,又让每位老人呈现出与其他老人的不同点。地域的差异、环境的不同、生活细节的不一,特别是作家在采访每位老人过程中随时所抒发的个人感慨,让你在酸涩中感受到一点甜蜜,在朦胧中体味到一丝亮丽,在失望中萌生一线希望。作家的叙事语言是简洁、明朗而富有感召力的。她没有用大而化之的思想、玄妙惊人的故事、冗长寡味的铺排去打动读者,而是夹叙夹议,以一位女性的细腻和绵长的语言,去耐心地讲述每位老人的故事。通篇看完,没有半点涩滞的感觉,你会为一个个哀婉的故事而慨叹,深感整部书稿,就是空巢老人的悲歌。老人的七情六欲、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的精神品质得到了全面的反映。作家对每一个老人的书写,都渗透着深深的爱。这爱渗透着作家深深的人文关怀。从老人的生理需求到心灵所需,从老人的昨天到今天,从老人的当下到未来,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叙述,构成了献给乡村老人最美的乐章。在让读者感受到空巢老人问题复杂性的同时,没有让人窒息的阅读感觉。相反,焕发起更多读者对自己老人的关心,对整个社会中老人群体的关注。

    作家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对每个地域的老人采访完毕后,都要书写“采访后记”,在这个“采访后记”里,作家如实地袒露自己的心迹,这种结构方式,恰好能全面地展示作家的艺术观点,有时是对一个地域老人生活的高度概括,有时是对老人问题的高度反思,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和素描式的采访相得益彰,呈现出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风格。

    农村老人是当下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话题,作家彭晓玲显然在这一点上,通过对七十多位老人的到位书写,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乡村老人生活画卷。

   任何叙述都有两面性,作者在素描老人生活的同时,给读者一个判断想象的空间,但在追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以及“如何搭建关心老人的平台”上还缺少更深入的挖掘与反思。当然,文学不是教科书,不能祈求文学作品成为解决任何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文学应该成为扫雷器,成为发现问题的望远镜。作者显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还有值得挖掘的深度空间。中国的老人问题,农村有着大致相同的趋向;但对城市老人而言,也存在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城乡结合部的老人,其问题的展延性可能更强;推广开去,行业老人的问题更值得期待;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老人,也值得我们作家去发现,期待彭晓玲关注更多领域的老人问题。成为研究老人问题的专业作家。

三、人性关怀的一贯性构成《空巢》艺术美感的血脉

    一位作家人文修养的高低决定着他艺术追求的高度,更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的言行上。《空巢》作为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现场采访作者的真实在场,体现了作家的文学追求趣味。生活中的彭晓玲感情细腻、善于关心他人,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能从她毫不遮掩的言行中,从她对老人的关爱里,充分体现出一位具有人文修养的作家的文化底蕴,能深深感受到《空巢》所呈现给读者的艺术之美。

    作家的采访是一次次人性关怀之旅。作者或有人引导,或自发联系的每一次对老人的采访,都渗透着对老人的人性关怀。作家给瘦弱老人的扶持不仅仅在于一个狭小的红包,也不在于一次搀扶和亲切的问候,作者对老人内心深处的言行尊敬,体现了一种孝道的回归。也反衬出当下乡村伦理的混乱。每当我读到作家这些自然随意地与老人交往的文字,一位尊重老人的知性女子的形象就会浮现出来。作家既需要一种历史担当,更需要在现实中做一位让被采访者敬重的对象。当下的农村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祖孙一起生活显示着农耕生活的凋敝,也折射出未来老人与儿童问题会更让人担忧。在缺乏更多责任关爱的老人和儿童眼里,他们的晚年和童年需要获得社会的同情,更需要获得作家深层次的思考。作家彭晓玲以这种方式进入采访,才能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真实书写它们的生活状态。在《空巢》的字里行间,这种人性关怀不时跃出纸面,给读者一种温情的力量。

    作家的叙述渗透着对老人的人性尊重与未来考量。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的暴力可能会降低灵魂工程师的品位。彭晓玲显然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她用内敛的语言叙述着老人的言行,有时会自责采访时的言语不慎会给老人带来伤害,她的细腻,对老人真实的关怀,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感动,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作家将自己置身于老人的思绪中,体验老人们对子女的情谊,伴以自己对老人的感受,对个人以后将成为老人的忧思,这种身份的换位,涵盖着更多的对老人们生存现状的担忧,对他们明天生活的关注。

    历史性的追溯之美,显示了作家对老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回忆,更显示了作家对一位老者真实历史的尊重。其中对几位知书达理的老人和村支书,她怀着深深的敬意叙述他们。并从中领略出,解决老人问题不仅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子女的关爱,更需要老人本身谋求自我解决之路。几乎在对每一位老人的采访中,作家都会简述老人一生的历史,都给人背景远阔、跌宕起伏的感觉,让你在关注当下老人个人问题的同时,对形成这种原因的历史也唏嘘不已。文化积淀的力量,命运多舛的老人,如一帧帧老照片,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基于对现实的真实尊重,体现了对读者的欣赏水准的尊重。描写老人的著作,作家很可能陷入同情的深渊或无限拔高的怪圈,但彭晓玲的叙述舒展中透露着理智,几乎通篇都在一种有节制的叙述中向前推动。体现了对多元读者的尊重。在信息多元化时代,读者对那些高大全式的忽悠之作已经不感兴趣了,更多回归事实真相的著作却能赢得读者的深入思考。彭晓玲把握住了读者的这种阅读习惯,遵循写作规律,让读者在感受真实的同时享受到作家发自内心的尊重。把读者装在心里,自然会赢得读者敬重。

四、结语

    彭晓玲的《空巢》以白描的技术、优美的文学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当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作家通过采访八个省市、七十多位老人的生活现状,用二十多万字的篇幅生动地刻画了当下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指出了当下老人生存的现实问题,为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为构建更好的为老人服务的体系,提供了更多现实参照。作品以素描的真实、语言的优美动人,更以一以贯之的人性关怀,透露出一个作家的现实责任感,透露出《空巢》这一作品的艺术魅力。生活之树长青,透过农村空巢老人的现实生活,我们可能感知更多孤独老人晚年生活的悲凉。《空巢》是一部描绘老人的现实悲歌,通过为这个时代的农村空巢老人呼吁,引发全社会对老人问题的思考。

    民族的伟大体现在人文素质的高度提升上,对老人的态度,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含量。《空巢》这部书不仅向读者提出了追问,向每一位为人子女者提出劝勉,更重要的她向全社会提供了一部真实的参考书,呼吁全社会在更多方面形成老有所养、老友所乐、老有所亲的和谐格局,从而使得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看到更多欢快的老人笑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