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露地茄子种子栽培管理技术分享!选用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

 正兴活之学之 2018-08-08

露地茄子种子栽培管理技术分享!选用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

选用商品性好,耐寒性强,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的河北紫长茄。该品种属于无限生长型,生长期长、适应性广,高抗黄萎病、茶黄螨。全国各地均可栽种。上市期长达6个月,亩产7500公斤左右,亩效益达4000~5000元。

露地茄子一般采用改良阳畦电热线育苗,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收获。

1、用种量:

亩用种50克。

2、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1~2天,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捞出淘洗干净。然后用种子体积5~6倍的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不断搅拌,降至30℃左右时浸泡8~10小时,捞出用细沙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液,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30℃左右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净水冲洗一遍,一般5~7天即可发芽。当有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3、播前准备:

用60%的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土壤和40%的马粪羊粪混合均匀作为培养土,然后每亩再加入腐熟鸡粪10~15公斤,草木灰5~18公斤,二铵1公斤,25%多菌灵1两。然后做苗床,床宽1.2米,每亩铺地热线80~100瓦,然后在上面铺10厘米厚的营养土,浇透水以备播种。

4、播种:

播种选晴天的上午进行,将出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上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后盖地膜。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6℃~20℃,地温20℃左右,一般5~6天可出齐苗,70%出苗后撤去地膜。

5、苗期管理:

齐苗后适当降低室温,白天20℃~25℃,夜间15℃,并且向苗床撒一次干营养土,防止带帽出土,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后再撒一次,每次厚度0.3~0.5厘米。当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方法是10~15厘米行距开小沟,沟内浇水,按10厘米株距摆开,然后盖营养土。分苗后加强保温,白天28℃~30℃。夜间16℃~20℃。当幼苗心叶开始生长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3℃~15℃,防止徒长。定植前10天左右进行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2℃左右。

6、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多元复合肥50公斤,把其中的2/3普施。然后深耕,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开沟,施入另外的1/3肥料与土混合。

7、定植:

在晴天进行定植,沟内浇足水,水渗后栽苗。株距30~35厘米,亩栽2500~3000株,后覆土,厚度与土坨持平。

8、中耕:

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使垄面超过坨面。

9、肥水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亩施尿素10~15公斤。

10、整枝打杈:

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11、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高抗各种病虫害,基本上不用防治。一旦有蚜虫、茶黄螨可用蚍虫啉等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以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曲辰种业,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