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雲泉 2018-08-08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王君海珊维护桑梓记


古者选士以射,贡小学之秀者曰:“造士”。乡大夫三年大比,则选献贤能之士,周旋中礼,揖让雍容。国家选材,胥在予此,不独以角技见长也。自乡选之礼开,遂视射为兵凶战危之具。古人教射选士本意荡然无存,习射之士虽列胶庠,其不埋没于风尘中者几希!吾靖学射者如:

王君海珊幼年时又射中之矫矫者,予末返通籍时曾与之交,知其有经世之略,以选士之法变,遂隐家邦,留心地方革兴事宜。予宦游京洛垂三十年,每乡人自靖来,道及海珊之在乡帮保全之大,始闻乡众言,未遽加以可否。予及燕赵归,与故乡父老谈,知吾乡饱经忧患,频年军兴,旱涝事,海珊一人担当维持而调护之。然则海珊经世之略,以行之于乡鄙帮国,海珊亦奇人哉!父老言之:民国二年郭匪率众盘据靖会之交,其势颇张,海珊率团驰赴中滩堡卫之,匪闻潜遁;越七年头寨子道家塬,东屯等处,又有复清会武彦彪率党众两千余人,大肆劫掠。海珊奉省令率警二十五人及靖会团兵千余分头征剿,捕斩武彦彪于李家新庄,馀党溃散。是役以寡胜众,士论荣之。经年邑大旱,土匪蟊(mao)起,东屯一带掠夺杀伤,惨不忍睹,海珊率团会同防军再破之于海原、会宁隆德、静宁。各县以次扑灭,地方以平,其捍卫地方也如此。庚申冬陇上大地震,靖会倾遭罹(li)奇灾,米谷尽毁,市民无食几大乱,海珊罄(qing)所有积谷数十石,星夜输靖城赈济,得以无事。乙丑、丙寅西五箬笠、李家湾雹灾;戊辰、己巳、庚申前后五寨、野米川等处匪劫,失种;壬申之岁南川、黑城子,会宁所属小芦子均罹匪劫,失种;段家窑等处亦失种,分别轻重,散给粮食,全活甚众。其拯救民也如此。五年以前冯军入甘,征调百出,徭役频繁,吏役追呼不绝于道,鬻(yu)妻、卖子、破产、轻生者所在皆是,海珊睹此惨状不忍袖手,千百艰险概以身任之,民事稍喘息,其调剂闾闾如此。

士君子出而问世,不过出斯民于水火,登斯民于衽席已耳!今海珊,居乡不假尺寸之权,捍患而救灾,急公而好义,坐使奸慝(te)潜消,疮痍尽化,数县之人鼓舞欢欣资其乐利,所谓经世之略者庸有加于此耶!世之衷也,上下之趋于利禄之一途。诈伪相乘,锱珠必较,谁肯出丝粟之利以拯民食?迨祸福将至,又往往自图苟安,其不助人以自危,亦云幸矣!自海珊出,轻资财,冒死生,可矫末偌而警贪懦语之则以观德。若海珊者惠施人而责以己,厚其德意所及殊,居为一乡之贤能,置使三代以上以射选士之时,海珊当推首选也。若夫担当大事,值风雨飘摇之际,幸能坚韧镇定,措地方于磐石之安,斯有大丈夫之所为。求于亿万人中无其匹夷,父老子弟不没海珊频年维持调护之功,丐予一言垂诸永记。

甘肃省政府顾问清癸卯科进士范振绪禹勤撰书。

甘肃省督办参议东乐县长陈国钧子身敬校阅。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范振绪撰写的“一方保障”碑文

此碑立在红堡本宅庄南,面临靖会大路傍,书四个大字“一方保障”。上下款题字与碑阴同,碑文面向正西,并有靖会两县人士题名碑两方,并立其傍,共三石也。张慎微 一九八二年

(以上文字及照片由洛易提供)


附:王瀚传(万全琳)

王瀚(1881—1944),字海珊,靖远县南区红堡子(今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人。自幼崇文尚武,智勇双全,乐善好施,思想超前。王家为靖南会北望族,家道殷实,为一方之富户。民国9年大地震和民国18年灾荒中,王瀚曾慷慨解囊,开仓济贫,四乡民众有口皆碑。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匪盗狂撅,民不聊生,时局如麻乱纷纷,为使地方民众免受骚扰,王翰兴办民团,每遇匪事,或者坚守堡门,或者智取敌匪,保一方百姓平安无事。王翰其人,大智大勇,武功超群,曾斩复清会首领武彦彪于李家新庄,威名不胫而走。故有其后率团驻防中滩冯家堡,使匪首杨老二闻讯后,以绝抢掠河畔之急,不劳一兵一卒而敌退,地方平安。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海珊公病逝于故里,翌年,靖远县长钟遇航、甘肃省副参议长范振绪、靖远县议长苏鼎三、副议长冯占禄等人主祭。公曾任靖远南区巡官、区长、靖远保卫团团长、靖远常备大队队长、骑兵旅第三团团长、靖远自卫大队长、甘肃省议会参议员等职。卒葬故里小南湾。为成王翰功德,南川四乡民众特聘前请进士、著名诗书画家振绪题写了“一方保障”的功德碑,坚立在红堡子村南,以显彰功德,昭示后人。

摘自《会宁县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