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中国古代瓷器审美 名 称:陶纺纶 英文名称:pottery spinning wheel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尺 寸: 来 源:1988年平古堆采集 备 注: 泥质灰陶,圆形,中间有一圆形穿孔。小圆孔周围有一连弧纹装饰。 名 称:绳纹陶尊 英文名称:Pottery zun with rope-like pattern 年 代:商(16世纪初~11世纪中) 尺 寸:通高13、口径21.7、底径7cm 来 源:1989年化家湖遗址出土 备 注:敞口,斜平沿,束颈,弧腹折收为平底。下腹部饰绳纹。红陶。 名 称:陶网坠 英文名称:pottery net pendant 年 代:商(16世纪初~11世纪中) 尺 寸: 来 源:1985年四卜大郭家遗址出土 备 注:泥质,圆柱形,两头及两侧各有一道槽。网坠既有灰色,又有红色。 名 称:串珠 英文名称:Bunches ofbeads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总长276cm 来 源:2001年淮北市一中汉墓 备 注:串珠 名 称:青釉四系罐 英文名称:Celadon jar with four loop handles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21.7、口径10.7、腹径19.6,底径12.4cm 来 源:馆藏 备 注:敞口,直领,溜肩,弧腹,平底。肩部饰一圈凸弦纹,饰四个对称桥形耳。施绿釉至下腹部,有积釉现象。 名 称:青釉四系盘口壶 英文名称:Celadon pot with four loop handles and dish-shaped mouth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21、口径9.3、腹径28.5、底径17.8cm 来 源:1984年蔡里晋庄汉墓 备 注: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四个对称系。胎质坚硬,外施青釉。 名 称:青釉双系罐 英文名称:Celadon jar with double loop handles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26.3、口径14.3、腹径25.1、底径14cm 来 源:淮北市商业局工地出土 备 注:子口,溜肩,弧腹,平底。肩部饰对称系,并饰有弦纹,腹部饰网格纹。胎质坚硬,内外施绿釉。 名 称:青釉盘口壶 英文名称:Celadon pot with dish-shaped mouth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35.5、口径14.1、腹径25.8、底径13.4cm 来 源:馆藏 备 注: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对称竖装两耳,饰两组凹弦纹,下腹部饰凹弦纹。胎质坚硬,通体施青釉。 名 称:绿釉双系陶罐 英文名称:Green-glazed pottery jar with double loop hanles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9.8、口径8.5、腹径10.9、底径7.8cm 来 源:馆藏 备 注: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对称桥形耳,耳部各有一圆形穿孔,肩部饰三道凹弦纹。通体施绿釉。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pot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32.6、口径14.3、腹径25.6、底径20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 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假圈足。通体施釉。 名 称:釉陶盘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dish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8.5、口径29、底径5.6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敞口,平沿,斜弧腹,圈足。 名 称:釉陶井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well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20.6、口径19.2、底径16.8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敞口,平沿,筒腹外撇,平底。井壁上部稍收缩。通体施釉。 名 称:釉陶灶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kitchen range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长31.3,宽17.5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前尖后方。灶口挡火墙直上,高出灶身,下有一拱形火门。灶面有一火眼,上置一小罐。挡火墙饰网格纹和树纹。 名 称:釉陶盆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basin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10.1、口径21.1、底径9.6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敞口,平沿,弧腹内收为平底,外施釉至足部。 名 称:釉陶楼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building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45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庑殿顶,正脊,顶面有瓦垄,垂脊出沿。长方形楼体分作两层,上层分为四个单元。楼层之间出宽沿,下层左右各有一门,两门之间有两列八个长方形窗。通体施绿釉。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Bo Shan stove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15、盘口19.8、底径10、炉口8.4、炉腹11.4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盖与炉身相扣。盖呈山峦状,镂空透雕。炉身似豆,弧腹较浅,矮柄中空,柄下有圆形托盘,盘内凹与柄相通。 名 称:釉陶圈 英文名称:Glazed pottery pigsty 年 代:东汉(25~220年) 尺 寸:通高12.8,口径31*31cm 来 源:2005年淮北市双垅孜汉墓 备 注:圈与厕相连。圈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墙。墙一侧置一厕,厕庑殿顶,正脊,顶面有瓦垄,垂脊出沿,沿下一长方形门,厕内开一长方形矛坑与圈相通。通体施绿釉。 名 称:陶香薰 英文名称:Pottery incense burner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15.2、腹径16.5、底径7.8cm 来 源:馆藏 备 注:盖与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有矮捉手,顶部有10个圆形孔。豆形足。通体饰三角纹。 名 称:陶灶2 英文名称:pottery kitchen range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22、长28.4cm 来 源:馆藏 备 注:前圆后方。灶口挡火墙呈“山”字形,高出灶身,下有一拱形火门,空心圆柱形烟突,直立。灶面有一火眼,上置一釜,火眼旁置一小罐。 名 称:陶灶 英文名称:pottery kitchen range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通高17.5,长36.9cm 来 源:馆藏 备 注:前圆后方。灶口挡火墙直上,高出灶身,下有一拱形火门,烟突较短,扁状。灶面有一火眼,上置一釜,火眼旁置一小罐。挡火墙面饰网格纹和树纹。 名 称:陶漏斗 英文名称:Pottery funnel 年 代:汉(206~220) 尺 寸:高11、长20.5、宽18.3cm 来 源:馆藏 备 注:正方形口,口沿内收至底部呈方形中空,有四个长方形足。
来源: 《淮北市博物馆》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