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拯,很多人的脑海中浮现出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虽然脸很黑但是心不黑,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公正廉洁,敢于替百姓伸冤,同权贵斗争。因此,人们都将其称为“包青天”或“包公”,在京师还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包拯成为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 包拯一生破案无数,英明刚直,很多案子到了他的手上,他都能很好很公正的解决,绝对不会屈打成招,草草了事。一次,包拯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地方,天已经很晚了,就准备找个人家借宿一晚。这时,包拯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伏在门前的石阶上哭泣,觉得应该是有什么难事,于是便上前询问原因。
本来新娘就是开个玩笑,但是新郎书生气太重,非要较真,但是思索了好久,也没能想出上联。于是,新郎便赌气不进洞房,跑到学堂去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新娘发现丈夫愁眉不展,很是疑惑,就问丈夫何事发愁。新郎便说:“不是你出了一联,让我来对,对上才能入洞房吗?我到现在都还没能对上,当然发愁了。”
新娘死后,人命关天,官府将新郎作为最大嫌疑人抓了起来,随后屈打成招,新郎被判死刑,秋后问斩。新郎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便跳河自杀了。一个本来应该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家庭,就这样被弄得家破人亡,很是凄惨。包拯听完老人的叙述,便决定在他家住下了,将这个谜案破解,还老人一个公道。 ![]() 经过一夜思索,包拯终于得知这个下联的上联是什么,也想到了破解这个谜案的办法。第二天,包拯去了当地县衙,写了一张榜命人张贴出去。榜上内容大意是:将在本地挑选一些有才学之人,跟随包拯进京做官,为国家服务。而这次挑选人才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对对联。下联:点灯登阁各攻书,对出上联的就可以进京做官。 前来报名参加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人对出满意的上联,没有人符合包拯的要求。这时,一个年轻的书生前来揭榜,他很得意地对包拯说:“我认为我可以跟随大人进京做官,还望大人多多栽培提携。”说完,书生立马将上联道出:“移椅倚桐同赏月。”
这位书生还很高兴,以为真的要进京城当官去了。没想到,包拯一阵冷笑,将惊堂木一拍,喊道:拿下!书生被当场拿下,还大喊冤枉。包拯厉声说道:“大胆书生,枉读圣贤书,竟然半夜潜入他人洞房,假冒新郎,淫人妻子,害死两条人命,天理国法不容。”看到眼前的阵势,书生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就只好如实招供。 至此,案件得以告破,新郎也被放回家中,但是因为对联酿成的悲剧却已经无法挽回,而利用对联钻空子,侮辱别人妻子的那位书生,简直是禽兽不如,理当受到法律制裁。 |
|
来自: 昵称22990564 >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