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出身比洪秀全还贫苦的朱元璋能抵挡金陵小天堂,而洪秀全不行?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08-09

第一、朱元璋最明显的胜出就在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而洪秀全恰恰反方向实践了一把。

“高筑墙、广积粮”是传统加强根据地建设,提高军事实力的做法;“缓称王”是因为当时其他起义军首领,比如张士诚、陈友谅等势力都很大,这种时候谁先高调称王称帝谁就会被元朝优先打击。所以,要尽量避免让自己成为元朝和其他割据势力攻打的对象。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精神就是不当出头鸟,闷头发展自己的实力,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就什么都有了。事实也是如此,朱元璋长期只低调的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当元朝和其他几个起义军、起义军和起义军之间打的两败俱伤之时,朱元璋坐拥渔人之利,趁机一统江南。

反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就自称天王,正式建立了与大清国尖锐对立的“龙庭”,封了七个王。之后,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逐渐封了两千七百多个王,导致袍服都不够用了,要去戏班子去抢唱戏的蟒袍。这么个高调的政权,这么多王,对清政府的刺激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这么多的王,都需要建王府,需要众多的服务人员,平日生活奢侈腐败,有限的资源都用来修王府,维护王府日常运转了;有限的精力都用来争权夺利的内讧了,哪还谈什么“高筑墙、广积粮”。

第二、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认知的全盘否定。大清虽然剃发易服,但也本本分分的传承了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继续推崇儒学极端正统的地位,多次祭孔,编纂各种文化典籍。而太平天国是彻底禁止了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家庭模式,把老百姓,尤其是读书人世世代代认定的真理——“孔孟之道”给踩到到脚下,说那是“异端邪说”,搬出来一堆闻所未闻的西方“大神”来代替读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儒学。对读书人和一般百姓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第三、太平天国邪教性质明显。洪秀全是广东人,传教去的是广西,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洪秀全在老家也尝试过,但是广东当时经济发达,与西洋接触得多,正统基督教都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没人信他这种半土半洋的说辞,而且人民生活较为富裕,没有起义的动力。洪秀全转战到了广西,针对当时的客家聚集区,受到了生活困顿而且封闭的当地人积极响应。

太平天国军队中的女兵,可以看出,没有裹小脚,应该是客家女人,客家女人没有裹脚传统,被江南人称为“大脚蛮婆”。

甚至在建都南京后,洪秀全试图用客家话取代大清国的官话。洪天王以“天兄耶稣”的口气用客家话写了无数的教导诗,里面穿插了大量客家方言,把江南老百姓看的一头雾水。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传教方式就是让“天父”一等人附体,如同民间的“跳大神“,开着开着会就一头栽倒,口吐白沫,开始附体。这跟基督教正统的“救世”模式大相庭径,所以西方国家对其也没有流露出什么好感。

东王杨秀清经常大神(天父)附体,让天王洪秀全给他下跪,洪秀全恨的牙痒痒。

相比朱元璋,虽然源于农民起义队伍,但很快发展成熟。朱元璋占据南京后,经过李善长基于儒家思想的规划设计,红巾军快速得由一支农民起义队伍转变为军、政完备结合的正规军事武装,统辖区内政治制度完备、社会秩序稳定、税收体系建立,逐渐建成了一个体系完备的国家。

第四、太平天国统治者缺乏政权建设和城市管理经验,加上生活腐化,争权夺利葬送了江山。太平天国占着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却没有好好的搞建设,定都南京后,他们治理国家能力的欠缺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城市管理方面毫无经验。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主要来自于农村,本身对商品经济非常抵触,建立政权后,居民按性别分住,取消了商业,按需分配产品,有城无市,逆社会发展趋势。加上他们思想深处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享乐欲望不断膨胀,这个新兴政权很快由盛转衰。后期,洪仁干提出《资政新编》,但由于缺乏群众基础,根本无法实行。

个人生活方面,洪秀全的“王娘”(嫔妃)多的都用数字记号,诸如80号,81号王娘。但是,针对普通人,却强行分成男营、女营,严禁夫妻同居(到了一定级别就不限制了),也就是说,天平天国的民众只要是和异性发生了性关系,甚至暧昧的动作,即便是两情相愿的夫妻生活,也犯下了“奸淫”罪,格杀勿论。有记载说,天京女馆“不准男子入探,母子、夫妻止于馆外遥相语”。连家人都不得相见,两口子靠近了说话都犯法,这个对普通人的杀伤力可是远远大于清朝的“剃发易服”。

而朱元璋江山定鼎后仍然生活简朴,勤于政事。这个大家喜闻乐见,这里不多赘述。

第五,外部环境不同。清末,清朝满洲统治者、汉人地主武装、工商业主、和洋人出于利益上一致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而朱元璋团结一致,先打割据军阀,再打元朝,而此时的大元同各路起义军已经打得两败俱伤,朝廷内部几十年如一日的无休指地内讧、分裂,各派隔岸观火,一盘散沙。


“缓称王”好处多,现在小学生都知道,洪秀全这个秀才竟然没想明白。

总之,太平天国的统治者虽然来源于群众,但是又迅速脱离了群众。他们宣扬平均主义,反对财产私有,但自己却占据了大量财富,太平天国宣传的绝对平均主义与力图建立的个人权威,一开始便注定其政权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产物;他们提倡“一夫一妇”,但普通夫妻却不允许同居,领导层却妻妾成群,举事阶段他们高擎反对封建礼教的大旗,但是成事之后,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三纲五常来巩固领导集团的各种利益。当一个政权中所有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严苛的排座次、讲规矩上时,这样的政权显然不可能长久,甚至不能称之为一个体系完备的政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