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家肯定很熟悉了,有人说成王败寇,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对诗人和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寄托感慨,翻出新意的好话题。然而当事人自己的表情达意又有什么特点呢?诗言志,刘邦留下来的诗极少,仅二首。今天我们就从这为数不多的诗中,看一下他的情绪志趣吧~。 我们能见到的刘邦诗仅有两首,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这首《大风歌》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时刘邦已经打赢项羽,天下初定,但是韩信、彭越、黥布等人相继谋反,刘邦率军一一平定。在打跑了黥布之后,刘邦班师回朝,经过自己的家乡沛县,摆酒并召集故人父老子弟一起饮酒,刘邦喝得晕沉沉,击筑自己唱出了上面这首诗。 作为一个皇帝,击筑配乐,刘邦的格调显然不高。他唱出来的这首诗也无特别之处,不过胜在言简意赅。首句起兴,讲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暗含着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天下之势;下一句就说自己是多么厉害,平定天下,威严加诸四海,然后返回故乡;最后感慨,那么多人造反,怎么能得到忠心而勇猛的人帮我守住四方呢? 我们可以欣赏刘邦诗中的气势,不过刘邦似乎没有表达什么高尚的精神追求,衣锦还乡,想将自己的产业守住,刘邦的想法和普通农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气势,也是因为他的位置本身就在俯视天下吧。 第二首诗是《鸿鹄》: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㠯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云安所施。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上一首相距不远,打跑了黥布回到皇宫,看太子越看越不顺眼。其实之前早就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了,这是刘邦更想把太子换掉。可是等到宴会的时候,太子在旁边侍候,有四个人跟在太子身边,都八十多岁,胡须眉毛都白了,衣着气度十分伟岸。祝寿完毕,太子走了,刘邦看着他们的背影,跟戚夫人说:“我想把他换掉,可是他羽翼已成,不好动了。”戚夫人一听哭了,刘邦就说:“你来跳舞,我给你唱歌吧。”于是就唱出了上面这首诗。 诗的内容,自然是在感慨太子羽翼已成的事情,一句“又可奈何”,真是蕴含无限无奈,作为帝王,也非事事如意,权衡之中,趋利避害为先,与常人亦无本质分别。 小编觉得,从刘邦的诗中,还是可以看出他没有脱离传统农民观念和市井阶层的特点,虽然叱咤风云、最终取胜令人羡慕,但是其人的精神品格,无甚高尚。难怪后来好多人写诗赞失败者项羽的英雄气概,而不是赞他了。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李清照的那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了吧。。。 |
|
来自: 老骆驼4753 > 《人物与史记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