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扩招后,中国的本科生到底有多少?

 时拾史事 2020-05-27

“考研虐你千百遍,你为什么待它如初恋?”

——“因为满大街都是本科生”

“别人都好几个offer了?你怎么还在找工作?”

——“因为满大街都是本科生。”

“你为什么选择复读?手机不好玩还是人生太平淡?”

——“因为满大街都是本科生……”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满大街都是本科生”这句话广为流传,深入人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本科生”指高考统招的、全日制的,社会更认可的那种。既然本科生这么多,到底有多少呢?总得有个数吧!中国将近14亿人口,本科生又占了多少比例?真的已经多到满大街都是了?

翻开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数据:

年份

本科生

2016

3743680

2015

3585940

2014

3413787

2013

3199716

2012

3740574

2011

2796229

2010

2590535

2009

2455359

2008

2256783

2007

1995944

2006

1726674

2005

1465786

2004

1196290

2003

929598

2002

655763

2001

567839

2000

495624

1999

440935

总计

37257056

由此可见,从1999年至2016年,中国所有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只有3725万余人,与13亿人口比不算多。那1999年之前呢?数量当然是更少了,因为那时的大学还是精英教育。据统计,从1978年至1998年,所有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加起来不过1032万9千人。两者综合,得出目前全中国的统招本科生应该有4000多万,相当于总人口的3%-4%。那为什么总有人感觉本科生很多呢?也许,这是圈子问题,你身边的朋友都是本科,误以为本科是普遍现象。也许,这是比较后的结果,相比三十年前,本科生的数量翻了好几倍,误以为满大街都是本科生。当求职时,追求优质的工作岗位屡屡碰壁,也会产生类似的想法。

网络图

扩招原因

距离1977年恢复高考,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在这个历程中,1999年是一个关键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这一群体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他们读大学可以不交学费;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成为干部,是老百姓羡慕的对象。当年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不少人已经飞黄腾达,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转折发生在世纪之交,扩招政策出台了,大学生的数量开始井喷,本科生的人数也水涨船高。这一举措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也许,你本来上不了大学,进不了心仪的院校,随着指标的增加,你最终实现了愿望。那么当年为什么要进行扩招呢?该决策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缓解就业压力。当时国有企业的情况很不乐观,下岗潮愈演愈烈。怎样安置几千万困难职工?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迫切需要工作机会。与此同时,五六十年代人口爆炸时出生的婴儿已经长大,他们大多分布在农村,因为人多地少,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1996年,农村转移劳动力8315万人,2000年,这一数据增至1.13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城乡两大群体亟需就业,如果高中生毕业后,上不了大学,肯定要走入社会,与下岗职工、农民工抢饭碗。要是大学扩招,一部分高中生就可以升学,等到他们走向工作岗位,至少在三四年以后了。扩招能够延缓就业时间,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第二个原因是扩大内需。1997年,随着泰铢的大幅贬值,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东亚、东南亚。面对挑战,如何保证中国经济8%的增长率?扩大内需是一个方法。可是改革开放才二十年,老百姓的收入并不高,1999年,农村地区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210.34元,城市地区也不过5854元。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人们储蓄意愿更高,不愿意将大部分收入花在冰箱、电视机上面。如何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消费?那得看准刚需。有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是愿意咬牙在教育方面投入的。扩招以后,小孩上了大学,不仅交学费,还跑到外地读书,平时吃啊、穿啊都有需求,养活了大学周边一系列商家;学校的学生增加了,就得扩建校舍、增加校区,周围的学区房也可以带动起来,又是一个增长点。

第三当然是满足更多家庭想上大学的愿望。进入社会后,不少企业、公务员招人,学历是硬性条件,是敲门砖,没有它,许多事情就举步维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读了大学总比没读好,至少有个文凭,多条出路。扩招后增加办学规模,还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时中国人口12亿5909万,1978-1998年总共才培养大学生1000万,可见读过大学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连总人口的1%都不到。怪不得当时的父老乡亲如此羡慕大学生了,村里谁家考上了大学,立刻变成焦点人物,成为男女老幼羡慕的对象。

负面影响

不过,大学虽然扩招,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来没有机会读大学的人,突然有机会读了,生源质量降低,老师的工作更加难做。每年大四,一个艰难的选择题考验着每个高校,有些学生的论文不合格,根本达不到要求,按理说,老师应该坚守原则,让他们挂科,保证教学质量;可是,不给学生过吧,学生就拿不到毕业证,没有那张文凭,单位就不会放他们入职,学校的就业率必然降低。最后的最后,既完不成上面给出的指标,也影响大一阶段的招生,还得罪人,骑虎难下。如果高校还是之前的精英教育,这样的问题自然会好很多。

 

质量产生了新烦恼,数量也会。师生比提高了,原本小班教学的课,不得不改为一百多人的大班教学,老师想辅导每位学生变得不切实际,哪有这么多时间呢?还有,原来大学的教室、宿舍、实验室都是有限的,为一定数量的人群服务,如今扩招,学生大幅增长,硬件设施跟不上了。一个四人寝,住八个人,拥挤不堪,谁都难受;食堂的面积显得狭小,排长队吃饭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大学开始营建新校区,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为了省钱增收,有些高校盲目开设人文学科专业,比如英语、法律、管理、新闻、国际贸易等等。因为这些专业的办学门槛低,费用少,不用建实验室、买仪器什么的。上课时,老师念念PPT就混过去了,期末再给学生划重点,个个高分通过,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为了提高硬件水平,许多高校负债累累、赤字严重。反观学生,竟然也是如此……现在大学的学费,便宜的要四五千,贵的一两万都有。二十年前扩招时,刚刚由公费改为自费,随着招生人数猛增,为学费发愁的学子也越来越多。读个一年,学杂费差不多要几千,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等,直奔一万去了。之前讲过,1999年农村的人均收入才两千多人民币,要想上学,夫妻二人得两年不吃不喝。不负债、不借钱,许多人是读不起的,就算高考考上了,也因为学费问题而发愁。

1998年至2002年,北师大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贫困生比例,由16%增至41%,特困生由6.2%增至12.3%。2003年,湖北一个叫向世军的考生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可是7000多元的学费使其压力山大,苦苦凑了一个暑假,只有1200块钱,其中200块还是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挣来的,无奈之下,他只好辍学。次年,还有一个叫李致富的考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他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妈妈赵丽芹更是长期患病。一番东拼西借后,只筹得4000元,距离8000元学费还有很大差距。为了省钱,不给李致富增添压力,赵丽芹偷偷悬梁自尽,她对儿子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病看也看不好了,妈就不花冤枉钱了。你不要总想家里的事,好好上大学,这就是孝顺我了。”

 

扩招还衍生出一个古老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2005年338万;2008年559万;2014年727万,2018年820万;统招本科生也由四十多万增至300多万,人多了,良莠不齐。对于林林种种的高校,社会对它们的评价显然不一,我们从简单的宣讲会就可以看出端倪。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院校,开宣讲会的多是名企。而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几乎没有什么企业会去那里招人,学生也不知道宣讲会是什么,投出去的简历,往往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就业不难,难的往往是最底下的。如果和以前一样,每年只毕业五十万本科生,那本科生的就业恐怕不会是什么社会问题了,当然,覆水难收,时光无法倒流。

扩招后,老百姓上大学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随着高中升学率的提高,人们更加关心自己获得的教育资源是否优质。在八九十年代,有大学读就不错了;现在要是考不到一本、211、985,部分考生会选择复读。观念上的变化,也是因扩招而起。

你身边的本科生多吗?上文提到问题,你是否也曾经历?快到评论区交流交流吧~

 上一期:乾隆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为什么突然死亡?“凶手”是谁?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