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钙素原在输尿管结石继发尿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生活工作百度 2018-08-09
  正文

输尿管结石是导致上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易继发尿路感染,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尿脓毒血症,进而引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尿脓毒血症可分为感染、菌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脓毒血症、低血压、严重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难治性感染性休克等8个阶段[1],其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时机是治疗的关键。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对感染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指标,并可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2,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9月宁德市医院收治患者的诊疗资料,总结PCT在输尿管结石继发尿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情况

本组68例,均为于宁德市医院泌尿外科及肾内科住院过程中出现畏寒、发热等相关临床症状怀疑尿脓毒血症的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25~81岁,平均54岁。左侧输尿管结石37例,右侧3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5例,中下段结石33例;结石横径0.5~1.6 cm,平均(0.9±0.2) cm。纳入病例均排除肿瘤以及其他部位如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

二、方法

怀疑输尿管结石继发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均第一时间采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CT、尿沉渣、血培养、尿培养标本,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并动态监测患者治疗过程的PCT水平(>100 μg/L者以100 μg/L计)及血、尿培养等结果。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尿培养细菌菌落计数≥1×105菌落形成单位/ml[1]。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血培养阳性[4]。尿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尿路感染出现临床感染症状并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征象[1]。在本研究中,若患者尿培养及血培养分离出相同种属和药敏谱的致病菌,则认定为尿脓毒血症。当缺乏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证据时,合并脓毒血症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若排除其他系统感染,也认定为尿脓毒血症。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采用K-S检验明确计量资料是否正态分布,再采用Levene检验进行方差齐性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CT、血WBC计数、CRP、尿WBC计数等实验室指标与感染的关系。以P<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68例患者中29例(43%)确诊为尿脓毒血症,其中处于SIRS阶段20例,严重脓毒血症阶段6例,感染性休克3例。尿脓毒血症和非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和结石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及结石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尿脓毒血症患者中,革兰阴性菌27例,包括大肠埃希菌21例,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2例,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1例;革兰阳性菌2例,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各1例。

尿脓毒血症组和非尿脓毒血症组患者的第一时间血WBC计数、CRP、PCT、尿WBC计数水平见表2,两组间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非尿脓毒血症患者中8例尿培养呈阳性,其血PCT水平为(3.46±2.67)μg/L,明显低于尿脓毒血症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CT水平(P=0.003)。

尿脓毒血症组治疗后(血培养转阴时)的PCT水平为(1.06±0.56) μ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9,P=0.001)。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值在截点为4.71 μg/L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94.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和92.5%,而血WBC计数值、CRP、尿WBC计数值在最佳截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超过65%(图1)。

降钙素原的曲线下面积为0.966(0.929~1.004),血白细胞计数值为0.549(0.408~0.690),C反应蛋白为0.503(0.362~0.643),尿白细胞计数值为0.530(0.388~0.672)

29例尿脓毒血症患者均先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0例经抗感染3~5 d效果欠佳,仍反复发热,PCT波动于1.50~11.30 μg/L,其中1例急诊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现患侧肾破裂,给予保守治疗1个月后出院;3例留置患侧输尿管双J管、6例经皮肾穿刺造瘘后再继续抗感染,体温降至正常,PCT降至1 μg/L以下;另19例经抗生素治疗后PCT亦降至1 μg/L以下。除1例急诊行输尿管镜碎石出现肾破裂外,28例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分别采用输尿管镜碎石(19例)和开放手术取石(9例)治疗痊愈出院。

讨 论

输尿管结石可造成尿路梗阻,为细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结石本身又可成为致病菌的滋生场所促进感染的发生。急性梗阻后肾盂内压力急剧升高,细菌及其毒素通过各种回流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尿脓毒血症,并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最终出现感染性休克。同时,由于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诱发SIRS,极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

尿脓毒血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较重。本组29例尿脓毒血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其中3例短时间内即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处理较为棘手。一般来说,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手术解除上尿路梗阻、通畅引流尿液是关键。过晚的外科干预常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但此类患者多合并SIRS,一般情况差,手术风险较高,有待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降低风险。但由于患者肾功能损害及肾盂内高压力,抗菌药物较难进入病灶,抗感染效果常欠佳,又需及时解除梗阻。临床上曾一度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但这并不符合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往往会引起细菌耐药增加或真菌感染,过晚的抗感染又常延误治疗。此外,各种手术方法对患者影响不一,处理不当常加重感染,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尽早明确感染,正确评估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及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应用直接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尿培养及血培养是诊断尿脓毒血症的金标准,但费时长且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寒战、高热等症状是诊断尿脓毒血症的重要证据,体温、血WBC计数、CRP、尿沉渣检查等是传统的感染监测指标,但影响因素较多,准确性欠佳。其中尿培养和尿沉渣检查可因上尿路完全梗阻,肾盂尿液无法进入膀胱而提示结果正常。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13 000,与降钙素具有一个相同的含32个氨基酸的序列(60~91位)。在正常代谢状态下,PCT来自甲状腺C细胞,健康人的血清PCT水平极低,但在细菌感染时,PCT由甲状腺外器官合成分泌,如肝脏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等,此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增高。PCT具有以下优点:①PCT生成非常快,2~6 h即可升高,比CRP早24~48 h[6],有利于早期发现感染,早期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手术风险。②PCT在循环中的半衰期长,达25~30 h,体内外稳定性好,易于随时检测。③PCT在细菌感染时浓度升高,但在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科手术后及非细菌性炎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等患者血液中保持低水平,可用于区分是否为细菌感染,减少误诊[6]。④PCT水平与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成正相关,可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7,8],从而指导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并能监测病情的恢复情况及评估预后[9]。⑤PCT经肾脏排泄很少,临床数据表明在严重肾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10]。对于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仍可用PCT来指导诊断。因此,PCT是一个理想的炎症生物指标。

在本组资料中,尿脓毒血症组患者第一时间的血清PCT水平为(19.09±25.15) μg/L,显著高于非脓毒血症组的(2.09±1.8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WBC计数、CRP、尿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PCT水平能较好地发现早期尿脓毒血症。进一步分析发现,8例单纯尿培养阳性者的血PCT水平为(3.46±2.67) μg/L,明显低于尿脓毒血症患者的(19.09±25.15) μg/L(P=0.003),提示局限性感染者的血PCT水平升高有限,可能是由于局部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较少进入血液。这有利于我们初步明确感染部位及程度。此外,我们注意到非脓毒血症组患者的PCT水平亦相对偏高,这可能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果所致。因此,确定一个良好的PCT阈值有利于更好的诊疗。通过ROC曲线分析我们发现,PCT值在截点为4.71 μg/L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94.9%、92.9%及92.5%,证明PCT值可以及时有效地提示感染。但这一数值高于我们之前的研究[6]及其他相关研究报道[11,12],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尿路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而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是诱导PCT合成分泌的最主要刺激因子[6]。同时,不排除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有关。本研究中,3例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尿脓毒血症患者(致病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当时血PCT均为100 μg/L,而29例尿脓毒血症患者血培养转阴时血清PCT水平为(1.06±0.56) μg/L,再次提示了PCT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从上述资料中我们看到,患者血培养转阴时其PCT水平仍显著增高,这可能与PCT半衰期长,导致对于评估病变的演进发展过程具有一定滞后性有关。

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或腹腔镜下取石手术等,或可于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解除梗阻或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后二期手术。其中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不确切,可致输尿管壁水肿加重梗阻,且易出现石街等并发症,是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禁忌证。其他方法各有利弊,具体选择取决于术前对患者感染程度的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的经验是:①PCT水平极高的患者(>50 μg/L),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易出现感染性休克,此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手术风险高,应先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注意抗休克,待PCT下降后再手术解除梗阻。若感染难以控制,需同时配合尿液引流者,应选择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如经输尿管镜逆行双J管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肾镜及输尿管镜下碎石由于术中需水压灌注,使更多的细菌及毒素入血,往往加重感染。高旭等[13]报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有1%的患者发生重症感染,而经皮肾镜取石术更高,达0.97%~4.7%[14,15]。如果术前已存在重症感染,术中、术后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能行肾镜或输尿管镜下碎石。而开放手术创伤大,腹腔镜手术气腹影响血流动力学,均不适用。②PCT水平较高的患者(>1 μg/L),为安全起见,应首选留置双J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二期碎石。

如需行输尿管镜碎石,应注意:①术前尽量控制感染,使PCT降至5 μg/L以下。②缩短手术时间,切勿盲目追求碎石率,以解除梗阻为首要任务。③在保持视野清晰的前提下,降低灌注压力,减少细菌及毒素入血。④此时的上尿路处于炎症水肿期,组织较脆,术中镜体推进及回退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输尿管损伤。此外,过大甚至正常的灌注压力可导致肾破裂,本组有1例患者出现此并发症,应警惕。⑤可应用输尿管导管越过结石插入肾盂,这样不仅可以事先解除梗阻,防止结石上移,还能形成回流通道,降低肾盂内压力。也可于输尿管导管侧壁多打几个侧孔,使引流更通畅。尿脓毒血症已成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主要死亡原因[16],而术前尿培养阳性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17]。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灌注压力高于输尿管镜,即使术前经敏感抗生素治疗,也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达66%~80%[18],故不推荐使用。此外,若患者经济能力有限,可考虑开放手术取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对技术要求较高,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PCT在早期诊断尿脓毒血症、评估病情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其检测价格相对低廉,推荐作为常规检查开展,但其不能代替血培养及尿培养等检查。


  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 陈山,魏金星,陈斌,等.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M]//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424-434.


[2] Auriti C, Fiscarelli E, Ronchetti MP, et al. Procalcitonin in detecting neonatal nosocomial sepsis[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2, 97: F368-370.


[3] Kibe S, Adams K, Barlow G.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s of sepsis in critical care[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1, 66 Suppl 2: S33-40.


[4] 朱利平.感染性疾病[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619-626.


[5] 傅岳武,陈志强,王树声,等.急性上尿路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 17: 469-470.


[6] 王芳,潘淼,李大勇,等.降钙素原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2013, 12: 74-77.


[7] Ghorbani G. Procalcitonin ro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ection stages and non infection inflammation[J]. Pak J Biol Sci, 2009, 12: 393-396.


[8] 张玲,黄激扬,晏江丽.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评价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1024-1026.


[9] Hillas G, Vassilakopoulos T, Plantza P, et al. CRP and PCT as predictors of survival and septic shock i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Eur Respir J, 2010, 35: 805-811.


[10] 任丽.降钙素原的生化特点及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 24: 42-44.


[11] 刘贤,曾争.外周血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诊断阈值的初探[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 1918-1922.


[12] 刘晓静,姜永广,贺秋萍.血清降钙素原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诊断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4: 817-818.


[13] 高旭,许传亮,陈策,等.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后重症感染诊治体会[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6: 33-35.


[14] 张勇,李促进,谭国鹏,等.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 324-325.


[15] 孙晓文,夏术阶,鲁军,等.体外冲击波碎石、逆行输尿管镜或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 29: 553-556.


[16] 向松涛,王树声,甘澍,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休克的诊治特点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 520-523.


[17] 谢旭敏,潘铁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 50-53.


[18] 张华,高小峰,周铁,等.经皮肾镜术后感染性休克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CD].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 3: 243-2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