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止与观 ---- 岩松

 天地虚怀xia 2018-08-09

论止与观 ---- 岩松


论止与观 <wbr>---- <wbr>岩松


止与观是一体两面,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这个体就是觉性。
当我们拿起这枚硬币时,它的两面就同时被拿起来了。
当有觉性时,止与观就同时存在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观照当下的身心实相时,
此刻我们的心就处于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真正的止(正定)。
因此说动中禅有观也有止(正定)。
有人认为,观只有在没有念头时才能进行,
因此必须先修止,才能修观。
之所以如此认为,
因为长久以来,
书上是这样讲的,
老师也是这样教的,
因此人们都这样认为。
念头是极其重要的身心实相之一。
没有念头如何观察它,
无法观察念头如何解脱?
因为所谓的修行就是观照自己当下的身心实相。
没有念头的止是一种定。
是一种痴定。
是一种无明的定。
进入这种定就如同在一个黑洞里点燃了一根蜡烛。
虽然有了一点光明,
但仍然是在黑暗中。(隆波田语)
当我们时时刻刻拥有觉性时,
就如同从黑洞里走了出来,
从而一直会拥有光明。(隆波田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