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出处】 《汉书·王嘉传》 【释义】受到众人的指责诅咒,即使没有病也会死掉。 2. 既往不咎,来事之师也。 【出处】《汉书·李寻传》 【释义】事情过去了就别再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事情的借鉴。 3.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出处】《汉书·杨王孙传》。 【释义】不在无用的事情上花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站在潭边羡慕别人捕到了鱼,不如自己回去编织鱼网。 5.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 【释义】那时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怎能相提并论呢? 6. 良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 【出处】《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释义】好的药虽然苦,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养品行。 7.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出处】《汉书·枚乘传》 【释义】泰山之水向下流,积年累月,能够击穿石头,井上木栏因常年汲水,会被绳索磨断。 8.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出处】《汉书·韦贤传》 【释义】留给儿子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熟读一种经书。 9、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释义】灾祸本来就大多藏匿在隐蔽和细微的地方,而在人们的轻忽中产生。 10.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 【释义】不听假话,就不会发生邪恶的事情,贤和不肖自然界限分明,白和黑也会明显地区别开来。 1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出处】《汉书·贾谊传》 【释义】少年老成好像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习惯成为自然。 12、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出处】《汉书·扬雄传》 【释义】你了解其一,未见其二;只见到事物的外表,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13.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出处】《汉书·枚乘传》 【释义】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又如何产生呢? 14. 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 【出处】《汉书·外戚传》 【释义】遇到事情不能在当时据理力争,应该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防备。 15.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出处】《汉书·陈汤传》 【释义】评定人的大功劳,就不必记他的小过错;推举高才能的人,就不必挑剔他的小毛病。 16.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释义】福分和亲善的来路没有比和睦更好,最大的灾祸和凶险没有比内部分离更甚。 17.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出处】《汉书·扬雄传》 【释义】不追逐富贵,不担忧贫贱,不故意修炼品性来在世上求取声名。 1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处】《汉书·成帝纪》 【释义】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9.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出处】《汉书·食货志》 【释义】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20.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出处】《汉书·项籍传》 【释义】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