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来自山川河海,却囿于厨房和爱。”这句话大概已经烂熟于各大公众号和大家心中了。在装修时,厨房不仅是大家最劳心劳力,也是预算投入最多的区域。但谁想得到厨房装修成为家装中的“重灾区”! 谁下厨,谁知道! 以下场景,可自行对号入座: 柜子里堆满杂物,东西藏得太深从没打开过。直到整理厨房时,才发现过期了,发霉了。 刷锅时发现水槽不够大,水溅到自己衣服上。 厨房就装了一个灯,灯光总被自己“高大”躯体挡住。 没有考虑到娇小的身材,吊柜太高,拿东西完全够不着。 有人说,家装遇到的坑,能编成一部血泪史。那厨房装修的“后遗症”,大概只有家中下厨的人才知道。 本期的“家装避坑指南”就是专为下厨人士准备的,打造一个真正好用的厨房!这样才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呀~ 台面顺序合理,用着才顺手! 如下图,乍一眼看过去是个干净整洁的厨房,其实却是一个“不省力”的厨房! 冰箱与水池分置两端,取食材清洗时需要跨越整个厨房,原本简单的动线也搞得非常复杂。如果夫妻俩口子同时使用厨房,emm...如果脾气暴躁的俩口子可能会“大动干戈”一场呢。 我们做饭的时候,大部分的人操作方式都是 取菜-备菜-洗菜-切菜-炒菜-出品 如果橱柜在设计的时候只是为了美观而忽视掉的科学的操作动线,未来长时间的使用当中会出现很多不便。 因此,要想在厨房里“省力”,在设计上首先要考虑动线。 合理的布局应该如下: 厨房形态逃不出这几种:狭长的I型,方正的Ⅱ型,较科学的L型,以及合理高效的U型。 厨房的形态通常难更改,在装修之初,或者拿到户型图的时候就基本决定了。但是调整到到“动线合理”却不难。 务必切记,台面顺序决定动线合理度。 科学合理的布局一定是: 冰箱/储物区-水槽-处理区-灶台 四个重要的区域,按照这个顺序来设计的,才能保证厨房动线的合理性。 狭长户型的L型布局,洗涤区放在窗边保持干燥,烹饪区远离风口。 U型厨房,宽敞明亮,台面严格按照“摘菜-洗菜-切菜-炒菜”顺序布置;毫无任何拘束感,在烹饪过程中足够自由开阔。 tip:另外,某位置发生的事件与所要用到的物品进行关联。比如,案板旁悬挂刀勺,水槽边预留个30公分装沥水架等等,仍然是“动线最短”的运用! 台面高度可以不一样! 一般家庭的厨房台面高度在80—90cm之间,然鹅,姚明和潘长江能用同一个高度的台面的吗? 有个简单的计算公式:身高÷2+5~10cm,这是最舒适的台面高度,记得用最常使用厨房的人的身高去计算哦~ 不同区域的台面高度最好也要有所差别,烹饪时手臂会抬高,洗菜时手臂会放低。 所以水槽、操作台要高一些,烹饪区要低一点。这些台面高度一定是与经常下厨的人的身高挂钩。(再次重复!划上重点) 高低台面好用,但是工艺会更加复杂,费用也会提高,大家根据自家情况自行斟酌。 吊柜装对了吗? 切菜、洗碗磕脑袋?东西太高够不着?迷姐只能扶额:吊柜装对了吗。。 厨房吊柜装高了,拿取东西不方便;装低了,不仅阻碍视野,弯腰磕头更是常事... 通常情况下,成品橱柜都按固定的尺寸进行设计,这是非常不合理、不负责任的!厨房橱柜布局应根据厨房的实际来进行规划。 根据中国平层房子的层高,一般吊柜在离地拔起1.55米-1.60米的位置较佳,如果低于1.5米,不仅影响厨房操作空间,很容易碰头磕着,而且厨房会显得局促压抑。 吊柜的设计要满足两个条件: 1、吊柜一般分成两格,下格的东西要满足1.6米高的人很轻松地拿放。 2、还要考虑高个(1.8米的男性)洗菜和切菜的时候,不要碰头。 反复试验,最佳尺寸为吊柜厚度一般在300-350mm。 当然可以如上图,通过增大橱柜操作台进深,进一步降低吊柜布置高度,更好的平衡吊柜使用与工作区操作空间的冲突。(以上数据,还是要根据个人身高,使用习惯最终决定) 这个吊柜可以说灵感来自侧吸油烟机。原来的顶吸油烟机总会碰头,侧吸就不会啦。吊柜的思路也是如此,做一个斜面出来,吊柜高度就可以降低,而且不用担心挡视线或者碰头。 表面看起来,倾斜式的吊柜内部空间比传统吊柜的空间要小,少放很多东西,但是实际并不是。 因为倾斜式的吊柜可以做的更低,距离操作台面更近,只要吊柜设计的倾斜度合适,不会在操作时碰到头就可以了,吊柜的位置会更低。对于日常使用更方便,常用的物品就放下面,不常用的放上面,比起传统吊柜,倾斜式的吊柜使用频率会更高。 tips:吊柜上层取用物品困难的,可以交给“升降式吊柜篮”处理。有了它,只要能触及吊柜中/下部,便可轻松取用柜中全部物品。需要注意的是,“吊柜篮”受吊柜尺寸限制,选购时一定要先确定好吊柜的大小。 因为要保证使用年限和灵活程度,价钱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装一两个就可以了,放一些平时会用到的东西。不太用的就放在柜子里好了,要用的时候大不了搬个凳子。 活用抽屉,更多便利 橱柜大多都是开门设计,柜子里面用简单的隔板。使用后,才发现柜子很快就会被塞得乱七八糟,藏在柜子深处的东西总是惨遭遗忘的厄运。每次到了整理厨房时,才发现那些过期、发霉的食材。 厨房就是一个“杂货铺”,橱柜设计足够多的抽屉才更实用! 一方面,方便杂物的分类分区收纳,方便查看。另一方面,抽拉设计,能轻松把藏在深处的物品拿出,便于日常物品管理。 抽屉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大就好,要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抽屉虽然好用,但是确实比普通柜子+隔板来得贵。对于预算有限的普通居住者来说,少量却高效的抽屉配置是关键。 1.争取配置2~3个抽屉 2.利用细化隔件优化抽屉的内部收纳。 比如地柜中一些边角的小缝,可以做成抽拉式的窄柜,放一些筷子、锅铲等东西。放餐具的抽屉,建议做分格或者买一些分隔工具,把餐具分门别类地归置好。 厨房里“鸡肋”般的转角区域,可以用造型独特的转角抽屉加持。抽屉内可以放置一些小物品,如餐具、厨具等,物品拿放也非常方便。 在有限的预算下,人们往往选择放弃这一块空间,而当东西没处放时,往往后悔莫及~ 装修在后,水电先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