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到CPS的演变

 虎牙变大猫 2018-08-10

      众所周知,控制论最基本的概念是“反馈”:通过感知外部信息的变化进行决策、调整自己的动作。我常把这个概念解释为“感知、决策与执行的统一”。

 

要理解这个概念,还要理解概念提出的背景:维纳研究动物和机器的不同。维纳认为:虽然机器也接受外部(人)的指令,执行的过程却是“不变应万变”的。也就是说,机器执行的逻辑虽然复杂,却是按照预定的步骤,一次性地顺序执行下去的。自动步枪、自鸣钟就是典型。

 

控制理论要解决如何控制的问题。这就要研究控制对象。

 

控制理论把控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有若干要素组成、有复杂的运行机制。系统往往会有某种“记忆性”。所以,对系统相同的输入不一定导致相同的输出。

 

经典控制理论是根据对象的外部特性、也就是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控制的。这样,在控制复杂系统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现代控制理论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状态空间”,来描述系统的内部机制——其中,所谓“状态”往往可以看成系统内的记忆要素。

 

在现在控制理论中,系统内部状态可以被感知的特性被称为“可观性”。利用控制理论,我们可设计内部状态可控的系统,理论上称为“可控性”。在内部状态确定的基础上,输入输出关系是确定的了。这对构造控制算法是非常有利的。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一般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思想用于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库存、设备的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把这些状态记录下来。但是它们的状态往往无法用微分方程表述。一般情况下,只能用复杂的、混合结构的数学模型描述。

 

尽管如此,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成立的:现在的状态是历史形成的;通过对历史信息的记录,才能弄清当前的状态。当前的状态清楚了,控制策略才容易制定。否则,相同的操作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于是,我们要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生产中相关要素的状态、把历史上系统输入导致的结果记录在模型中。把众多的模型放在一起,就构成了对“状态空间”的描述。这样,就生产过程中CPS概念就产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