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八大思考之七家庭教育方法的不良倾向

 vdota4220 2018-08-10

       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实总是历史的延伸。现在时兴的教育方法,总是飘忽着中国数千年历史遗传下来的传统方法的影子,总是带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包揽一切指挥一切和计划一切的痕迹,总是展示着几乎完全由家庭成员的个性和素质决定一切的色彩。最权威最普及的叫法应该是家长式方法。这种方法的内涵应该是专制式管教的凝缩,这种方法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地告诫人们:它落后了,太落后了。家庭悲剧接二连三的发生,总是和家庭教育的不良方式紧紧地关联着。
   我们承认这些方法中的一部分是管用的,应该予以继承。这些方法中的另一部分是陈旧的,也可能取得过好的效果,但那是认识上的错位。因为家庭教育的方法从来都是综合性的,方法之间的互补或抵消、引发或转换,是相当微妙的,它们都可能造成效果上的阴差阳错。
  但是,整体地看,现行的方法中,多数与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不相吻合,教育效果最终也是相对失败的。相当多的父母在子女教育的方法上感到迷茫、无措、不知所向。
  方法的研究与思考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方法研究更会出现因为角度、立场的不同而众说纷纭。家庭类型的复杂性、多变性,也不可能由哪位专家开出一个让所有父母明晰共用的处方。既考虑到方法的实用,又能避免于死板,我们提出十种倾向,由此激发父母们自主地加以思考和实践,大概也算研究家庭教育的一种思路。
 
                         功利倾向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急功近利,可有不少父母性急心切,特别是子女长期处于中间偏上的状态而得不到改变;子女学习长期无提高,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子女表现不理想并与父母关系疏远,各种方法都使用了依然不奏效;子女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父母对此不甘心;子女学习本来就刻苦努力,表现也很出色,父母的欲望水涨船高,急切等待子女学习更上一层楼。
   父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是希望有一天早晨,子女学习出现了奇迹,按照自己想像的逻辑,使子女成为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同级同学中的出类拔萃者,给自己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带来喜悦和荣光。
  父母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使他们让子女的上学的年龄不断提前,甚至五岁上学,三、四年学完小学课程,能够在子女上初中的年龄走进国家重点大学的大门,成为神童、奇才,使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为之一震。
   父母急不可耐的情绪,在对子女管教过程中处于一种浮躁状态,常常在子女的一次考试失误,一天作业的缺欠,一回表现不尽人意时,往往不能忍受,而且会对子女做出很激动又很过度的反应,对子女造成某种伤害。
   我们所以从思想、心理和情绪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提出问题,是因为“三急”表现最终会带来对子女管教方法过激,批评时急不择言,着急了,什么话都说,只图一时解气、痛快,根本不考虑子女接受能力和子女受到伤害后的心理变化。管教时疾风暴雨,甚至付诸暴力,让子女受到更大的伤害,而事后又非常后悔,不知所措。相处中缺少理智,欠缺感情,使子女感到孤独、冷漠,甚至破罐子破摔,疏远父母,发生对抗,离家出走。
  需要正视的是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由人的生理发育过程所决定。可以实施胎教,但不可以对着胎儿讲数理化。可以学习和掌握航天知识,但不能让子女们去做杨利伟。到什么年龄,穿什么衣服,有多大饭量;到什么年龄,学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都必须严格按规律行事。曾经红火一时的少年大学生的热潮,后来之所以冷却了许多,正是因为仅仅依靠一时的考试分数,不顾身心的全面发展,超越规律去追求理想的目标,最终的结果都是无情的否定。况且,除了一般共性的成长规律,每个人又有着自己的个性。长相、身高、胖瘦是外在的东西,智力发展、人格形成、心理构建,又是内在的东西。一个子女一个特点,不可能也没必要让也们完全一致,即使是多胞胎,也会因为生理、时空和培育的原因,逐渐显示出自己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既要区别对待,又要耐心等待,异想天开的虚幻念头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有一点我们可以理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科技的发展迅猛,它们的合力推动着父母们在子女教育上出现的急切心情。
    有一点不可饶恕:那就是父母的虚荣心。对子女成才的目标定得太高,要求太急,出发点往往不仅仅是子女的成功,而且是为自己的脸面增添光彩。尤其是自以为有点身份的人,有点交际,有点名气,有点地位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的发展,与自己的身份同步同辉。否则的话,就认为是子女不争气,不赏脸,不添光彩,不能光宗耀祖。在遇到子女中考、高考不理想的问题出现以后,父母的怒目情绪,焦虑不安,多数是因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起作用。
  有人做过青蛙实验。将青蛙置于接近沸点的水中,青蛙拼命地跳出容器。然后将青蛙置于温度适当的水中,青蛙则安然处之,这时再慢慢向容器加温,加到接近第一次的温度时,青蛙依然不动,自得水中。如还继续加温,青蛙则完全失去了蹦跳的能力,最终死于水中。这个实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人类社会培养自己的后代的时候提供了有力佐证。父母教育子女也属同理,既不能拔苗助长,让子女因为恐惧而“跳出”,也不能为他们的学习无限度的加温,让其失去“蹦跳的能力”,甚至因为压力过大而彻底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曾经做过一次观为子女设置的察: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因为孩子考试成绩很差,撞击了他自己目标,即“争脸”的“自尊”,这位父亲的思路在极端痛苦中丝毫没有改变其既定目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把孩子送进了这座城市的名牌高中学校。在孩子不停地用自己的呻吟向父母发出不可忍受的信息时,这位父亲竟然认为“这就对了”。在他看来,孩子有压力是件好事,只有这样才能逼出好学生,而不管这种压力孩子能不能承受。然而,两年后,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精神病院,又是两年后,这位仪表堂堂的孩子走进了一所由专家建议的职业学校就读,三年后考上了职业大学。尽管这所职业大学是民办的,自费的,可孩子的自信敲响了父母的自悔:他向自己的孩子深深地鞠躬,表明他通过孩子的这一历程,学到教育规律之后的内疚。这是一位相对明智的父亲,他至少做了一件在我们中国非常少见的事。丢掉所谓的父母的尊严,向自己的子女深深鞠躬。如果他还继续维持自己的威严的话,那种后果将不堪设想。子女的成长靠的是滴水穿石,靠的是持久的耐心,日积月累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监督倾向
     
    把对子女的监护变成一种监督,这在家庭教育的管理中,是被程度不等地使用并在相当范围内存在着,只是因为子女私有而不以为是问题,对这种监督式管理处于麻木状态而已。
    有些父母在发现自己的子女有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异常表现的时候,像子女突然有了穿戴打扮的苗头,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背着父母给同学打电话,情绪突然亢奋或突然沉默,一两次考试成绩下降等等,便开始对子女产生怀疑,其想像力不亚于一个作家:是不是出现了感情问题,是不是收到情书了,是不是和坏孩子混在一起了,有小流氓欺负了,是不是犯了错误受老师批评了,或者是丢失了东西不敢给家里讲了等等。进而,对子女的监督就在不自觉中开始了,比如背着子女偷看笔记本,翻查书包,查阅信件,委托信得过的同学对其行为进行跟踪监视,甚至自己上阵尾随窥探,观察子女的行为变化。
   其实,作为父母,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查出点什么问题,以证实自己的怀疑正确,然后有理有据地直面子女,要子女做出合理的解释,否则,其它方法就接踵而至;但又不希望查出问题,查出了问题,作父母的就会使自己对子女的一片感情和一腔期望化为泡影,在左邻右舍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那将陷入更大的苦恼。
    有一点是应当肯定的:即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中本来就包含着“监”的意思,一定程度上的监控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对未成年子女没有了这样的监护,子女的安全、生活和学习,就可能出现意外的伤害,或其他意想不到的麻烦。
    问题是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监督已经远远不是正常的监护。它与正常的监护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不是把它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监护并不排斥信任和尊重。
    一位高中女生的母亲,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的女儿和一个染着黄色头发的男生在一起谈话,于是便开始跟踪,除了查阅女儿的日记,发现日记录的莎士比亚的爱情格言,接着又借下岗闲暇的时间,跟踪女儿上学与放学。当女儿发现自己的母亲在偷偷监视自己的时候,感到非常气愤,干脆把日记放在明处,并故意找来那位染发的同学一起聊天,把本来是正常的交往特意升级为“恋爱”关系。这样母亲更是无法忍受,便和女儿整天辩论,并由辩论升级为吵架,恶语相对,唇枪舌剑,直到两个人的关系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本来学习很好的孩子,在高中二年级时急转直下,成为班上的“差生”,高考在即,这位母亲彻底的失望了,虽然后来经过专家帮助,母女关系趋于缓和,女儿和“黄头发”的恋情结束了,然而,留给他们的却是畏惧高考和太多的遗憾。
   在监护问题上,我们可以退一步说,即使不属于法定监护人的那种监护,在特定情况下,采取必要的特殊手段,对一时不够正常的子女的行为,进行某种必要的监控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类似子女受到外部身心伤害,又因为性格内向,不愿向人吐露;子女无意中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有不良交往,却不肯告诉父母;子女出现感情问题,出于羞涩不敢和父母交流。面对这些情况,采取一定措施,那自然合情合理。
   但是,在子女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父母的误解和猜测,或者出了一些问题,属于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现象,只是父母触类旁通的联想和没有根据的推断,或者出于对子女个l生的不适应而进行监督,这对子女和家庭而言,可能都是非常有害的。
  它表现了一种陈腐的观念,即子女私有。我的孩子我有权监督,我的子女的全部活动都应该在我的视野之内,在我的控制之下,表面体现着一种关怀和亲情,本质上是把自己的子女当成了自己的电视机,想看就看,想关就关。这种观念的支配会使子女感到压抑、沉重甚至窒息。
   它表现了极大的失信和不尊重。父母用血缘亲情掩盖着自己的所谓“监控”,而子女又把家庭看作是最值得信任的地方,甚至是惟一值得信任的地方。这种反差必然导致信任危机,一旦子女感到他在最值得信任的地方彻底失去了信任,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成人不可想像的巨大伤害。而且这种伤害远远大于老师错误批评,同学小事争斗,考试升学失败等多种挫折所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的特征是一旦发生伤害,就不易缓解,甚至终身难忘。
   它还表现了对子女人身自由的限制。父母监控的身影,往往是子女心灵深处不可抹掉的阴云。即使是很微小的一点不信任,都会给有着非常强烈自尊心的子女以强烈的心理刺激。
    问题并不复杂,在正确履行法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的同时,要给自己的子女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要让子女有那种被父母高度信任和尊重的自豪感、自重感和自信心。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子女本来就应该拥有的人生权利。在方法上一定要给孩子留出空间,甚至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让他们在一种自尊、轻松和相对自主的空间里去展示自己的个性,去思考他认为应该属于他思考的问题,从事在他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去做对别人无伤害而自己又感兴趣的事情。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子女又绝对是自己的自我。子女言行像自己的父母,但子女一定又是自己的自我。子女做了适合父母心愿的事情,父母感到愉悦,但子女做了“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有可能又是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新亮点。老虎在牢笼里是观赏的老虎,老虎放进山林大空间便是威武的老虎。对子女心理和空间的控制和限制,只能使子女脱离正常的发育轨道。
  信任是父母对子女情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宽松是父母对子女监护的基本要求。过分的“严格”和“监督”往往是适得其反,贻害无穷,最大最重最惨的受害者是子女,父母和家庭仅次之。
 
                         暴力倾向
    
    谁都承认,社会暴力中,家庭暴力占很大比例,然而,家庭暴力中对子女施以暴力的比例可能更大。只是在我们看来是轻度的暴力,就不应该列入暴力的范围而已。
  以暴力作为家庭教育手段的父母,往往有着“作风遗传”。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才有了父母今天的做法,子女又可能用同样的方法使子女的子女无法避免厄运。若干年以前的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中,一位很有风度的女记者,就在陈述自己成长中,父亲的暴力所起的作用之后,又侃侃而谈她对她的子女采取了同样的做法,而且比起她的父亲来,更有过之,以促进子女成才。此事再无下文,但代代相传,不足为奇的对子女的暴力,已经足以使后来做父母的人,把对子女的暴力看作是最有效的传统方法。至今还不时听到一种叫作“打一顿,管一周”、“打一次,记半年”的办法,对子女进行所谓的家庭教育。信奉这种办法的父母,常常是很自信,很肯定地向他人“传经送宝”。这种几乎被看作是寻常事的教育行为,在实际上很难被列入“非法”的行列。
   另一种父母则是自己知识水平偏低,个人素养较差,在自己满足了自己有后代延续之后,却没有能力让他的后代超越自己。在子女的言行挑战面前,除了付诸暴力别无他法。这类父母对子女的暴力,多数情况下是把自己的情绪作为是否实施暴力的依据,不少情况下,是在家庭内部制造“冤假错案”,实施暴力的手段和后果往住偏于重度,事后不作自我反思,更不可能向子女赔礼道歉,个别的还引以自豪,最终不仅是子女教育失误,为社会输送不安定分子,自己的家庭也不会幸福,甚至储存一种长久的痛苦。
   还有一种占据多数的父母,只是在偶然之间对子女实施暴力。在子女挑战突然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忍不住,无奈何,没办法的状态,最后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打,过后常常悔恨不已,长时间内疚,反而觉得孩子可怜,多数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安慰孩子的情绪,取得两全其美的结局,又不得不采取变通的方法去了结一场风波。
  有一点大概是共同的,那就是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严加管教”,“孩子哪有不打就学好的”,“也知道打不是办法,但气急了还是要打”,“打他是因为爱他”。在我国的家庭中,就是这些流传在民间的“理论”,支撑着家庭对子女暴力的延续。这方面的比较极端的事例已经是时有发生,且残忍的程度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但是,我们还是要忍着心疼,提到陕西宝鸡地区一位亲娘在自己的孩子没有写好作业的情况下,就给子女实施灭绝人性的暴力:用打火机烧脸,用锯条割手指,用刀片刮臂膀,用手撕嘴巴,而她的亲生女儿年仅八岁,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是一位精神正常,神志清醒的女人,对她而言,如果没有“宽松”的法律环境,如果左邻右舍没铲子女私有”和“别人私事不宜管”的理念在起作用,如果这位母亲在小时候没有受过家庭暴力的熏陶,如果家庭成员在这位母亲对孩子实施轻度暴力的时候就严重干预,如果这位母亲不论参与过什么样的涉及家庭教育内容的教育,她的兽性能如此淋漓尽致、肆无忌惮地发泄给自己的亲生女儿吗?她的野蛮能为人间制造出对善良的人们来说是如此血淋淋、惨凄凄的恶性刺激吗?亲生母亲将亲生儿子活活打死的事件,我们还有胆量去陈述吗?
    据权威部门的保守调查,我国有33.4%的家庭存在一着包括对子女暴力在内的家庭暴力,有31.7%的人公开承认自己在家里受到过家庭暴力的伤害,其中有不少是子女。仅从报端披露的此类事件分析,家庭对子女的暴力管教,一是在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不论城市和农村,也不分大城市或小县城,都时有发生;二是手段呈现恶化趋势,很多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不可思议,完全失去了人性;三是事件呈现蔓延趋势,特别是中小学生因此而心理布上阴影,造成心灵创伤,看不见,摸不着,精神伤痛将最终会以不同的方式报复于社会;四是教育呈现无力趋势,大多都是等到事件发生了,才引起领导重视,依法判处,热一阵子也就冷却。如何从根本上进行教育,至今没有具体办法。
   我们承认,暴力管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非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但是,它的基本特征是清晰的:子女私有观念,是支配父母对子女实施暴力的理论根据;借着子女在成长期对父母的依附,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仗着自己在弱者面前的威慑征服能力,用自己的身体能量和随手拈来的“亚凶器”,对子女实行由表及里的暴力,使其子女行为受到限制或强制,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一般情况下,对子女的暴力行为被亲情所包裹,被爱心所掩盖,被美化成一种“管教方法”。它的结果是手段与目标背离,剥夺子女申诉,容易造成新旧矛盾一并激化,用“武器”的批判彻底制服子女,多数在实施暴力时不计后果,导致父母与子女的显性或隐性的对抗,使子女受到严重伤害,最终要父母自食其果。
  所以这样严肃地提出问题,最直接的目的是想提醒父母,对子女实施暴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无法成立的。所谓曾经使用过暴力而使子女成功的论证,其实是忽略了子女成长过程中综合因素弥补了暴力造成的伤害,或者说如果没暴力施教,子女会有更高层面的发展。当你认为你的子女能从事一般化科研工作,就是你的暴力施教的成功时,千万不要否定你的子女原本应该是一位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社会生活中不乏有成年人因为受到暴力的刺激而精神失常者,那些还在发展阶段极不成熟的孩子,他们受到暴力刺激后,在心底会留下多重的伤痕,这种伤痕又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发作,又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都是在实施暴力行为时所无法预料的。
   其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在整个社会的暴力事件中,已经闪现出不少孩子们的身影。因为一般性口角争斗,就用不锈钢刀将同学捅死;因为离家外出,赌博输钱后,行窃中将人烧死;因为要制服所谓“情敌”而联手去杀人……都是些13~17岁的孩子。这不能说和父母对子女的暴力行为的影响没有关系。
  不少调查最清晰地显示,在青少年暴力的背后,至少都有一个教育不良的家庭,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文化课成绩的辉煌,往往掩盖着子女行为的失常。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养成,已经为子女奠定了行为失常的基础,自暴自弃的个性会使他们无所顾忌,放纵自己的行为,学着父母向自己的伙伴实施暴力。这与家庭管理中过度的放弃和放纵,与父母对子女实施暴力是不可分割的。子女自私、专横、傲慢、无理t独占、独有、独霸、独行的表现里,总是能透出和父母相关联的信息。
  作父母的恐怕要强化自己的文明意识。要知道,对自己的子女动辄武力惩罚,这种做法别说是触犯法律,就是在家庭内部也是子女教育最严重的失败,是比子女受你暴力惩罚的那个错误,更严重的错误,是一种非常丑陋的行为模式,甚至是失去了人性的低级犯罪。说得再直白一些,是父母不良个性和不良素养的一种暴露。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父母做起,只能把对子女教育的起点,放在自己身上。
   父母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对子女进行管理教育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习惯使用暴力管教子女的父母,大多是无知、无能的表现。就是说,对待子女的某些表现,因为再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便只能以暴力发泄自己的怒气。我们承认,有些时候,子女的表现让父母无可奈何,不打不足以制止,但是,这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对他的教育已经有了严重失误,使子女养成了不良习惯。长大了则无法控制,责任显然在父母身上;另一方面,即是到了这种地步,也不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应该坐下来,进行认真反思,或者请教学校老师和专家指导,不能错上加错。要打造温和的家庭环境,化解、缓解家庭可能出现的矛盾,不要把夫妻矛盾,工作矛盾中发生的郁闷情绪,转嫁和发泄到子女身上。我们在讲到家庭教育环境的时候,其中就谈到环境的重要性,是任何人才培养都不可忽略的基本条件。不少很贫穷的家庭,其子女所以有出色的学习表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的和睦和浓烈的感情,弥补了家庭经济的不足,使家庭幸福的整体指标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子女一旦问世,他就不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要让子女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要尊重他。别让子女成为自己不良个性的牺牲品。
  心理学家们说,以温和的态度与人相处,可以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相互之间的沟通,了解对方,取得信任,才能平等相待。气氛和谐,避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才能在你拥抱子女的时候,不仅是躯体的靠拢,更是血脉融合,心扉敞开,使父母不仅被称其为父母,更要成为子女的知心者、好朋友。
 
                         训斥倾向
 
  如果说暴力教育的数量还不算太多的话,那么,训斥式的教育倾向却是非常普遍的。
   这类方法的表现是,口头上经常使用有侮子女自尊的言词,在行为上多是态度严酷,感情冷漠,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尤其在子女考试成绩不佳,升学不太理想,作业评价偏低,与同学有较多往来,某些行为不符合父母要求的时候,这种训斥倾向便明显表露出来。
   这种方法的特征是,不作调查研究,也不容子女辩解,以最可能让人烦躁的方式去批评子女,时而自言自语,时而高声喧哗,没有暴力的皮肉之苦,却有着一种难以忍耐的语言折磨,只要有机会就要加以实施,以为千百次的重复就能产生理想效果。一位初中生说,他的母亲每年之中大约有250天就用这种方法在教育他,而他的烦躁使他的心里老处于被煎熬的状态,学习也因此逐步
下降,直至中考落榜。这位初中生的母亲悔悟之后极其痛心,说本想“慢火煎中药”,“不料把药熬糊了”。这位母亲的老公则说,他是有计划有意识地选择时机,对孩子实施暴力教育,以体现父亲的威严,没想到长期的折磨和不定期的暴力,使孩子显得老是不知所措,精力不集中,结果只能送进初三补习班“回炉”。某县有四名12岁左右的同学有着同样的命运,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受到父母的无端训斥,无理的指责,没有根据的怨恨,在他们忍无可忍的时候,四个小生命居然背着父母,去寻找解脱的办法,敲响死亡之门,虽然救助之手把他们重新拉进生命之列,但是,即使父母今后改变了作法,可要他们心理和精神达到正常状态,至少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足以使他们和正常发展的同学,拉开很大的距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生活上娇生惯养,心理上比较脆弱的学生,因为长期受到这种管教方法刺激,变得反应迟钝,表情木讷,做事痴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悲观厌世,确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最大的疏忽是,轻视了子女本来就承载着繁重的学习重负,这个局面是父母没有能力改变的,而刚刚开始学着用理性的目光憧憬未来的子女,所需要的是非常细腻而周密的养育,在这个时期,如果采取训斥的方法,将会使子女失去他一生都不能缺失的自信。一位长期受到父母这种施教方法的高中学生,在回顾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摇着脑袋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暴力令人恐怖,那么训斥则使人感到恐惧;如果暴力使人受到皮肉之苦和心理之痛,那么训斥则让人受到一生都不能忘记的刺激。有一段时间父母的训斥减少了,但高质量的训斥往往是,一个表情,一句恶语,让人一生都无法抹去。天下父母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不用暴力和训斥依然能教育子女成才的办法呢?
   其实,作为父母,学会用诱导方式进行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和子女的呼唤。从父母做起,来一个教育方法的转变。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和风细雨,由浅人深,使子女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中变化,在保持自尊的条件下进步,在培养个性的过程中成长。诱导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要根据自己的子女的具体情况,多层次、多渠道、多侧面地自然介人。要像一个熟练的护士那样,针管已拔出,病人还以为没有打完,治疗的目的已经达到。又像高手说相声,听者感觉他们的对话都在意料之外,却在意料之中,而实际上他们几乎是一字不落的照着事先策划的稿子背诵,显得格外自然和谐。
  “三心”必不可少。爱心(当然不是溺爱)——可以让子女享受感情阳光的沐浴,即使子女到了非常遥远的地方,家庭永远装在他心里,父母的疼爱将永远成为子女奋斗拼搏的动力。耐心——可以让子女感到他是在一种恰当的时候,受到了恰当的教育,家庭教育永远是沿着子女成长的脚步,按照子女生命的节拍,用着相应的方式,作着恰当的教育。急躁的训斥只能把子女推出正常发展的轨道。诚心——可以让子女感到父爱母爱里,包涵着对自己的尊重和平等,父母极度的忍耐中,隐藏着他未来所需要的沉着与冷静,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教会子女在未来社会里的竞争与合作。还要允许子女为自己做出辩解。如果事实证明父母训斥错了,就要公开承认。即使子女将父母顶撞得下不了台,也要冷静对待,不可以势压人,更不可居高临下,摆出架子,硬要子女“低头认罪”。
    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子女作了错事时,也像父母一样胸襟坦荡,公开承认。可怕的是多数父母认识不了,或认识了而又做不到,这就需认识和改造。父母自觉地在子女管教中探索经验和自我反省,才会导致父母预想的结果。幼小的心灵拒绝暴风雨,幼小的心灵呼唤和风细雨。真正的循循善诱,最高境界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们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里阳光明媚,和风宜人,万物生机,甚至人们还渴望四季如春。可现在的家庭教育,虽多数不像冬天那么严寒,却有不少家庭总是体现着夏秋。要么“烈日曝晒”,要么“秋风扫落叶”,温度和氛总不适于子女成长。应该变过来,在家庭塑造一种心理的“空调”,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情况,在自己的家庭里,总是温和、协调、舒展和明快,使子女始终置身于精神的春天和明朗的晴天。让子女在家庭生活的日子,成为他今生最美好的回忆。
 
                         溺爱倾向
 
   溺爱,几乎是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最普及、最广泛、最难改变的一种教育方式。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善,为之提供了保障和支撑。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长期存在,更加重了溺爱的程度。因为父辈艰辛经历,为独生子女得到溺爱提供了无私的动力。社会提示的缺失和社会纠正的无力又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空间。
   这种方法的表现是:全面的大包大揽,一味的言听计从,竭力的百般伺候,尽情的呵护娇宠,无限的袒护放纵。子女生活在一种公主、王子、皇帝、太阳、国王般的生存环境中,享受着以我为中心、众星捧月、无须顾及他人的特殊待遇。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往往是说谎、骂人、占小便宜,读书无心,遇事懒惰,不会与人相处,无法做人做事,最终成为家庭教育的次品、废品,父母“爱心”的牺牲品,个别的变成社会的有害品、危险品。所有这一切,之所以能存在与发展,全是因为它被无可非议的爱心所包裹着、环绕着、捍卫着。理论上有依据,实践上有条件,物质上有保证,精神上有动力,社会上有基础,于是,溺爱就成为一种家庭教育的痼疾。
    要改变它,没有别的办法,还是先突破观念。一定要刻骨般地认识溺爱是病态行为,是对子女的另一种摧残。溺爱剥夺了子女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生存权力,是对子女在未成年、未独立之前、尚在无知状态下的愚弄,是家庭成员为了获得感情和心理上的某种满足,而对子女的一种牺牲。其实,由爱到恨并不遥远,用迁就纵容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用暴力训斥面对孩子的缺点,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结果却是一样的:孩子变了,变得残酷了。在学校个性暴躁,常常对同学发脾气、动拳头、捅刀子的学生,一般都有个百依百顺、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还子女生存权力,遏制自己的感情需求,教会子女未来生活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南京一位母亲之所以被儿子打死,正是因为这位母亲双倍的溺爱和唠叨,让孩子失去了各种能力,失去了人格自尊,也失去了应有的理智。这位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支付了溺爱的代价。有这么一首诗:


                                    妈妈,你听我说,
                                   你包揽我太多太多,
                                    只欠没替我呼吸,
                                   我长大谁管我吃喝。
                                    爸爸,你听我说,
                                   你放纵我太多太多,
                                    要月亮不给星星,

                                       我长大怎能经受挫折。
                                    奶奶,你听我说,
                                   你袒护我太多太多,

                                   你是一堵挡风的墙,
                                   我长大哪能去探索。
                                     爷爷你听我说,
                                   你代替我太多太多,
                                 你让我骑上脖子不走路,
                                   我长大如何去拼搏。
                                      我给你们说,
                                     希望你们听着,
                                   不要以为这都是爱,
                                  爱得过头就要出大错。
                                      我给你们说,
                                  我们属于伟大的祖国,
                                       建设未来,
                                   首先要对我们负责。


   这首看似幼稚的诗,是子女用着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带着童真、警告的口吻,以诚恳期待的心情,劝导父母们不要再对他们溺爱了。
   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反对溺爱不是否定爱心,也无须将爱心隐蔽、控制起来,更不必故意用严肃来掩饰感情。需要的只是学会爱,学会那种让子女能够健康成长的爱。突出点在于要按子女的年龄段,教会子女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帮助子女学会关心别人和与人相处,关心子女做错事以后的心理调整和情绪安慰。支持子女在遇到挫折时,鼓足勇气去直接面对。父母对子女的爱的释放,应当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值得父母特别注意的是,子女在家是阶段的,而走进社会是长远的。子女在父母身边是惟一的,走进社会则是大众的一分子。子女眼下是现在的,而他的社会活动是未来的。父母如果忽视了子女必然融人社会,面对未来,生活在群体之中,那么,子女就将成为最终的失败者。从这点出发,父母就要学会按子女不同年龄的不同接受能力,选择与之相协调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去滋生和表露对子女的爱。


 

                         赎买倾向
 
   子女如果达到了父母为之确定的学业或做事目标,父母即按预定的物质和钱币予以奖励,结果是,子女应该做的正常家务劳动,包括子女的个人生活起居,也都要一次一次地进行奖励。这种把子女学业和行为管理变成一种非协议式的赎买交易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着子女的成长。
    需要肯定的是,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某些进步,尤其是子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比如改掉说谎的习惯,开始帮父母做家务,公开检讨自己的过失,为自己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道歉,考试成绩有突破性提高,和闹别扭的同学主动和好,向有困难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之类的进步,给予必要的奖励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问题是很多情况下,父母不根据奖励的条件,也不选择奖励的时间和方法,更不考虑奖励的数量和分析奖励后的实际效果,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条件,无原则地给予奖励,无限度地给予表扬。像扫地、洗碗之类的家务料理,吃饭穿衣之类的生活琐事,吃药打针之类的自救行为,以及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列人到了奖励的范围。这样做的后果,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尤其是父母一方一旦违背了“协议”,子女一方的行为就会很快失常,做出非常极端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会不断向父母提出抬高奖励幅度的要求,父母做出了让步,子女就会在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标准,父母如果予以否决,子女的情绪就会转为低沉,新的进步将会中止,甚至旧病复发,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也将大大增加,奖励会变成一般待遇,再予取消或降低,子女的表现自然会更大幅度地退步,成为更严重的问题摆在父母面前。深层次的危害还在于,把子女正常的学业和行为管理,抹上一层商业色彩,这种色彩一旦融进子女的心灵,子女就会把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变成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新的成本投人,去和父母讨价还价,甚至逼着父母在不成文的“协议”上“签字”,使父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子女也因此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上受到很大伤害。一位父亲在妻子离异后采取了这种赎买交易式的管理办法,以简化自己对子女管理的程序,使儿子在一次夏令营外出时,竟然以在夏令营期间不与同学打架,服从老师管理为砝码,要父亲提前支付奖金,如愿后,在夏令营期间肆意挥霍,偷上网吧、进游戏厅、和同学下馆子等等,在返回家中时,居然还负债累累,使收人本来就不太高的父亲十分尴尬。后来,这位学生在中考的时候连上民办性质的职业培训学校的分数线都不够,还用小刀捅伤了刚被父亲娶回家的继母,最终被送进了少管所。必须承认,这个学生发展到这种地步,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要作综合分析。但是,这位父亲在离异后疏于管理,单纯依靠经济赎买去落实管理指标,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自然是比较极端的个案。可在很多家庭,子女没有奖励就疏于学业,贻误子女发展,悄悄恶化子女的健康成长却是很普遍的。
  所以,似乎应该解决两大问题。
    首先,不要把奖励转化成赎买。对子女的任何一次奖励,都应该适应子女的年龄和个性,奖励的根据、奖励的时机和奖励的数量,都要认真把握,不要庸俗化。一般情况下,对子女的口头和物质奖励应该呈现降幂趋势,以保证子女自信、自觉、自发、自强的个性养成。更不要使奖励单一化,似乎除物质和钱币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在不少情况下,父母的一个非常认真的掌声,一张认可赞许的笑容,一次充满感情的拥抱,一趟就近景点的旅游,甚至一个期望的目光,一个轻轻的面吻,一朵小小的红花,一次对班主任的表彰通报,都可以达到奖励的目的。亲情奖励不同于校园奖励,更相异于购物奖励和成人奖励。亲情奖励的亲情基础是任何别的奖励所不具备的。
  其次,在奖励的同时,必须实施适度的批评和适宜的处罚。要让子女知道,表扬和奖励永远要伴随着批评和处罚,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子女健康成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方法,就是要适度、及时。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要有根有据。罚,要让子女知道确是做错了事,一旦改正,就要撤销“处分”,变成奖励,予以肯定。奖,要让子女知道确是做出了成绩,付出了一定的劳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要让子女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知道自己应负的责任。
    奖罚并举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似乎应以奖为主,特别是对那些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以罚为主,甚至只罚不奖,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在一定情况下不亚于奖励过度所造成的危害。作为父母恐怕是要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按照正确的原则,平衡掌握奖罚的方法和尺度。
    孩子是本书,父母是作者。要让这本书精彩,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实力,以及超人的精神境界。写不出好作品,靠金钱和物质催化它“出版”,迟早会成为社会无法阅读的“书”,使孩子成为没有用,甚至有害于社会的人。钱多了,要沉住气,那是父母的本领和命运造就的,并不意味着父母的人格、文化和精神境界跟着高了。教育孩子不能全靠钱。
 
                         逼压倾向
 
   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逼压倾向,是随着应试教育思潮而不断蔓延的。这是早就被社会、学生及其父母不仅认可,而且跟着潮流奔波的事实。不过父母的心理更为复杂,既怕课业负担太重,影响了子女身心健康,又怕压力不大,使自己的子女与同班同学拉大了距离,影响升学。还怕为此与学校关系僵化,影响子女在学校的处境。国家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已经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公开喊减负的同时,强化应试教育的实践却是谁都看得见的。后来的课程改革,其宗旨中至少有减轻课业负担的要素。然而,从提出问题到推行落实,恐怕是要一个相当的过程。相关部门和单位那些有决定权和影响力的人,未必就能心悦诚服地去减负,教师队伍对素质教育的适应,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漫长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已经刻骨溶血般地变成一种教育习惯势力,学术性极强的教育特点,可以使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找到一定的论据,去参与或推动课程改革。
   应试教育思想扎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土壤里,风雨沧桑的社会发展,可能在不停地弱化着它的生命,但它的幽灵依然借着中国教育的困难.不断地变幻着它生存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落点。这种教育的困难,首先来自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落后,就业的竞争,任何一个教育机构不得不使用应试方法去赢得这场竞争。
   这就是家庭教育中采取逼压政策的大环境和总背景。父母对子女的学业的逼压,正是为这样的环境增添着新的黑色亮点。
   有不少这样的父母,认为作业量偏大为好,既能减少因为玩耍而“浪费”的时间,又能减轻父母的管理压力;考试演练的次数偏多为好,什么样的考题都见过,正式考试的时候,什么样的试题也都能应付;参考书买的越多越好,读的多了见识就越广;补习班要多上,家教要多请,多方位、多渠道、多侧面的施加压力,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孩子隋性大,不逼,:孓行,孩子喜欢玩,不压不行,甚至认为所有的好学生,好分生的所有好成绩,都是逼出来的,没有逼压就没有成就。有的父母还另立山头,再列名目,重开渠道,利用学校给子女留出的那么一点点时间,让子女走进补习、培训、特长、单科强化等多种教育机构。如果再遇到考试,这种逼压自然升级,真有点将子女关进禁闭房的味道。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父母绝对是弱势群体。这一点是最能让人理解的。好在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父母至少不能火上浇油。
  关键在于这种逼压式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恰恰相反,最终会事与愿违。至今还没有一个子女因为父母的逼压而真正提高了成绩并得以全面发展的事例。这种方法的错误在于,抹杀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模糊了学习和休息的界限,否定了子女学业的安排应按照子女发育的规律进行。
  因此,合乎规律,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和谐发展,就成为抵消这种逼压倾向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所谓合乎规律,不外乎是,子女身心成长有规律,子女在学业上的认知有过程,家庭教育必须严格遵守这个规律,承认这个过程。说得通俗点,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人对知识和事物的认知过程,只能在这个限度内加以实施。家庭教育必须在这两点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证子女身心不受伤害,又要使他掌握在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逼压式的方法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特别关注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子女的发展水平,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方案。因为子女在课业上不可能均衡发展,如有偏重文理的,有偏重艺术的,有久学不懂的,有一点就通的,还有无师自通的,有积极主动的,也有一时被动的,有兴趣浓厚的,也有对某一课程索然无味的,这需要作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有的子女天性贪玩,学业未必不好,硬逼他整天坐下来学习,反而可能使学业下降。有的子女稍有时间就安心学习,每天学习到深更半夜,学习成绩就未必能提高。只有按自己子女的智力、个性、兴趣、特长,顺其自然地加以引导,才可能使他健康成长。
  这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承认差别,这种差别到了初中之后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追求自己的理想,忽略子女的差别,一个标涯:二把尺子—)种方法_只能使这种差别拉大,决不可能缩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给父母带来无限希望,实际上,人类历史始终是以人群的差异,分为不同层面,存在和延绵着。要用平常的心理和不平常的方法精心培育,才有可能使子女通向人生的辉煌。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不能期盼着自己的子女通过逼压就可以突飞猛进。一次次帮助,一天天提高,这是规磊要决定的。用逼压的方式,让子女跳跃式发展,连规律都彼忽略,何谈实现理想。一定要通盘考虑,综合分析,最忌单向逼压,强制实施。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各位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风,谁都期盼自己的子女将来大有作为,为国家争光,也为父母争气,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无情的。未来的蛩实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是普通劳动者。成为杰出人物的人肯定有,但那是极少数。多数、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从这一认识出发,父母对子女也要有一颗辜掌心。奉劝作父母的,要走出逼压式的误区,通往和谐式的大道。
 
                         哄骗倾向
 
    家庭教育哄骗倾向非常严重地存在着,一般情况下不以为是问题,而且与社会风气中的虚假相对应。为了扭转子女某种情绪,为了使子女服从父母的某些决定,随意承诺而不实现,信口许愿,满不在乎,甚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制造谎言,实施哄骗,且不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哄骗和社会生活中的虚假就这样协调、合拍地对应着。
  社会生活中的虚假,也许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许不经历这种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这些问题,社会就不可能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们总是在变着法子转着弯子揣摩别人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非要下一番功夫研究才可以弄明白。不仅如此,假话滋生着假物,什么都可以造假,以至于政府抽出专业人才去“打假”。造假已经成了一种艺术,假的东西有时会比真的一东西还要真。假,已经使人们麻木;假,已经使不少人在说假话的时候并不以为是在说假;假,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说假造假,又使一些假的制造者得到了说真话所得不到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这就更推波助澜地支持了假象的发展,助长了人们说假造假的勇气。欺骗已经使一些人,把真诚从道德的行列里推了出去。
   家庭教育中的那种哄骗的倾向,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种难免的现象。一些父母心里总以为孩子“不懂事”,对子女用不着那么认真,说真说假对子女而言都无所谓。尤其是在子女与父母感情发生裂痕的情况下,一种急于缓和关系的心理,更会使父母使用哄骗的手段解决问题。
   然而,这种做法的结果,却是不少父母所不曾想到的。从眼前说,哄骗子女的第一负面影响,是子女对父母失去了信任,父母即使在对子女坦露真言的时候,子女也会用怀疑的目光看待最值得信任的人。更深层和更可怕的危险还在于,孩子可能很快就从父母的哄骗中学会了哄骗。一位做生意的父亲说,由于晚上家里来了不少人,边打麻将边谈生意,影响到妻子和儿子很晚才睡觉,次晨起床发现已经晚了一小时,由妻子带领孩子到学校,妻子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说,孩子感冒去了趟医院才迟到的,正要反驳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张口,妻子就狠狠地捏了儿子一把。从此,孩子学会了用哄骗对付父母,也以此来对付老师,当最后发展到在家庭与学校之间两头哄骗,在网吧呆了十天,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严重了。父亲感慨万千,说我们这样不以为然的哄骗孩子已经不止一次了,如果不是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父母对子女的哄骗迟早要变成子女对父母的虚假。下什么种子长什么苗,种什么树结什么果。父母教子女什么,子女最终就给父母送还什么。这是最朴素的因果论。
   如果再从深层探究,会发现父母对子女的这种哄骗,不仅会在子女的心灵留下永世无法抹去的印痕,还会因为不断使用谎言,使子女出现不少“并发症”,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不佳学业进行掩盖之类,在子女已经脱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却茫然不知。另有一位父亲曾经忏悔地说,他曾经在女儿面前多次用失信掩盖自己的承诺,而自己又从不觉得这对女儿会有什么影响,女儿考入初中以后,每遇考试失败都信誓旦旦地向父母保证,而下次却依然失败,女儿每做一次新的保证,又会使父母在萌发新的希望不久,再捡起新的失望,终于,当母亲按捺不住,质问女儿为什么说话不算数时,女儿居然毫无愧色地取出母亲一次次失信的详细记录,使父母大惊失色,万般无奈,彻底失去了对女儿的任何一点反驳的能力。还有一位母亲讲到,有一天,她给孩子说,只要改掉吃手指头的习惯,她就为孩子买一个好文具盒,时间是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孩子真的改掉了那个习惯,可母亲却把这件事忘记了。到了第30天,孩子提起这件事,母亲.陇然大悟,可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钟,外面下着大雨。为了讲信用,这位明智的母亲冒着大雨,跑了几条街道,找到一个正在关门的商店,买到了文具盒,等她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多了。孩子睡着了,手里还握着他的旧文具盒,这位母亲哭了,是高兴,是难过,说不清楚,但第二天早上,当孩子看到新文具盒时,跳起来抱住了妈妈的脖子。母亲的诚信征服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母子的心灵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震撼,同时,品德的升华,感情的交融,思想的渗透以及母子间距离的缩小,都因此达到一种超乎意料的美好境界。
  所以,作为父母,面对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幼儿,还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做出承诺一定要谨慎,一旦有了承诺,就一定一诺千金。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你所承诺的事情本身,更在于孩子可能从此领到了通向未来的通行证。
    诚实是最珍贵的品质之一,也是真正称得上是人才的生命。也许当我们还处在“胆量”时代的时候,虚假和欧骗,可以使某些人在改革带来的暂时的无序状态下,获取某种利益,但正是在这种背景中,时代呼唤诚实,未来呼唤诚信,诚信将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趋于理智,社会生活制度化的今天,诚信乃社会交往的主流。因此,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哄骗倾向将成为被纠正的问题。
 
                         自发倾向
 
  “有苗不愁长”,“树大自然直”,这是中国家庭不少父母,从先辈那里承袭下来的一种养子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非常恐惧自己无后。然而,一旦有了子女,却认为只要管好子女吃喝,子女随着年龄增长,定会自明事理,长大成人。而且还认为,成才是天赋造就,变坏是命里注定。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子女自发成长。
   不可否认,自发的养子倾向可能无意中造就三大优势:一是给子女成长留出了相当宽松的空间,不过多干预,有利于独立进取;二是对子女生活照顾被淡化,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子女生活自立,相应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三是提升了环境对子女的熏陶,有利于环境在子女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和城市相比条件很差的偏僻贫穷农村,确有优秀学生走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让人惊讶。正好为这三大优势作了注脚。但,这种现象并不能成为自发养子倾向的证据,至少有三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其一,它否定了后天教育的作用。它既不可能像植物生长的特性那样决定着直与弯,也不可能同于船靠码头,没有人的驾驭就能自然靠岸。人不能没有后天教育。其二,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子女做人树立了良好榜样,父母的人格魅力和肢体语言胜过了训导教育,对子女的熏陶已经变成了子女进取的动力,但这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做到的。当然也不排除父母遗传的作用,当地某些成功人士的影响,学校教育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等等。其三,偶然性和局限性可能为我们制造了错觉。特别是在周边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不尽人意,子女或多或少沾染了不良习惯的情况下,多数子女很容易借着父母教子的自发倾向,出现自流现象,太大的宽松环境往往为子女留下恶习滋生的空间,其自然惰性也有了扩张的条件。不论在农村和城市,自发式的倾向都是有害无益的。子女成长等待着父母的良苦用心,管吃管穿无论如何无法取代精心的教育。
   惟一的出路恐怕还在于父母转入自觉状态:明确责任,提高自己,了解子女,掌握周边环境,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一点一滴地帮助子女纠正不良行为,自觉履行家庭教育功能,使子女成长在既温馨又规范的家庭环境中。
    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还有一些父母的自发倾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彻底的放弃。这种倾向多发生在对子女教育的失误已经转换成子女行为的失常,进而才使如梦初醒的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开始关注。在经历了失误——失常——失望之后,父母在子女面前心理灰暗,一筹莫展,感觉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既不求助于外部力量给自己以帮助,也不进行自我反省,尽快寻求解决之道。在这些父母看来,对子女已经尽了责任,子女进步无望,那是子女自己的造化。家庭只管衣食住行,子女发展只能昕天由命。
  其实,这是另一种自发倾向。它的产生,其根源还在于父母在子女成长的重要时段,放任自流或方法不当。特别是有些父母,在子女O~12岁期间,总是出于“树大自然直”的观念,或是出自于不当的教育方法,只管宠爱娇惯,不顾管理教育,在子女随着年龄增长,已经暴露出的问题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仍然麻木不仁,满不在乎,缺乏足够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如此日积月累,蔓延发展,当子女表现向父母的观念发出报复、提出挑战、连正常的家庭生活都无法维持的时候,父母这才可能感到问题严重,但为时已晚。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位直到第三次怀胎才成功生育的母亲,因为对儿子教育的观念与丈夫不同,在吵吵闹闹中和偏于正确教育观的丈夫分居。她与丈夫对抗的惟一理论根据是她的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婆婆妈妈地操闲心,孩子长大自然会学好”。当儿子到了初中二年级,竟然能在和她争吵中,用顺手捡来的棍棒,打得她头破血流。当她去找自己的丈夫时,决心和她离婚的丈夫向她直白:“你因此失去了四个一:一个本来可以成为优秀人才的儿子,一个原本温暖幸福的家庭,一个爱你的丈夫和你自己一个平静的人生。”
   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古今中外不可颠覆的常规。子女既然出生,就天然地具有生存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要被父母养育到自立的年龄,使他们自食其力,走上社会。在子女养育中出了问题,只要不到法定年龄,父母就要负起全部责任。否则,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长,或者在子女发生不良行为面前失职,都意味着对子女和社会的犯罪。特别值得思考的是离异家庭,往往把夫妻之间的恩怨转嫁到子女教育上,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完全不负责任,这恐怕应该送进道德法庭予以审判。
   作父母的,要知道家庭教育常常处在一种自然、自流、自发的状态,子女的不良表现,发展不到一定程度,父母便很少为此而精心思考和高度重视。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自己跟自己来一次过不去呢?也就是,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在教育上的盲目和自发,在百忙中抽出点时间,少睡会儿,少玩会儿,少会几回朋友,自觉地研究和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我想,到了子女成功和辉煌的那一天,你会感到自豪的。
 
                         代养倾向
 
   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帮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
   交给父母长辈管教,天生的祖孙关系,致使父母极其放心地将子女送出去,只在节假日去享受与子女团聚的欢乐。
   托付亲友帮养,虽说不如祖辈管教可靠,但毕竟是姑姑、姨姨、舅妈之类的感情,经济支付又可能弥补某些感情的欠缺。
   请知识性保姆进家,一边从事家政事务,一边辅导子女上学和一定程度的行为管理。父母因此在子女教育上可以省心、省事。
   选择寄宿制学校,把子女完全放进去,由学校全面管理。每周一次、每月一度或每半年一回地接子女回家,享受分离后的团聚。
  送子女到国外。这在经济条件好、子女课业学习不尽人意的家庭较为普遍。父母所能做的,除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就是向子女寄去自己的血汗钱,以作为子女教育的成本投入。
   诸如此类的作法,大多是父母忙于事业,无暇顾及,确在情理之中,可以被人理解,况且这种作法也不乏成功事例。但是,有相当数量的父母使用这些方法,都另有一番苦衷,很值得我们思考:
   父母教子无方,常有困惑出现,与其自己弄不明白,不如托予别人代管;
   父母教育失误,子女出现异常,既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又不甘心子女的落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另选子女教育空间;
   父母婚姻不幸,为此痛苦不堪,彼此互相扯皮,最后以牺牲子女教育为代价,减少夫妻不和造成的痛苦;
   父母安于享乐,忙于应酬,不想因为子女教育而弱化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愿为子女教育作责无旁贷的付出,只好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
   父母不负责任,贪图清闲,自己又有一定条件将子女托给别人,于是自己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子女被转嫁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替自己的子女代养孙子辈,亦有一定弊端。从心理上说,祖辈都会把自己对子女的责任感,通过对孙子辈的抚养作进一步的偿还。孰不知,这种心态恰巧为溺爱寻到了心理根源。孙子对祖辈有一种特有的魅力,孙子辈的出现又使自己的家族级别自然——提高,一种无名的自豪和然的陶醉,使年老中的祖辈再一次经历人生亢奋。况且,祖辈退休后心里空虚,手足无措,整日无所事事,孙子辈的到来使孤独的祖辈“天蓝蓝,地蓝蓝”,无限欣慰。所有这一切,都给代养作好了精神准备。但是,实践证明,祖辈为子女代养孩子弊端颇多:感情关爱陷入溺爱而不能自拔,教育过程失去原则而不能自知,观念陈旧方法欠缺而不能自改。接着,还有对自己的子女管教方法不能接受,常常袒护无度,掩盖无边,甚至用强制手段阻隔子女与孙子的正常往来,略带几分霸气。于是,整个教育都被扭曲了。必须承认祖辈代养孙子的作法也有成功先例,但这方面的主要倾向却值得注意。
   直接地说,这种代养,推出的是子女,失职的是父母,最终受害的是子女加父母。要弄明白的是:父母亲情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巨大能量。放弃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子女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同时,任何父母以外的教育和管理,都很难避免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为了不得罪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娇宠无度,任其自由发展,教育环节、教育举措都不到位;要么,背着父母,简单生硬,冷漠无情,缺乏爱心,让子女经受着离开父母的失落。两个极端都会导致教育偏差。还有,代养时间长了,子女与父母的感情疏远,隔膜加深,距离扩大,是日后多少年都很难弥合的,既不利于子女教育,也有害于家庭和睦。
  当然,我们要把父母出国、因病卧床或因故在押等情况排除在我们思考的范围之外。不过,如果父母但有一丝可能,还是自己养育为好。
   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母亲,她一对双胞胎儿子,大约八岁之前总是以奶妈代养、寄宿托养或亲友帮养等方式,将儿子教养托付别人。但是聪明可爱的儿子总是说谎话,丢东西,与同学打架,和老师顶撞,更疏远自己,问题不时暴露。因为丈夫在外地,长年不归,子女教养只能靠她自己。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工作,专门在家管教儿子。不到两年时间,两个儿子不但学习直线上升,在学校表现非常出色,自理和办事能力很强,当了学生干部,还参加舞蹈、作文和象棋比赛,、在他们的居住地几乎成了“名人”。每当这位母亲有病,两个儿子的孝心表现,常常使她流下泪来。她说,如果再让别人管下去,孩子退步了,学坏了,上学读书困难了,到那时,自己要额外用多少钱才能弥补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况且过了黄金般的教育时间,还能用钱弥补吗?因此她说,自己管好孩子,会少花很多的钱,这种精神和精力的付出,本身也产生了价值,也是一种变相的投人。
   于是,要不要向父母提出这样一种思考:在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享受、自己的清闲与子女的教育、子女的成长、子女的发展这样两个方面发生冲突时,选择哪一个才划得来?这可能是个学术问题,一个家庭,一个结论。但是在家庭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与其子女长大后出现问题,为父母造成了巨大痛苦,使父母悔恨不已之后再去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加以挽救,倒不如一开始就自己做出“牺牲”,以换取子女未来的成功。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心、痛苦和痛伤。
    子女是父母向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交出的一幅作品,而子女又常常是父母的翻版。人们所期待的是子女的人生前言,比父母的人生后语要更振作,更亢奋,更富有挑战性。所以,像对幼儿喂奶粉不如用母亲自己的乳汁喂养一样,父母自身为子女散发出的信息和牵肠挂肚的亲情,是任何爱心都不能相比的。父母养育本身就是子女成长的原动力和保护神。有了,也只能有了父母的亲情养育与呵护,子女才能在人世间最神圣的抚爱中,享受到人间最全面、最有效、最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延伸,父母是子女的第一塑造者。
  方法上的十种倾向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却是问题的主体。每种倾向未必是孤立的,应该是相互交叉的。方法上的倾向往往是思想上的偏差。这些倾向的时隐时现,时重时轻,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以及这些倾向的发展趋势,都再也明确不过地向我们提醒:不要表面地、形式地、肤浅地、机械地、生硬地去对照,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或做机械性划分。从改变观念人手,去实践平等、尊重、规律、示范,才会出现家庭教育的新曙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