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 | 新一代银行IT架构:新在哪,架多高,构啥样?

 昵称58564887 2018-08-10

一、新一代银行架构之“新”在何处

当前国内银行正处在业务转型期,业务产品与经营结构在不断调整。作为银行的IT部门,一方面在积极配合业务进行IT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将科技作为对全行业务的促进,进行了比较多的新的尝试。于是,“科技转型”、“银行架构转型”便也成了科技部门的日常功课。

笔者作为一个IT从业人员,又是为不少的银行提供“科技规划”、“IT架构规划”咨询服务的顾问,就个人观点来看,企业的IT架构本身是“朴实”的,没有优、劣之分。单纯从架构上借鉴、学习并不能快速有效地提升银行的IT或者业务经营水平,充其量仅仅是同业之间比较之后补齐“标配”而已。我们为银行数百个系统建立IT架构“视图”,是为了更好地管理IT系统,发现潜在问题,进行优化。做架构的主要方式也是为了给银行IT系统分好层、分好大类,让各子系统的性能特点能够得到体现。

很多银行高层见到笔者之后,经常会首先关心,什么样是最先进的银行架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应该说,根本不存在某一种最先进的架构,架构没有所谓的先进落后、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每个银行都有每个银行的特点,比如可以去IOE,也可以继续用IOE,做出的具体选择取决于行里科技的力量,取决于行里的技术储备、基础设施。分布式架构也一样,银行做分布式架构就必须要有懂分布式架构的团队和专业人员,银行要能掌控这种架构;如果掌控不了,分布式反而会变成一个全行灾难性的问题。

以下就“银行架构的发展”,先提几点观点:

第一点,如果就IT论IT架构,可谈的并不多。IT架构是一个结构,并不是受技术发展的影响而变化,一个“好”的架构除了密切体现业务变化,还要考虑到“实用”。我们参考和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也是要重点关注这两点。早些年国际知名的科技咨询公司很受银行青睐,是因为中国银行的很多业务都在和外国银行学习,如花旗银行、富国银行、荷兰银行,而国际咨询公司能够把这些先进经验带进中国来。但中国银行业发展到今天,从国外能学习的东西已经不太多了,这时候同行之间、本土经验的学习借鉴就变得很关键

第二点,“新一代银行架构”现阶段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以前,银行在选购信用卡、现金管理等系统的时候,很大部分都会找第三方厂商选型、实施。在现有厂商里选购IT系统会造成一个矛盾的局面:一方面银行想找一个口碑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厂商,这样产品比较成熟标准;但另一方面,银行又要求IT系统有本行特色,能够支持业务的特色化经营。因此,近几年一些银行开始放弃省事的“一站式服务”,而花心思做更深层次的业务以及IT设计。银行逐渐意识到,银行的组织形式、业务流程都在变化,IT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套模板、一劳永逸。可以说,新一代银行架构之“利”不仅仅在技术,更多的则在业务,在银行对科技与业务的关系的理解

第三点,银行对科技的定位从支持向增值发展,很多银行都在考虑如何利用科技做自己的竞争优势。等银行科技发展到高阶之后,才会获得战略洞察和转型的能力,这就要求银行架构要有“前瞻”。战略洞察是指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预判出未来迭代时的需求,比如说苹果在设计Iphone7的时候,其设计理念、内部性能也许已经达到了Iphone9的水平,只不过在生产时出于对市场成熟度,供应链、材料成熟度等因素的考虑,规划一个从7到9迭代的过程。银行的科技和业务只有很好地融合,才能够实现战略洞察,而等达到这一阶段之后,才能说要去做科技转型。

二、新一代银行架构的整体目标

虽然没有一个叫“最佳实践”的模板,但银行在设计新一代银行架构的时候,基于外部环境和业务需要,有几点能力是需要着重体现的。这几点不仅是科技的能力,也决定了银行的整体能力。

其一是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两年大家都在谈生态、谈场景,朴素点讲,就是合作和协作,银行和产业之间的协作、和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和金融市场的合作。要使合作顺畅,业务一旦发生,IT就要能跟得上,这就需要IT架构具备相应的可接入性和业务弹性。

其二是敏捷。敏捷经常被认为只是IT开发的任务,其实不然,业务和IT都需要能够迅速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而这种能力需要架构支持。举例来说,核心系统的产品设计,以前是以参数化设计为目标;但核心系统是一个交易系统,从业务上来讲,是应该跟着客户和市场情况变化的,个性化的银行产品可以很复杂多变,很多银行的现有核心系统并不能支持。所以说,首先产品的设计需要敏捷,能够根据市场快速变化,相应的架构也需要敏捷,才能满足业务对敏捷的需求。

其三是对新技术的“兼收纳并”。大家在这些年发展的云化平台、移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不是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的创新,更多是来自于计算机产业发展后,一部分技术被剥离出来单独发展,对应用开发模式的支持越来越成熟。就个人观点来看,所谓的技术创新,在大多数银行科技的视角来看,主要还是体现在和业务的结合上,而不应是某种技术本身。

最后就是业务经营全数字化。不是说现在业务系统都跑在计算机上就叫数字化了,银行应有对数字化更深层次的应用,比如网点柜员排班、每个ATM里应该放多少钞票,都能通过数据去计算、模拟,得到最优解。

2016年银监会发布了十三五规划和一些指引,列出来的都是银行普遍欠缺的能力。比如,以应用架构来说,银行缺少“互联网+”渠道。有些银行做了网银、直销银行就觉得自己有了互联网渠道,这是误区。做渠道首先要有策略,清楚这个渠道是要达到什么效果。有的银行在线上门户的开发上投入了很多,其实是缺乏渠道策略。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趋势是“移动优先”,银行与其投入很大的代价去升级“网银”,反倒不如花些时间去研究微信小程序,把银行服务嵌入进去,比起网站来,这样和客户能走得更近。又比如银行现有应用架构无法支持多元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现在银行业态多元化,不限于传统银行,还有直销银行、消费金融,一些银行还成立了数金公司,传统的应用架构肯定需要转型。再者,在安全方面,现在银行逐渐从独立自有数据中心IDC走向互联网,网络安全上进入了“非安全区”,相应的安全策略、方法和手段就愈发重要,这也是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短板。

今年起,很多商业银行进行内部体制改革,利用IT大集中,提出了发展“科技与服务型”总部,业务发展的权力更多下放到分行,同时利用总行的科技转型,对各分行提供业务支持与精细化管理。以前总分行的关系是,总行给各分行定业务指标,分行在落实过程中遇到问题上报总行,总行包括科技部再去处理解决。这种模式在今天已经跟不上银行的发展了。举例来说,今天的零售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线下网点很少,没有那么多的客户经理和信贷员,更多是靠互联网与客户互动,也就不会产生很多问题反馈。分行作为区域业务经营的主体,在不和客户产生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如何获知客户需求,分行产品如何交付,是通过电话还是微信,产品能否跟得上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银行总行提供一个强大的后台,业务和IT能力都足够强。

过去两年,笔者曾经给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商行规划过IT架构,发现银行总行的总部职能在变,能力重点往“小管理、大服务、大平台”方向发展。小管理是指只对战略绩效、目标和预算、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人员编制)等必要职能,在总行牵头统一管理,分行配合工作。大服务是指总行为分支行等提供专业支持和建议,帮助分支行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服务创新及以下领域的工作方法和标准体系:数据分析、客户经营、精准营销、渠道运营、风险控制等等。相应的,IT要做大平台,总行搭建平台和工具,把原来在前端发生的业务处理、数据处理都放到后端,为分支行提供经营、内部沟通管理提升需要的渠道和协调机制,促成协同合作,提升运作效率。

在全国各地走访分行的过程中,笔者经常会听到分行说,总行只顾着下绩效指标,却没有提供配套的工具和方法做支撑。分行连自己的客户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建立联络。分支行也是银行科技产品的一类用户,对于这类用户,总行科技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水到田头”,无论是数据还是功能,一线部门应该随时需要随时就能用到,利用总行提供的这些“武器”,来和客户面对面接触,获得客户、完成交易。具体场景例如:银行对公业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发工资、公司存款,银行要给公司提供复杂的金融解决方案。一线人员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可以设计出复杂的方案,但必须依赖于后台系统去实现,那后台是否有能力支持前台的设计和交付,就是总行对分行“大服务”的体现。

我们称科技平台为“大平台”,因为其面向的群体是多元的,并且要考虑多种可能性。举例来说,客户有钱的时候买了理财产品,没钱了又要找银行贷款,但理财没到期,那他能不能用理财产品做抵押去贷款?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个需求很合理,但从银行业务的角度看,应该属于哪个部门的业务?所以说,银行已经不能再把自己看作简单的存款部门、信贷部门、风险部门。又比如说,在设计风险的时候,要考虑到成员行的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其他同业客户、第三方合作厂商等,这样多维度、多用户视角去考虑,不能只站在单个业务条线的角度去审视平台。

现在银行独立的风险机构其实控制不了操作性风险,更多是在做事中和事后风险检查。想要控制操作性风险,风险官要前置,嵌入到业务部门里面去,在业务设计、流程设计的时候就考虑操作风险,包括数据风险、道德风险等等。现在很多银行这种机制还是缺失的。

三、新一代银行架构的构建思路

前文已经提过,购买现成系统正在被视为一种“偷懒”的行为,第三方系统的堆砌不会形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架构离不开对银行业务的底层理解和顶层设计,这一认识对于银行科技来说很关键。在此基础上,未来商业银行的应用系统建设需要在平台化、组件化、服务化、企业化等能力上进一步加强,打造开放弹性、高效灵活、安全可靠的新时期应用架构。

思路一:业务组件化、微服务化

组件化是为了快速叠加。IBM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叫“乐高银行”,是指银行业务系统可以做组合叠加,从而快速构建出新业务。服务化是指把系统拆成服务,这是渠道对架构提出的要求。从前些年的SOA到近两年的微服务,服务粒度在逐渐拆分到可以跟APP、跟一些交互场景直接对接,而不再致力于做某种大块业务的交易接口。

此外还有企业化,是针对以前银行系统的条块化建设而言。今天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要企业化,要做到全行层面,营销线索要做全行层面,风险管理也是全行层面,产品也是全行的,所以银行信息系统也要做到企业化。

思路二:全渠道建设思维

“架构转型”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渠道。前文已经提过,做渠道首先要有渠道策略,不应该一上来就找做网银、做手机银行的厂商,罗列一些交易功能,让他们去做出来;这是面向功能的设计,不是客户思维。银行应该先把各渠道统一成一个渠道的总体概念,然后制定相应的渠道策略。具体来说:

1、网站:网站的作用是企业形象宣传,那网站上应该有些标准的功能,如客服入口,让客户能够触及银行,当出现信任上、品牌上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得需要的信息。

2、短信:短信的作用是发布通知。

3、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现在其实是个四不像,各种功能和场景都混在一个APP里。对于手机这个渠道,银行应该告诉客户,每个场景里可以用手机端做什么,每件事应该有对应的APP去做,而不是一个统一系统。

4、网点:网点这个传统渠道,目标不是取消,而是做轻网点,提升效率,提升服务能力。虽然年轻一代已经习惯了线上操作,但年龄大的客户可能还是需要在线下操作,所以网点应该针对这样的客户群体做相应的设计,至于年轻人,由于不是网点的主要客群,其需求反而可以放在次位。

上面简单讲了渠道策略,渠道还要考虑渠道定位、渠道运营,比如根据银行的品牌形象进行网点改造、线上布局、客户回馈等等。

有了这些顶层思考、把各种渠道看成一个整体之后,才能讨论IT设计的渠道协同。渠道协同应用位于各个渠道系统以及后端业务系统之间,实现多渠道在业务流程中端到端的协同和信息共享多渠道协同服务,共同参与与客户接触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产生、营销、签约、交付、服务和沟通反馈。同时多渠道协同营销,利用平台加强在各个客户接触点的精准营销能力,实现营销线索在渠道间的适时推送和转介。

现在做渠道讲究“移动优先”。从技术上看,像ApplePay、扫码支付、无卡预约取款、扫码取款等,实现起来其实都很简单。渠道端的设计不全是基于功能,要更多地从用户体验出发,用户会不会觉得这家银行很cool,是不是面向年轻人的银行,是不是有更好的手段去支持客户,而不是一些死板的功能陈列。所以移动优先更多要从策略上理解,不只是工具手段上的换代。

思路三:混合型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技术的使用也是要分情况讨论。应用集成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经历了一个螺旋发展过程,从六七十年代的单机应用、无集成概念,到八九十年代“大集中”,到现在又在讨论SOA、分布式。其实每家银行基础不太一样,也不是互联网银行,传统银行可能只是需要企业服务总线,把大量的异构系统,信贷系统、报表系统等,向总线进行服务的包装、协议转换。像互联网金融这种同构的信息系统,现在流行做分布式架构,可以很好地提升性能。所以当前银行的服务总体规划,只要不是近三年内新成立的银行,大多数都适用混合型,即保留现有的SOA架构,也建立面向分布式的架构。

思路四:交易核算分离

新一代银行架构应该做到交易核算分离。以前银行就是管账的,所以有核心系统记录交易。但现在银行要做业务经营和产品经营,这样就出现了两本账:一本财务账,由总账系统去承担,管会计分录、套账等等;另一本是业务账,应该由业务系统承接,记录各个产品卖出多少,赎回多少,手续费收了多少,计息产生了多少等等,但现在很多银行还做不到记业务账。虽然银行业提产品工厂、产品全目录的概念已经不下十年了,但是很少有银行能真正能说出本行到底有哪些产品,每个产品卖得好不好,某个产品是不是应该优化,或者干脆就不卖了。所以我们要做交易核算分离,要建立业务系统记业务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运营。

思路五: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完善大数据平台,并建立数据资产使用体系。大数据平台本身并不难建,很多厂商都可以给出解决方案。数据仓库现在很多银行也都已经建立,业务系统数据经过数据仓库,方便做数据的存储、集市和分析。对于一些非结构化数据,比如前台传到后台的影像数据通过OCR扫描之后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以及渠道端涉及到客户行为的非结构化数据,目前应用还不是很明朗,但是概念已经建立起来了,所以现在在数据仓库之外,还要建立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系统。在两者之上要有统一的处理服务,把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都变成相应的一些数据提示,去丰富银行数据的维度。

然而,大数据平台建立的关键不在此,在更上一层。数据是资产这个概念已经不新鲜,现在银行都认为数据是资产,也羡慕阿里之类的电商在用数据赚钱。银行的数据要比他们好得多,但银行不会去变现,不会用这些数据去产生价值,为什么?是因为在面向应用场景、面向数据使用的层面,银行的能力没有建立。

这里的能力不光是科技能力,也包括业务能力,业务部门对数据没有想法,没有行业洞察。比如说,业务部门没有想过要弄清楚银行的存款账户规模可以分成几大类,0到1万、1万到5万等,每类有多少人,年龄层次分布什么样,消费行为、理财偏好什么样,而针对这些人的偏好,银行又应该如何触及他,怎样进行营销、提供服务。业务部门自己没有完整的想法,就很难产生数据应用。所以“数据是资产”的资产是有的,但缺乏数据的应用体系。

影响数据作为资产发挥价值的另一因素是数据质量。现在很多银行的数据质量很差,等真正需要应用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数据维度缺失,需要通知业务部门重新进行采集,通知科技部门进行补录、完善系统,这样就极大地拖延了项目周期。所以,不论顶层业务部门是否有设计,从科技部门角度来讲,要建立大数据平台,在数据标准、数据治理环节,一定要花精力去打好基础。

其他思考

现在一个热门技术叫人工智能,听起来很科幻,人们的想象可能是用机器人去替代网点柜员,但目前光语音识别技术水平就还未达到应用级别,不具备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能力。更朴素的说法应该叫认知技术,本质上是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认知,进而指导业务的决策。认知有三个层面,互动、发现和决策。通过互动产生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挖掘机会,发现机会后进行模型计算,把机会从数据变成具体的行动,把行动内容提供给业务部门进行决策。

最后来谈谈互联网金融,或者国际上所谓的“平台+服务”。这里的平台和前文讨论的银行架构平台化不是一个概念,它更多是叫开放平台。现在很多银行在做产融、融融合作,主要通过单点对接的银企直联、银银之间同业的专线连接。但随着银行跟国际民生、跟客户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单纯靠点对点的连接已经很难满足合作需求,因此要建立开放平台。以花旗银行为例,花旗从2014年建立了APIs,把银行的很多金融服务做成API的方式,发布到公网上。这样做需要强有力的后台支撑。第一,银行要有API的管理和安全策略;第二,要有API的社区,因为其他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会需要一些支持;第三,API的承载问题,传统的银行技术架构较难支撑,更多是通过混合云的方式。API是一个入口,是其他机构和银行对接的入口,对于这种入口的管理,银行必须谨慎。

四、总结

本文探讨了新一代商业银行IT架构的建设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架构是一种交互语言,是业务和科技之间、执行层和决策层之间对话的语言,讲架构只是为了把其他问题讨论清楚。

2、架构没有对错,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在进行同业学习借鉴时,应该去观察每个环节的优秀实践,如营销、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最终要融入自己的银行架构里面,成为自己的东西。

3、科技和业务部门应该多投入精力,共同从上到下梳理本银行的战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属于银行自己的支持特色经营的IT平台,业务也才能真正和IT做到融合创新。

以上是从一个咨询顾问的角度去看银行架构和银行转型,希望能够给银行朋友们一些启示,也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