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国内银行核心系统的发展(NO.1)

 卜范涛讲风险 2020-03-15

作者:代堂鸣

       李宗盛在《凡人歌》中唱得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是的,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得闲”,同时也不能闲、不敢闲,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稍微一慢就会跟不上趟。

       所以,每一次看到那些刚进入银行IT业的新人们就十分感慨。羡慕他们的年纪,但也非常希望他们在入行之初,就学会多思考多总结,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抬头看看天,少走点弯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少走弯路,就是最好的捷径。

       作为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一员,进入银行核心系统领域5年多了,虽然学的也一般,但还是把工作这些年的感受、经历、思考或心得,尽可能的分享在这里,以便帮助大家参考、借鉴和前行。

       如果你有任何疑惑,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代嘚吧嘚(ID:xiaodaitalkshow),加入我们的银行核心系统大本营,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国内银行核心系统的发展

回顾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由最初的PC单机版电子化阶段,经过了应用系统联网处理实现数据大集中,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展示了金融业的沧桑巨变,见证了科技不断超越的坚实步伐。

而银行核心系统作为银行业务信息化处理的引擎,是银行IT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重新审视并了解它的成长史,有助于在系统建设中减少盲目性。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银行,在银行核心系统建设上的进展状况也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PC单机、联网联机、数据大集中、客户为中心。

1.手工时代(20世纪60-70年代)

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当时银行叫做储蓄所,专门给储户办理存取款业务。在柜台前,可以看到一堆摞的高高的账本,一只填写凭证的钢笔,一把用来记账和扎帐的算盘……

储蓄所职员完全是依靠手工操作办理业务,无论计息结账、内部往来对账等都靠人工处理。从收钱、点钱、登折,到另一个人的复核、签字、盖章、记账,最快也要二三十分钟。

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效率非常低、资金周转慢,而且信息不灵通,且存在一定风险(如手工登记凭证易丢失、或发生火灾)等问题。显然无法满足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所以当有了电子计算机,银行业进入了电子化的初期阶段,通过简单的模拟手工劳动,主要解决了手工操作和业务处理的效率问题。

2.第一阶段 PC单机(20世纪80-90年代)

第一阶段还没有互联网,每个网点安装的计算机设备都没联网,拥有各自独立的系统,主要的功能是使用一些登记簿实现银行每个营业网点单独一个“电子的账本”,形成了非纸质记账。

分别处理自己的账务信息,所以没有通兑功能。基本上都是以网点为单位,在哪里办理的开户,就只能在哪里办理业务。

此时的核心系统包括了柜面与核心,基本是由同一家厂商提供,柜面只用于输入和输出显示。主要设计思想是以“账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因此账户在核心系统中是唯一索引,出现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比如一个人在银行有5个账户,5个账户可能是不同网点办理的,那银行的各个网点就不能够总揽地了解客户,无法针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但同时,也为金融服务的转型升级和业务流程再造打下了基础。

之后,国内开始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从在中心城市安装大型机,将各网点连接起来实现业务联网区域的通存通兑,到以省市级主机为中心,向省外扩张实现省级互通互联……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3.第二阶段 联网联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网络将不同的网点和不同的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建立连接,实现了各地区、各部门、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交换、资源共享,实现了联机业务处理和异地跨行通兑,还实现了科目的统一设置及账务的有效集中等。

也因为数据的共享,使得银行内部信息量增大,银行科技部为了进一步提升交易质量和服务质量,倾向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从简思维,剔除繁琐的操作,因此催生了交易系统。

与此同时,自动柜员机(ATM)开始大量出现,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和银行卡等为介质的“金卡工程”也开始实施,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用电子信息转帐的形式实现货币流通。

金卡工程首批12个试点省、市全部实现了同城跨行ATM/POS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联营,自93年金卡工程发起到97年底,已发行了5万多张卡,其中IC卡的发行量逐年提高。

在银行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即将加入的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快了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银行核心系统的设计理念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对第三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急迫。

3.第三阶段 数据大集中(21世纪初-2008年左右)

为了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和机遇,提升数据和技术力量的分散、业务处理缺乏标准规范、软硬件资源不共享、管理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的负面影响,所以数据大集中应运而生。

数据大集中是各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集中处理数据和业务。例如,将省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和业务集中到国家级的大数据中心,实现系统基础架构、物理服务器、数据和应用的集中。

使总行能够集中全部研发力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以节约系统管理、软件维护及升级的费用;使总行能够得到准确、实时的数据,全面地了解到各分行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后继沟通成本;使总行能够通过分析交易数据或交易行为,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银行风险管理失控或业务机遇丧失。

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规模化经营,掀起了一场以数据大集中为主线的技术革命。

1999年9月1日,工商银行提出了以“9991”工程命名的大集中工程,用了3年时间将全国各地36个计算中心合并,建立了两大数据中心,即在北京上海建立了两大互相备份的数据中心,是我国数据大集中的里程碑工程。

2004年9月25日,工商银行通过数据中心整合工程的实施,将北京数据中心主机生产系统顺利迁移至上海,全行业务集中到上海数据中心处理。

还完成了澳门、新加坡、东京、汉城、香港等亚洲地区省外分支机构数据的集中处理。截止“十一五”末,各大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都几乎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将分散于各分行的业务数据集中至数据处理中心。

随后,银行业开始高速扩张物理网点和开始新一代渠道的建设,在代销基金、保险、代收代缴等业务开拓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在网络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移动银行等方面也形成新突破,不再是以各渠道相对独立的思想来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新概念伴随着业务转型而陆续出现。

4.第四阶段 客户为中心(2008年以后)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一体化发展,我国银行业以对外业务转型为契机,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对内专门建立了客户信息管理中心。

由一定的编码规则生成系统唯一的客户号,再通过客户号管理同一客户下的各账号,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视图,打破原有客户群各自封闭的情况,实现银行的服务理念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再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国内各银行又开始了关于银行核心系统的探讨与研究。例如,以客户为中心(支持复杂的关联关系),如图:

再如,系统参数的灵活配置实现产品特色化,为客户提供利率、费率及汇率的差异化定价,并将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归集(如:针对集团客户可归集其下辖各子公司的账户),实现客户与账户的多层级管理,掌握客户每笔交易的资金动态和流向等。

通过对客户需求的聚焦,进而对指定客户群或是个别优质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吸引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的同时,也为今后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瘦核心”、“剥离核心”、“轻量化核心”、“无核心”、“小总账”等等的概念或说法,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银行卡、支付宝、微信、利率市场化兴起的大背景下,原先的核心系统设计较老,外围系统不断的出现(如ATM、网购)导致出现了胖核心。

系统灵活性不够,而且久而久之改动影响范围过大不可控。但这些都属于系统规划问题,只要系统整体架构合理,模块分工明确,都是可以解决的,同时也正是新一代的银行核心系统设计必须要考虑的。

下一篇,我会从银行整体IT系统的框架入手,带你层层细看,否则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太多容易忘记,所以先要在心中要搭建起一个框架。

避免在黑暗中摸索乱撞走上弯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这个过程,乐在其中。

现在将尝试一下新的思路,除了“授人以鱼”之外,还“授人以渔”。如果你感兴趣,请转发为我点个赞,同时也欢迎和我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