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医师分析“头晕”患者的几点体会

 茂林之家 2018-08-10

基层医师自己先别“晕”


面对一位头晕的患者,基层医生本身就比较容易“头晕”。笔者总想去探寻“基层医生比较晕”的原因,便去寻找那些曾经读过的经典教材。


结果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第八版)》和《临床诊断学(第三版)》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老师没教过“头晕”。


上述2本书有国内最新的症状学经典教材,后者还有“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的字样,在这2本书的目录里,只有“眩晕”而没有“头晕”。这样,基层医师应该可以释然了,“基层医生比较晕”的原因是没学过“头晕”。


头晕很模糊,大概分4种


头晕是一个难以确切描述的主诉。因为,每当医生请患者具体描述一下头晕的时候,内心是希望患者提供“睁开眼睛就晕,看啥东西都转”这样有明确指向性的回答,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跟医生说:“说不好,反正就是晕。”


其实,头晕可以大概分为4类,分别是眩晕、晕厥前兆、平衡失调感和非特异性头晕。让基层医生比较“晕”的多是不太严重的第4种。


眩晕


眩晕的患者感到周围环境在移动,常被描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也可为身体下落感。眩晕多为一过性,突然起病,发作时常伴有非常明显的恶心,有的患者会呕吐,非常痛苦。


眩晕的病变部位常位于周围前庭感受器(内耳或第Ⅷ对脑神经)或是连接到中枢的传导通路上。


根据病变部位,眩晕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2种,周围性眩晕最常见的疾病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和梅尼埃病,中枢性眩晕则可能为脑实质损伤、炎症、血管病变等。


注意:周围性眩晕一般是不要命的病,但是中枢性眩晕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基层医生主要通过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听力丧失、恢复时间和神经科体征来鉴别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眩晕。


其中,中度恶心还是重度恶心根本没法量化;周围性眩晕常见听力下降,但是不代表一定不是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常有共济失调,但周围性眩晕有时候也有共济失调;一般来讲,周围性眩晕恢复很快而中枢性眩晕恢复较慢,但是我们应该等多长时间来判断恢复得快还是慢?


最重要的鉴别在于神经科阳性体征,虽然周围性眩晕有时也可能出现阳性体征,但是基层医生只要发现有新出现的中枢神经阳性体征,就应立刻转诊。


晕厥前兆


晕厥前兆是患者要晕倒或意识丧失前的感觉,常伴黑矇、耳鸣,常被患者描述为“我感觉要晕倒”,提示广泛的脑部缺血。


首先,要分析是不是脑部出了问题,神经科查体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其次,可能是心源性的,如心律失常(快速房颤)或主动脉瓣狭窄。即便基层医生没有办法获得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帮助,数一数脉搏,节律特别“乱”的有可能是房颤;听一听心脏杂音,如果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听到明显的杂音,对我们判断主动脉瓣狭窄病情会有帮助。


再次,要考虑低血糖的可能。有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做过这样的描述:“特别难受,要死的感觉并且生不如死。”如果遇到这样的患者,有必要立即测快速血糖。如果患者以前也有类似的经历,问一下上次缓解的方法,真的有患者回忆说“冲到超市里,拿起一个面包就吃,缓解后用包装袋结账”。


最后,如果患者的晕厥前兆是发生在坐(卧)快速站起的时候(体位性头晕),基层医生应当考虑直立性低血压。让患者平卧≥5 min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 min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 min后,再测血压和脉率。


如果上述4条都没有找到诊断思路,我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告知患者:“您最好去神经内科看看。”


平衡失调感


平衡失调感就是要摔倒的感觉。常有患者把这种感觉描述为“站立不稳”或“控制不住平衡”。


除了患者的感觉,有一个小办法可以帮助基层医生确认平衡失调感:这种感觉是躯干和下肢的感受,而不是头部的,因此只发生在立位时,坐下或躺下后就会缓解。


平衡失调感常见的原因有严重的双侧前庭疾病、卒中、神经感觉障碍、小脑疾病和周围神经病。神经查体特别重要,只要发现有新出现的中枢神经阳性体征,立刻转诊。


非特异性头晕


非特异性头晕常被患者描述为一种头重脚轻的模糊感觉,也有人把虚弱、眼花、头沉、头木、没劲等不适描述为头晕。


虽然非特异性头晕看起来是个“筐”,但是不能啥都往里装。诊断非特异性头晕需要建立在排除眩晕、晕厥前兆和平衡失调感的基础之上。


如果确认了是非特异性头晕也不要简单地用“脑供血不足”解释病情,需考虑抑郁、焦虑的可能性。


作者: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马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