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蝶鞍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验案——赭夏清震汤

 鉴益堂 2018-08-10

Zulfiia,女,35岁,俄国人。

阵发头痛10年,加重半年。头痛剧烈,持续状,由前额眼眶,呈搏动性。如锥如刺,波及整个头部。服各种止痛片无效。近半年来每天发作,午后至夜间病重。影响睡眠(每晚仅睡4-5小时);伴心悸、气短、恶心、面烘。发作时血压升高(150/100mmHg)。

当地MRI显示空蝶鞍综合征,Willis环左动脉狭窄。经西药多种治疗,乏效。转来中国求治。

2月25日初诊:

形体肥胖,头痛剧烈,伴眩晕欲扑。视物模糊,口苦,口干,腹胀,失眠,咽痛,口臭,痰多,心悸,面烘,苔黄腻根厚质暗。脉沉细弦滑。

痰火内蕴,升降失调,选赭夏清震汤合当归龙荟丸加减,药用:

生代赭石60g法半夏30g荷叶30g升麻10g

苍术30g当归15g芦荟10g黄连10g

黄芩15g黄柏15g生大黄10g山栀10g

胆草10g生地15g夏枯草20g车前草30g

全蝎3g钩藤15g

3月3日二诊

上方6剂,服后第二天起头痛止。停服止痛片

心悸、气短、眩晕、视物模糊,口干苦、痰多腹胀均显减。夜寐可达8小时/天。

续服6剂。

3月8日三诊

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已完全消失。血压110/80mmHg

带药回国善后巩固。

按:空蝶鞍综合征(Emptysellasyndrome,ESS)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分两类:发生在鞍内或鞍旁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者为"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非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而无明显病因可寻者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本案属后者。ESS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以中年女性患者多见。大多数空蝶鞍因垂体受压较轻并无临床症状,随病程的进展而垂体受压明显时才出现ESS。头痛、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其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目前CT及MRI为诊断空蝶鞍综合征的可靠方法,尤其是MRI诊断准确率最高。西医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一定风险,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中医治疗罕见报道。

赭夏清震汤为清震汤变化,是我多年治疗顽固头痛的经验方。“清震汤”是金元四大中医名家之一刘河间而立,主治为雷头风。所谓雷头风,是指头痛兼有似雷鸣之响声,而头面则起核块的病证。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由风邪袭于外,或内有痰热生风所致。名称清震汤的由来,则是按《易经》所言,其震位在东方,卦象为雷,因本方治疗雷头风,所以取名清震汤。主要病因病机是风热外攻,湿痰火内郁而起。本方用升麻、苍术、荷叶,均为阳明经药,因为升麻甘辛微寒,入肺脾胃三经,升阳又能解百毒,清热消肿,兼解湿毒,能升脾胃清阳。苍术辛温味苦,能燥湿健脾,发汗解肌,辛温升散的药物上行而发散,并保护胃气,使邪气不传里而病退人安。荷叶色青气香,形仰象震,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合奏升清祛湿解毒之功。然湿阻痰热之患多伴清阳不升,浊阴难降之证。见腹胀、口臭便秘等,我于原方中去甘草、陈皮,加代赭石、半夏,调节升降,为赭夏清震汤。治疗这类头痛,取效更为显捷。其剂量可依据病证升降比例调整,本案面烘,恶心,口臭,血压升高等,赭、夏之剂量可稍大,反之亦然。此案湿毒日久化火,故合当归龙荟丸之意,亦随证加减。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uaxiangyish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