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味大发散治疗结膜炎

 醉卧眠雲 2018-08-10

笔者在基层边远山区工作30余年,常收集民间单方、验方。曾收集一本现已失传的《眼科仙方》合刊,为民间初年嘉陵江地区名医刘容经所著,书中载有一方是治疗眼科外障门的总方。此方组方独特,不循常理,经笔者多年临床反复验证,治疗急性充血性结膜炎等眼科疾病,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 药物组成及用法

原方名为八味大发散。组成:麻绒、蔓荆子、羌活、防风、川芎、白芷梢、藁本各1两,细辛5钱。加减:白云遮睛加蝉蜕、木贼;眼睑红肿加牡丹皮、赤芍;目瘙痒加白蒺藜、僵蚕。用法:上药研细末,每次10~15g,每天3次,用生姜煮汤送服。笔者临床应用时改散剂为汤剂,将原方1两药量均减量为15g,细辛10g。每剂煎4次,浓缩至400ml,分4次服,疗效更好。

  • 适应症

具有疏风散寒、除湿止痛功效。专治眼病初起,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症见目红肿痛,流泪,怕光羞明,目生眼眵,云翳满目。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充血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 病案举例

杨某,男,40岁,2004年4月初诊。患者因患眼疾,双目肿痛,羞明流泪,经某医院眼科诊为细菌性结膜炎。予抗生素治疗4天,疗效不佳。诊见:双目红肿,羞明流泪,眼眵多,舌红、苔黄腻,脉沉数。证属风寒湿邪侵袭,郁里化热,玄府不通,气机升降受阻。治宜发散风寒,宜达开闭,方用八味大发散加减。处方:麻绒、蔓荆子、羌活、川芎、防风、白芷梢、藁本各15g,牡丹皮12g,细辛、赤芍各10g,蝉蜕6g。每天1剂,水煎4次,浓缩至400ml,分4次口服。服1剂病去大半,2剂尽痊愈。

  • 体会

八味大发散是治疗充血性结膜炎之良方。本病属中医眼科白睛病范畴,白睛属五轮中气轮。病因以风热邪毒侵袭为主,亦夹杂寒、湿之邪。但八味大发散乃一派辛温发散药,医家很少用于治疗眼病。原书载:“一是八味大发散重用麻辛,医家病家见而生畏,不知麻黄去翳(《丁福保本草》),细辛明目(《神农本草》),用为眼病主药,此仙方之可贵也,予常于伏热时用之并无动汗。”笔者起初在临床应用,如书中所述,“重用麻辛,医家病家见而生畏”,尤其夏季更不敢用,经反复考究原方,查阅典籍资料,则茅塞顿开。方中以麻、辛为主药,麻绒无麻黄碱、伪麻黄碱,其发汗作用不甚;细辛有毒性,《本草纲目》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可见细辛有毒是肯定的。但考两书所载原意,均指细辛散剂用量,且为单味服用,显然与配伍后的汤剂有别。《伤寒论》用细辛之方有5首,《金匮要略》有12首,麻黄附子细辛汤用细辛2两,小青龙汤用细辛3两。八味大发散用细辛5钱,分15~20次服用,每次量仅为0.7~1g。改汤剂后细辛为10g,分4次服用。亦未超过“细辛不过钱”之剂量。经临床观察,患者均无中毒反应。此方治疗充血性结膜炎,疗效确切,轻者1~2剂,重者3~4剂,即可痊愈。但此方均为辛温发散之品,易伤津耗气,对年老体弱、阴虚火旺、高血压病、婴幼儿患者应禁用;应用时亦当审视个体差异及兼症之不同,灵活加减用药,方能获得满意效果。

本文内容摘自《新中医》2007年12月第39卷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