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生】这里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翻翻家里相册说不定你还和它合过影

 真友书屋 2018-08-11


在拱宸桥西,小河路东侧,现在的“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旁边,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塑像,在绿树掩映下,十分显眼。塑像刻画了两名纺织女工的青春形象,取名“忆红雷”。

 

这里原是杭州红雷丝织厂的大门,每天数以千计的红雷职工,在这里匆忙经过。当年到红雷丝织厂参观的诸多宾客,总喜欢在塑像前摄影留念。


杭州红雷丝织厂简称红雷厂,是浙江省生产与出口真丝和服绸的专业厂之一。工厂始建于1949年10月16日,前身是“杭州市公安局教育院染织厂”,隶属于杭州市公安局管理。厂址在拱宸桥杭州路29号(今运河上街与新昌路交叉口)。1954年8月,染织厂划归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管理,改名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杭州劳改染织厂”。



后几经易名和合并,于1966年8月正式更名为“浙江省地方国营红雷丝织厂”。同年10月,定名为“杭州红雷丝织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于2002年宣告破产。

白色的围裙与圆帽,腾腾的热气缭绕,穿梭其中的纺织女工,用她们的双手造就了杭州的丝绸之府。在那段辉煌的岁月中,红雷丝织厂也创造了多项业内第一。


1972年,红雷丝织厂与日本郡是产业株式会社签订和服面料补偿贸易项目合同,引进设备956万美元,开创杭州利用补偿贸易引进设备之始;1992年,红雷丝织厂与浙江丝绸工学院共同开发的厚重强捻和服绸快速精练工艺运行,国内首创……


红雷厂建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大空间厂房,占地面积7571平方米,建筑面积18930平方米。遗存建筑主要由精炼车间和力织准备车间两个主体构成。其中力织准备车间三层结构,外立面保留了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白色马赛克贴面,窄窄的老式窗户设计而相对较小的精炼车间,坐北朝南,混凝土结构,屋顶呈锯齿状。



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地。老厂房经过修缮加固,与新建筑相互融合。在形式上采用锯齿形与纺织企业常用的“纱锭”形象特色,反映了新旧建筑间的协调及文化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