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生活。美學。 你印象中的古人读书形象,就只会摇头晃脑?之乎者也? 呆板的古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观点! 但你若翻开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学语文课本,你一定会感到惊讶,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的!看↓ 先说明下,这本是其中的第二册,因为是四年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下或二年级初。 虽然这仅是其中一册,但当时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无遗。 知识之外,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期待。 开学第一课,由拜孔子开始。 国家未来与兴盛,首先是从尊师重教开始。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生活需要仪式,读书也一样。这里的仪式,并不是形式,这是一种虔诚,一种尊重,一种珍视。这里是以实践告诉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 第二课,讲清楚其他学习内容。 让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变成学习内容,这点很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习惯的养成,其实对于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人生最怕的就是漫无目的,无所适从。 后面,就是正式开课了。除了识字,你将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内容丰富,文辞优美,言短而意长。 认识周围的世界↓ 理解生存的常识↓ 明白生活的不易↓ 端正求学的态度↓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知道做人要有礼有节↓ 更要知晓国家的意义↓ 故事,才能吸引小孩的专注力,也不可少↓ 总之,我们的语言,可以述尽世间美丽↓ 中华的风骨,千年依旧↓ 最后一课,再次提醒: 对于学生,学习仍是第一要务↓ 虽然这是100多年前的语文课本,有其不足,但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其中一些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中国历史.风光.博物.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