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舌辩智囊》1

 燕赵书痴939 2018-08-11

【原创】《舌辩智囊》1

——王玉良编著

一.反说术

在辩论中,为了批评和讽刺对方,运用实际上意思与表面意思正好相反的话,这种辩论方法就是反说术。

【例】1   韩信十大罪状

 

在《赚蒯通》戏剧中,汉统一天下之后,萧何与樊哙忌妒韩信的权势和功劳,设计欲杀死韩信。于是,萧何诈称天子要游云梦山,令韩信入宫留守。韩信未听谋士蒯通劝阻,进京后果然被杀,蒯通知祸将及己,便装成疯癫。萧何派随何察看虚实,终于识破其中有诈,遂带他进京。大会群臣,设油锅欲烹蒯通,责备他同韩信谋反。他不仅不替韩信申辩,还当众述说韩信“十大罪状”:

一不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不该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三不该涉西河,虏魏王豹;四不该渡井陉,杀陈馀并赵王歇;五不该擒夏悦,斩张仝;六不该袭破齐历下军,击走田横;七不该夜堰淮河,斩周兰龙且二大将;八不该广武山小会垓;九不该九里山十面埋伏;十不该追项王阴陵道上,逼他乌江自刎。

蒯通在述说韩信“十大罪状”后,又说韩信有“三愚”:韩信收燕赵破三齐,有精兵四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一愚也;汉王驾出城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雄兵八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二愚也;韩信九里山前大会垓,兵权百万,皆归掌握,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三愚也。

韩信负有“十罪”,又有“三愚”岂不是自取其祸?

蒯通一番滔滔雄辩,不仅萧何无法下手烹他,而且引起了在场文武官员的同情心,感到韩信被杀是冤枉的。

蒯通面对威慑,坦然陈述韩信的“十大罪状”,从而历数出他的十大功劳;又说韩信有“三愚”,便进一步表明韩信的忠诚。皇帝被他的一番言辞说服,遂免其罪,赐其官。但蒯通谢绝而去。

 

【简析】

蒯通先用了反说术,列举韩信“十大罪状”,实际是韩信十大汗马功劳。

韩信主要功绩是:公元前206,暗渡陈仓,平定三秦;公元前205,稳定荥阳、成皋一线,俘虏魏豹,使得刘邦有了喘息机会,并与项羽展开25个月的相持极端,最终鸿沟划界;公元前204,井陉之战,以弱兵胜赵十二万军队,擒赵歇、服燕;公元前203,潍水之战,半渡而击,封齐王;公元前202,垓下之战灭项羽,徙楚王。其十大功劳是:一大功明里修栈道,帅大兵暗渡陈仓山。二大功夺了关中地,计取咸阳灭章邯。三大功西河擒魏豹,汉军个个勇争先。四大功背水来作战,直杀得赵王心胆寒。五大功擒来夏悦将,斩坏了张仝破雄关。六大功大破齐邦地,逼走了田横好儿男。七大功夜堰淮河畔,周兰龙且命不全。八大功挥师广武上,杀得楚兵哭连天。九大功十面埋伏奇计显,把霸主困在九里山。十大功追项阴陵道,力逼得霸王自刎在江边。他以韩信十大功劳,化被动为主动,改变了现场气氛,又以韩信“三愚”为名,运用反证法为韩信辩护。那时有兵权,没有造反,而兵权被剥夺再造反是没根据的。借此“三愚”从反面说明韩信要造反的借口是愚蠢的。十不该三愚表现了一代名将,功高震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了皇家刻薄寡恩的丑恶嘴脸。

 

燕赵书痴王玉良书于墨香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