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均匀轮转经济概述

 关键决心H 2018-08-11

均匀轮转经济概述


香港的谭叔

本文节选自“一课经济学”课程


这一讲我会给均转经济做一个总结,有一些地方会比较难明白,需要同学耐心去思考,希望同学能耐心听完这一讲再慢慢思考这一讲的内容。我相信各位同学会看过黄花非鱼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同时呢我预计我给出的答案黄花非鱼老师也未必接受。黄花非鱼老师提出的古典经济理论我有部分同意,也有一部分觉得需要再讨论思考,但我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所以我不会在这一讲直接回答黄花非鱼老师的问题,但本讲的部分的内容会和黄花非鱼老师的问题有所关连。

正如罗斯巴德在书中说均转经济并非一个真实世界模型,而是一个思考工具(mental construction)帮助经济学者去理解现实经济世界,当然罗斯巴德也承认均转经济模型存在一些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不论米塞斯或罗斯巴德都同意均转经济不可能在现实的、真实的世界中出现,但可以帮助经济学者去理解现实经济中的现象。在分析内容上,均转经济和新古典的生产分析有不少相同之处。

均转经济的最重要一个假设是没有不确性存在,所有人的目的排序、生产技术、工资和消费财货等等都是固定不变的。消费者不断重复周期消费,而生产者重复周期生产。由于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而均转经济假设所有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所以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是相同的。生产成本也是机会成本,所以必须向前看,但在均转经济中,未来成本和成史成本相等,所以生产者的成本是机会成本。

均转经济和新古典的最大分別是加入了生产时间和生产阶层。详细可参考上两讲的课。

在均转经济中,由于生产需要时间,生产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必然不会是同一时间。例如生产过程需时一年,根据时间偏好必然产生利息。例如张三现在投入1亿元生产汽车,一年后生产完成卖出1.1亿元,那0.1亿元是张三的利息收入。

利息是生产时间偏好的回报,和不确定性无关,不确定性的回报是利润或损失。但在均转经济中假设没有不确定性,所以没有利润或损失的存在。同学们必须记住的是,利息来自时间偏好,和拥有资本财货,例如机器、工厂等等无关。

因为利息纯粹和生产时间偏好有关,同时由于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必然存在,所以利息也必然存在。这样一来,在计算单纯的生产要素本身带了多少收入的时候,必须先扣除利息这部分收入。

例如李四装配汽车需时半年,李四知道半年后他可以卖出10辆汽车,每辆汽车价格是10.5万元,总共收入是105万元。假设李四半年收取利息5万元。那么李四可以分配给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数目是100万元。用另一种说法,李四是现在先减少100万元的消费,用来支付所有生产要素现在的收入,李四要等半年后才能拿回105万的现金。

李四作为资本提供者和生产者,另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决定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例如李四装配汽车需要使用三种生产因素,包括工厂、工人和汽车零件。从传统经济学来说,工厂就是土地,工人就是劳动力,而汽车零件是资本财货。

如何决定生产组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试错或模仿其他生产者而找出来。试错的意思就是在边际上增减不同的生产要素,看看总产量的变化,例如多加一个工人会如何影响总产量?减少工厂的面积会如何影响总产量?等等。当然在试错的过程也必然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

假设李四最后选择的生产组合是一间工厂,1000件汽车零件和4个工人,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决定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再假设4个工人的技术能力是完全相等,完全可以互相替换,工人的机会成本是10万元。

说到这里就和黄花非鱼老师第一个剥削劳动的问题有关。假设第一个工人边际产量是4辆汽车,第二个工人边际产量是3辆汽车,第三个工人边际产量是2辆汽车,而第四个工人边际产量是1辆汽车。

汽车价格扣除利息是10万元一辆,那么第一个工人边际生产价值是40万元,第二个工人边际生产价值是30万元,第三个工人边际生产价值是20万元,而第四个工人边际生产价值是10万元。生产要素出清的条件,是边际生产价值(扣除利息)和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相等,所以李四才会选择雇佣4个工人。

我相信一些同学会觉得奇怪。
四个工人的边际生产价值加起来已经是100万元,这已经完全等于卖出10辆汽车的总收入,那么工厂和汽车零件的边际生产价值都是零吗?当然不是。

工人有边际生产价值曲线,同样工厂和汽车零件也有边际生产价值曲线。而三条边际生产价值曲线同样並非完全独立。每一条边际生产价值曲线都假设其它生产因素数量不变。工人的边际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用上面的例子。当李四减少一个工人,总产量会减少一辆汽车。所以得出第四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一辆汽车。

问题是任何一个边际产量其实是多个生产要素组合的结果,简单来说第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4辆汽车,但这不等于说第一个工人对100万元总收入的贡献是40万元。因为第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其实是多个生产要素组合产生出来的,如果没有工厂和汽车零件,第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会是零。

我们也无法分清40万元的收入多少来自工人,多少来自土地,多少来自汽车零件。所以说剥削劳动无从说起,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工人本身能为总收入带来多少贡献。

但工人的工资总要决定,如何决定?我们已经假设4个工人是一样的,那么可以说减少任何一个工人同样会使总产量减少一辆汽车。简单来说,
任何一个工人在边际情况上的边际生产价值都是10万,那么他们的工资和边际生产价值在边际情况上是相等的,剥削也无从说起。

当然现实世界中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比较好的工人的工资会高一些。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来解释。

在奥派的理论中,资本财货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资本财货的收入会在更高阶的生产过程中再分配。

那么是否有可能在分配后有剩余?在均转经济的模型下是不会的。如果分配后有剩余,其他生产者会进入这行业。当新的生产者进入后,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必然下跌,而边际生产价值也会下跌。同时新的生产者会竞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会上升。总结来说,就是收入下跌,成本上升,直至剩余变成零。

相反如果分配后是亏损,生产者会退出市场。这里可以说一下黄花非鱼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无可否认不会1.8657个人转行的可能。但这里是假设行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进入和退出可以是很多人独立的行动。如果人数多,1.8657个人转行的问题是可以减少。但不论如何我是同意黄花非鱼批评“人的行动中经济变量绝非无限小变化的”。

关于成本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成本的问题是有很多讨论的空间。但我希望同学们先了解一下,
庞巴维克用什么逻辑推理说成本决定价格。有明白的同学请说一下。

这一讲的内容有些深奥,希望同学能通过思考慢慢体会。下一讲会开始解读不确定性和企业家功能是如何影响均转经济模型的,如果各位同学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提问。谢谢大家。

编者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