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争战

 好了明理 2018-08-12

帕提亚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全国最多的时候有接近20个公爵,而国王“king of the kings”是由王族Suren族中产生,各个诸侯要向国王进贡,在战争的时候向国王提供军队,国王通常不能直接干涉诸侯领地内部的事务,而公爵在自己的领地内也进一步分封给各个贵族,如同诸侯对于国王一样,这些贵族也对于他们各自的诸侯负有同样的义务。 帕提亚人在塞琉西亚东边,底格里斯河对岸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游牧营地-泰西封(Ctesiphon),塞琉西亚-泰西封这个联合城市成为帕提亚的冬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夏季十分炎热,帕提亚贵族们受不了,就把塞琉西亚东边几百公里,伊朗高原上的Susa和Ecbatana(现代伊朗的哈马丹)作为夏都。

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争战

公元前54年,六十高龄的克拉苏成为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总督,雄心勃勃且贪财的克拉苏决心东征,获取荣誉和财富,象亚历山大一样名留青史。克拉苏的名字确实被牢牢地记在历史书上,只是与他希望的方式大相径庭。 由于罗马与帕提亚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元老院强烈反对克拉苏的开战计划,但在另两个巨头特别是恺撒的支持下,克拉苏还是带着军团出发了,耳边满是罗马人的诅咒声。公元前53年,克拉苏率领7个军团、4千名辅助步兵、3千西亚骑兵和1千高卢骑兵准备出征。这时亚美尼亚国王阿塔瓦斯德斯带来了6千人协助克拉苏,他许诺还将有1万骑兵和3万步兵。国王建议克拉苏绕道走亚美尼亚的南部山区进攻帕提亚,那个地区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和粮草,地形也不利于帕提亚骑兵,特别是铁甲的运用。但克拉苏宁愿走一条更短的路线,从叙利亚穿过沙漠到美索不达米亚,直扑帕提亚的首都泰西封。

帕提亚国王奥罗德斯二世将军队分为两部,他亲自带领一队进攻亚美尼亚,惩罚亚美尼亚国王联合罗马人的行为。另一队由苏伦纳斯统率,苏伦家族的基地在帝国东部,苏伦纳斯部队中的弓骑大部分是萨卡人和肉汁人,其余的几乎全是他家族的部属。苏伦纳斯的任务只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挡住罗马的进攻,等奥罗德斯二世访问亚美尼亚返回后,再集中全部力量消灭罗马人。毕竟克拉苏是罗马的三巨头之一,帕提亚人不敢小瞧他。苏伦纳斯的最初计划似乎是用1000名铁甲冲乱罗马人的方阵,然后用弓骑射杀奔逃的敌军。但他发现罗马人的阵形毫不混乱后马上改变了计划,铁甲后撤,弓骑开始绕着罗马的方阵放箭。 一些罗马轻步兵开始冲锋,但什么也没捞到。帕提亚弓骑先是后退,然后用密集的箭雨将他们赶回了方阵。当箭雨转向中央的辎重队时,罗马人发现帕提亚人的箭头能穿透铠甲和盾牌。士兵们挤在一起,希望等帕提亚人的箭射尽。

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争战

克拉苏发现他的后队受到攻击,马上集中起一支突击队,由高卢骑兵、300轻骑、500弓手和8个大队的军团步兵组成,派他的儿子攻击帕提亚弓骑。帕提亚人后撤,小克拉苏带领突击队一直追到罗马主力的视线以外。这时帕提亚人调头杀了回来,还多了大队的铁甲骑兵,罗马人停下迎战。帕提亚人以铁甲面对敌军,其余的弓骑绕着罗马人射击。小克拉苏领着高卢骑兵向铁甲骑兵冲锋,但高卢人的短矛和标枪无法伤害铁甲,他们自己的皮衣则被帕提亚长矛轻松刺穿。高卢人只好冒死抓住对方的长矛,将敌人拉下马;或钻到铁甲骑兵的马下,刺进马甲防护不到的马腹。 最终,苏伦纳斯用1千铁甲和1万弓骑,消灭了罗马七个军团和数千骑兵。这就是著名的卡莱会战。

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争战

公元前36年,为了征服帕提亚,安东尼开始东征,据说他用的作战计划是恺撒在10年前制定的,总兵力为6万罗马步兵,1万高卢和西班牙骑兵,西亚当地的步骑兵3万。入侵从南高加索开始,亚美尼亚再一次倒向罗马,安东尼转向南攻入帕提亚的米底亚省。佛拉特四世得知这个情报后,组织一支精锐骑兵,袭击了罗马的辎重队,罗马损失了1万多人和全部攻城器械。安东尼顿兵于坚城之下,后方是佛拉特统率的帕提亚野战主力,他决定先对付佛拉特四世。面对罗马人的全线进攻,帕提亚人全线后退,在步兵追出10公里,骑兵追出30公里后,罗马人仅仅杀死80个帕提亚人,俘虏30个。等罗马人回到营地后,帕提亚的弓骑就开始不断袭扰,城里的守军同时冲出,攻城土堆上的罗马部队被打回营地。

公元2世纪开始时,建立已经300余年的帕提亚王朝已经危机重重了,虽然帕提亚军人仍然骁勇善战,但其统治的结构的毛病已经显现了出来,国王权力越来越弱,地方诸侯的力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每当一个国王去世,往往有几个人“宣称”继承王位,其结果是连年不断的内战,而为了战胜竞争者夺取王位,他们往往采取依靠一个地区的诸侯的力量的办法,而这种作为显然地会增强地方诸侯的力量和野心。

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争战

从传统上看亚美尼亚王国是罗马和波斯这两国伟大的帝国之间的缓冲地带,经过两国达成的妥协是双方的军队都不直接进驻这个地区,亚美尼亚国王则通常由帕提亚在王族或者其他大贵族中间挑选,然后提交罗马由罗马皇帝和元老院批准,而通常如果其中一方违反这个协定,那么就意味着战争。在半个世纪前尼禄皇帝朝代,两国最后一次战争中,帕提亚获得了胜利,面对占上风的波斯人提出的国王人选,罗马人起得只是“橡皮图章”的作用。在罗马人所知道的世界里,唯一能和他们匹敌的,就只有一个帕提亚波斯帝国而已。

116年,罗马皇帝图拉真一路进犯到波斯湾,占领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 。尽管他不久就被迫撤军,但帕提亚帝国却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帝国内部的分歧加剧,外敌从四面八方进逼,泰西封三次被入侵者劫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帕提亚末代君主阿尔达班五世由于与罗马的对抗而受到严重削弱,无力抵抗一位名叫阿尔达希尔的地方领主,而被夺去了王位和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