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 中医祖师爷: 扁鹊、孙思邈、李时珍都推崇艾灸!

 先求中正后平圆 2018-08-12

中医,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系统之一,一直保持着博大精深的神秘地位不可动摇。中国政府早就将中医纳入保障全民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中。

大浪淘沙,作为中医古法的艾灸,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与考验,至今依然魅力长存风靡大众。原因何在?我们来看一下千古名医是如何评说艾灸的。

中医医祖——扁鹊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可以说,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扁鹊曰:“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使用艾灸疗法,如同煮饭要用火。现在的医疗手段对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难以奏效,完全是由于医家不了解艾灸疗法,不会用艾灸疗法的原因。世间有太多太多的慢性病、疑难病、危重病……不懂艾灸,不会使用艾灸疗法,怎么解除病痛,怎么能救人性命?”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意思是说:许多大病,旧病,慢性病、要命的病等如果不及时艾灸,等到元气虚脱耗尽之时,再来艾灸也没有效果了,来不及了;如果能早点艾灸,自然能给身体补充到阳气,可以保命了。世人使用艾灸三五十壮,就急着要求疗效,要痊愈,要健康,三五十壮只能痊愈轻微疾病,治疗大病、要命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

扁鹊对艾灸的推崇备至,足见中国古代医家对艾灸的重视程度,也证实了艾灸在医疗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流传至今。

中医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极是重视灸法的,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以备养生保健之需。

其所著述的《千金翼方》有言:“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孙思邈高寿一百多岁,在那个时代是极其罕见的。据唐史记载,这位神医在中年之前并不是很健康,完全可以用体弱多病来形容。“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是孙思邈的真实经历,一代神医居然也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岁之寿?历史上已经做出了无数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思邈非常重视日常养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的养生功效。

唐史记载:孙思邈在中年之后,经多方研究证实了艾灸的养生祛病功效,开始经常使用艾灸为自己调理身体,最常作用的穴位就是“足三里”。

孙思邈晚年不禁感叹:“火灸,大有奇功”。

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在医学、药物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在理论知识上和临床经验上对中医脉学有着深刻影响和重大贡献。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后世评价: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

李时珍生于蕲春,故对蕲艾颇有研究,并写进《本草纲目》:“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同时《本草纲目》还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春者为胜,以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名扬天下。

中医医圣张仲景在其所撰写的《伤寒论》说:“ 下利, 手足厥冷, 无脉者, 灸之。”

又,《洪炉点雪》云:“凡男女老幼,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宜,凡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功拔之。”

艾灸疗法既能治疗又能调理还能保健;既能适宜老人又能适宜婴幼儿;既能适宜病人又能适宜健康人。所以古大医大德说:“治病之要术,无过艾灸”。

“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谓见身说法,其言诚真,其心诚切,其论诚千古不磨之论,无如天下之不信何。”

意思是:以救治自己的心情救别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患者,言语是真诚的,用真诚救人的心情救助别人,这个道理是千古不灭的真理,不怕天下人不相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