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迎客松百年保持同一造型

 闲庭斋阁 2018-08-12

如今人们的经济比较宽裕,很多人都有条件利用空余的时间出去旅游。而对于旅游者来讲,安徽黄山又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连古人也是向往黄山盛景,留下不尽的名言佳句,尤其是位于黄山四绝之首的“奇松”,更是让人观赏不尽的奇景,而这主要就是得益于黄山独特的地貌与气候条件。黄山奇松,千姿百态,而位于玉屏楼青石狮旁的迎客松,100多年了仍旧保持一个造型,因此有人怀疑现在的迎客松是假树,真树在2015年已经死亡。是否属实呢?

很多人都从网络、电视、报纸、书刊等上面看到过迎客松的画像,而对迎客松拍照保存最早的是1914年左右拍摄的,它一直作为黄山的标志,矗立在象鼻山前方。许多家庭中墙上挂的迎客松,就是以其为远行。而1914年保存的迎客松图像与现在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有改变,保持挺拔轩昂之气。我们知道,松树虽然成长缓慢,可是过了一个世纪仍旧模样未改,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迎客松百年保持同一造型的原因。首先就是人力改变。人力对大自然的改变往往是不好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滥伐林木、森林火灾等。而黄山在1972年12月8日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一位姓王的芜湖游客在天都峰游玩时随手扔下烟蒂,结果引燃山崖下的枯枝落叶,引发大火。周总理闻讯后焦急万分,指示一定要全力抢救黄山松。当地组织一千余人,奋力灭火14多个小时,可是后果仍旧惨重。

那场大火造成4000多株黄山松、400多株黄山杜鹃被摧毁。而每一株黄山松都是价值珍贵的自然遗产,此后,为了保护最珍贵的黄山迎客松,便派出专门人员进行护理,每日检查情况,施肥浇水,并且关闭天都峰旅游景点,监督游客不要吸烟。所以迎客松的人力保护措施非常好,并未遭遇人为的外力破坏。第二就是自然环境,因为黄山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黄山松根系异常发达,是平常松树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枝干成长变形极其缓慢。

​曾有“一丈黄山松,世间已百年”之说。作为“奇松之首”的迎客松,更是慢中之慢,百年而模样没有明显变化也属于正常。而在2015年真正死亡的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送客松,因为已经到了树龄,当时专家采取补救措施也无法挽回,而并不是迎客松。不管怎么说,山区景点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珍贵自然遗产,作为游客,我们应当怀着保护、敬畏的心去观看旅游,不要因为不良细节,破坏了珍稀的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