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运河流过静海区

 天津杨哥 2018-08-12

静海,6000年前是一片静静的浅海。

3000年前是一片退海沼泽湿地。

2000年前是黄河的冲刷沉积形成的平坦舒缓大平原。

206年,曹操开平虏渠。

608年,隋炀帝修永济渠。

1292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贯穿静海南北。

静海因运河而兴,静海因运河而荣。


大运河是静海的母亲河。


京杭大运河自南而来。


   流过静海区的唐官屯、陈官屯、双塘、静海、良王庄、独流六个乡镇48.25公里,象穿项链一样,连起了珍珠般镌刻着运河原生态印迹的 110多个大小村庄。


大运河进入静海的第一个村庄是梁官屯。


 梁官屯是一个杂姓村。据统计全村56个姓氏中,唯独没有梁姓。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梁”是“两”的谐音。据说明永乐年间大移民时,这里有商、韩二姓的移民,都不是什么百户长军营,不好用谁的姓氏作官屯名,最后就用了一个“两”字,长此以往,以后被叫成了“梁官屯”。


与梁官屯相连的,是王善政村。据说王善政是一个迁民庄头,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村名。

梁官屯和王善政两个村相距太近了,以致村民们都以“西头”,“东头”互称。


沧海桑田,静海运河两岸的先民们,就是这样从福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迁徙而来,农耕牧渔,繁衍生息,子子孙孙,融合交往,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传说,每代先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运河带来通航漕运之利,带来了两岸的繁荣发展,可是也伴随着洪涝一弊,每到汛期,九河汇聚之水都给下游带来伤害,进而威胁津城。

(旧时南运河上的槽船与纤夫)

公元1875年,又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现,给后世带来福泽。


淮军名将周盛传提出并带兵开始了九宣闸的建立和马场减河的开掘,是天津运河史上的重要一笔。

这项工程“宣九派之水”以免水患,引淡刷碱,改良土壤,并催生了享誉中外的小站稻,造福至今。

(横着看)


九宣闸成了大运河进入天津的标志性建筑。马场减河零公里处的九宣闸。


直隶总督李鸿章撰文并书的九宣闸记碑。


近年修建的九宣闸公园和南运河管理所。


大运河流入静海后形成的第一个商埠重镇,水旱枢纽是唐官屯。


唐官屯大集。


唐官屯火车站。


唐官屯清真寺。反映了回族迁徙和运河的关系。


运河曲曲弯弯,村庄星罗棋布,有些村庄的名称源自传说。

传说是历史的折射。


陈官屯镇有三个村庄分别叫“东钓台”“西钓台”“小钓台”,都叙说了一段两千五百多年前燕赵相争,真假姜太公钓鱼台和太公庙的精彩故事。传说印证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静海,曾是燕赵相争之地。


在西钓台村西不远,有一个天津仅有的西汉古城遗址。


遗址上出图的文物。也证明了静海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运河村落的人物形形色色,各色人物在运河两岸演绎着风采各异的戏剧人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纷纭复杂的蛛丝马迹。秦始皇和唐太宗,康熙和乾隆,程咬金和薛仁贵,岳飞和杨家将,义和团和红灯照,这一切装点了静海深厚的人文底蕴。


吕官屯出了个清末大太监小德张,因为儿时贫穷被富人嘲笑,愤而自残,由底层爬起,上演了封建时代特有的一幕由穷小子到大太监的“励志故事”。


小钓台村在上世纪80年代办了个弹簧厂,创造了最初的财富,他们给全村每户配备了电视,小钓台村成了改革开放后全静海县的第一个电视村。这是运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的生动典型,至今依然给我们以甜甜的回味。


纪庄子的新住宅建设。


陈官屯运河博物馆。这个小镇的博物馆力图留住历史,弘扬文化,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


运河水,运河人,创造了运河的物产。陈官屯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天津冬菜,发源与此。陈官屯冬菜,闻名中外。


2018年初春,陈官屯冬菜上了达沃斯论坛大台面。


双塘镇的西双塘村,运河畔的全国十大魅力农村之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


传说很早以前,西双塘的盐碱滩上有一块高台,经常有一只凤凰栖息,后来高台上长出了野草和树木,很快周围的盐碱滩也变成了良田,为了感谢和纪念这只凤凰,人们把这个地方叫作凤凰台。(今日的凤凰台)


有一年,这里遭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正当人们绝望时,凤凰飞来,凤凰围着村子转了一圈,顿时电闪雷鸣下起漂泊大雨。凤凰又飞到村子的西南边,抖了一下翅膀,地面形成了一个800亩大小的湖。湖水荡漾,鱼虾游弋,人们给这湖起了名字叫“凤凰湖”。从此西双塘旱涝不愁了。(今日的凤凰湖)


生活富裕以后,西双塘人在凤凰台原址处建了一座假山,用两千金黄铜为凤凰塑了雕像,建了凤凰台文化广场。


村里还建了29米高的天下第一象。

 

东五台寺。


新型民居。


从传说到现实,西双塘有了美好的今天。


小高庄村,一个只有一百多户的小村庄,一个以产枣出名的纯农业村,他们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正在向集约化,精品化方面方向发展。枣林里,勤劳的小高庄人。


不起眼的小高庄,也在踏上了致富快车道。


下三里村的运河公园。


全国文明村镇范庄子,村舍和生态公园融和一体。是南运河畔的又一个亮点。

    

   范庄子运河文化广场。


(横着看)


运河的水越来越清了。


运河的堤也越来越漂亮了。


这里成了游禽飞鸟的家园。


静海镇。

静海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静海镇依运河而建。这是依照老人们的回忆,所绘制的1949年前的静海县城。(载《静海运河文化》)


这是现在静海老城区的航拍图。静海新城的面积延伸了许多,一个现代新城的崛起。


有百年历史的静海火车站。


静海清真寺。


一个个时尚的城市板块呈现在运河两岸。


静海花会多姿多彩,每逢佳节,静海各地的群众文化团体来到文化广场,争先亮相,一比高低,这里不乏几百年历史的传承剧目。


大运河继续向北。千年商贾重镇独流。


独流老醋。中国三大名醋之一,比独流还有名。


曾经的独流运河码头。(明清老照片)


独流老木桥


独流火车站给水所


清末引进德国技术建造的津浦铁路给水工程,建于1909年。取南运河水经多道过滤澄清,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承担津浦铁路的客货列车供水。


现为独流老酒坊的存酒库房。


独流小吃,欢迎八方来客


杜家嘴村的500年老槐树,似乎要挣脱人造围墙的桎梏,自由生长。


紧挨杜嘴村的下圈村,南运河故道向东拐弯的地方。


南运河故道,从下圈到岳家园,已成为二级河道。从岳家园到独流减河,已成为田园。曾经的莲花淀一带。


明清时期下圈村的石佛寺香火旺盛。下圈村民2005年在石佛寺遗址处发现的石佛,被重新供奉起来。


十一堡闸。标志着南运河从梁官屯开始走完了48.25公里的路程。前面就是西青区界,即将迎来了一片新的天地。


(从十一堡上改道闸开始,南运河与子牙河,大清河,在独流减河进洪闸前汇聚,经过西青区第六阜的下改道闸,流过新辟的改道河,与大沙窝村旁的南运河相连后继续向北。这是共和国成立后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一次不得不进行的对南运河的改造。此话后叙。)


 

行走在静海的南运河,给了我们一次次联想和感动,它神奇的过往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任沧海桑田,岁月如梭。它美妙的线性区域给了我们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妙发展空间,静海前程似锦,美在传承创造中。

爱天津,爱家乡,你就走走天津的运河吧。



冒昧地整理发布这篇微信摄影报告,错误疏漏之处一定不少,好在我们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特别想得到静海和全市所有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图片提供:

赵永强、张士君、袁文斌、田玉阳、张宝军、孙金喜、董富、陶梦振、邹丙显、张玉涛、李佳阳、王卉、刘曾武、刘建平、王建平、张树龙、胡军、刘力 、张凡

 

 相关链接:

微信摄影报告:大运河文化带(天津段)初探

关于南运河与独流减河

运河古镇陈官屯的博物馆

南运河漫步

南运河畔西双塘

京杭大运河之天津九宣闸

回汉双侠-南运河畔的武林佳话

天津运河文化带花会採真

一棵老槐树

大邱庄19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