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KF姐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30%~78%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吞咽困难,增加了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及再次卒中的危险性,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及给予积极治疗,能显著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降低脑卒中后死亡率。 临床表现
病情较轻患者可以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吞咽不畅; 病情较重患者滴水难进,需通过鼻饲维持营养供给。 康复评定
目前临床上每种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均有其优缺点,很难通过某一种评价量表将患者吞咽问题陈列清楚。目前多采用评定量表与功能性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相对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吞咽障碍性质、程度及部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检查
吞咽治疗 功能性恢复训练 功能性恢复训练是指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的间接训练,可预防废用性吞咽功能低下、改善吞咽过程中的运动协凋性,为经口摄食训练做准备,包括: 口、颜面、舌部肌群主动或被动功能训练 各种感觉刺激训练 口部运动体操 特殊辅助治疗 电刺激治疗 目前临床多采用VitalStim系列吞咽障碍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
吞咽扩张干预 吞咽扩张治疗多采用机械手段,促使环状咽肌张力、收缩功能及(或)弹性恢复正常,缓解因环状咽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吞咽困难。 目前临床多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术对患者咽部或食管进行扩张,在治疗良性食管狭窄吞咽障碍患者时,扩张治疗已基本取代外科手术。 直接摄食训练 临床针对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多给予直接摄食训练,通过进行直接摄食训练,合理选择食物,能充分利用食物直接刺激参与摄食-吞咽活动的各种器官,促使患者由鼻饲营养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从而增强患者康复的欲望及信心。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及社会阅历,采取不同形式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从而尽可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通过积极引导,使患者充分理解及掌握吞咽障碍训练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配合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及西药治疗,其中中药治疗以辩证施治为原则,可选用地黄饮子、解语汤等;西药治疗包括苯海索、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通过抑制唾液分泌而减少口腔分泌物聚积或缩短吞咽时间、加快吞咽启动,减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长期严重吞咽障碍患者可实施喉闭合术、环咽肌切开术、胃造瘘术、气管食管分离术等外科治疗。 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评定及治疗仍在不断完善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吞咽障碍筛查及评定方法;如何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开展针对性治疗;如何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吞咽障碍管理指南及规范化诊疗方案仍有待继续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