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由封建走向民主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革命者。他们之中有着戊戌变法的梁启超和康有为,有着弃医从文的鲁迅,有着长眠于中山陵的孙中山先生。他们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因为他们的不断付出,中国才得以从沉睡中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而这些名人们被提及的背后,却也有一些无名英雄甚少被人提及。就比如时常陪伴在孙中山旁边的黄兴。黄兴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候,也依然坚定地站在了孙中山的这一边。而他本人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也是极为突出的。 1903年的时候,那一年黄兴刚刚才度过29岁的生日。但是此时的他却一心扑在了革命事业上。当时他刚刚才从日本回国,却立刻积极的联系了在武昌的宋教仁和胡瑛。他热切地想要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出一份力。他便借助开办宴席的机会,从而在宴席的开办的时候,成功的和自己的同学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 这个革命组织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个革命组织,代表了人们未来的一定向往。刚刚才建立起来的组织并没有多少经费来源。不得已之下,黄兴只能以家族大义为理由,不断的劝说自己的家人,希望他们可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华兴卖掉了家里的田产300石,而这卖掉的钱也终于成功的支撑起了之后华兴会的运转。这简简单单的300石,却已经接近了当时收入的1/2。 在面对国难的时候,黄兴敢于牺牲自己,敢于拿出家里一半的积蓄,来支援当时看起来毫无希望的革命事业。这不仅仅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对于革命事业的自信。 那之后的黄兴也被清朝政府多次通缉,而他丢下了一家老小,四处逃亡。黄兴的妻子努力维持着这个家,也努力地将自己的几个孩子抚养长大。即便是后来,他们也辗转的找到了黄兴。但是黄兴还依旧是年轻时的那副模样,一腔热血想要为国尽忠 在黄兴的革命事业,终于见到曙光之时,中华民国终于正式的建立了。在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也仍然愿意为这个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不断的写信,恳求自己的继母搬出住宅,希望可以将这一处住宅留给革命用。 也正是因为黄兴这样的举动和超出一切的奉献精神。才更能够让人感觉到他作为一个领袖人物的不凡和气魄。如此大无畏牺牲精神的他,也在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上越走越远,也支撑着革命事业如星星之火一般,点燃了神州大陆。 |
|
来自: 湖边小馆55 > 《历史近现代(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