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三家分晋”是怎么发生的?

 广州玉 2018-08-12

首先要确认的是我们要说的是晋国而不是晋朝!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的一个诸侯国,而晋朝是三国之后由司马氏建立的一个朝代,两者截然不同!

晋国是一个内乱频繁的国家,三次内乱造成晋国大量公族精英受到屠戮,尤其是晋献公时期的骊姬之乱,更是将晋国内乱推到了顶峰,晋献公逐杀诸公子,太子申生上吊自杀,两位公子重耳(晋文公)、夷吾逃到他国得以活命。从此以后,晋国历代国君不再设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这就是“晋无公族”!

公族之间是不会发生内乱了,但是得有人帮助国君治理诸侯国啊,所以异姓大夫开始崛起了,晋国大权慢慢的就被十几家异姓大夫把持,而晋国国君的权利慢慢被架空了,这和各诸侯国慢慢架空周皇室如出一辙。

十几家异姓大夫之间不断争斗,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六家异姓大夫了,分别是赵氏、魏氏、韩氏、范氏、智氏、中行氏,史称“晋国六卿”这六家决断晋国所有大事。

公元前497年,赵氏受到中行氏和范氏的联合进攻,智氏、韩氏、魏氏联合赵氏一起讨伐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失败逃到朝歌;

公元前493年中行氏和范氏得到齐、郑两国的支持,与赵氏再战失败,次年中行氏和范氏逃出国外,两氏灭亡;

公元前455年,实力最强的智氏,命令韩、魏一起攻击赵氏,赵氏凭借晋阳城固守不出,智、韩、赵围攻两年没有攻下来,于是引水灌城,但是晋阳城的百姓宁死不降。 危急关头,赵氏与韩、魏两氏密谋达成协议,三家联合一起灭了智氏,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晋阳之战,以智氏全灭告终;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拜见周威烈王,周天子顺水推舟,封三家正式成为诸侯;

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晋国彻底灭亡,此事史称三家分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