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奈保尔去世 | 一半天才,一半恶棍

 winer58 2018-08-13

昨日,这位成就非凡,

却又充满争议的作家去世了,

但是对于奈保尔的评价却未盖棺定论。


——文章转自:梅溪书院


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在伦敦家中去世,享年85岁。


据BBC报道,奈保尔的妻子表示,


“奈保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个巨人。


他离开的时候周围都是他所爱的人,他这一生充满无限的创造力和不懈的努力”。


奈保尔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


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


1971年获得布克奖,1989年被英国女王授以爵位,1993年获得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


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评委评价称:


“(其)作品中具有统一的叙事感和未受世俗侵蚀的洞察力,使我们看到了被扭曲的历史的存在,并激发了我们探寻真实状况的动力。”


2014年,奈保尔曾经和夫人一起参加上海书展。


奈保尔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著有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受伤的文明》《百万叛变的今天》。


文学界对奈保尔的评价很矛盾,有人认为,奈保尔一半是天才,一半是恶棍。


除了写作上的巨大成就,在生活中,奈保尔是个充满争议的人。


2001年,当瑞典文学院打去电话通知奈保尔去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因为正在刷牙而拒绝接听电话。


他自私、小气,嫖妓、种族歧视、折磨妻子、奴役情妇,甚至,无所顾忌地透露自己迷恋性虐游戏的怪癖,还曾把情妇打得鼻青眼肿,导致她无法出门。


他亲口承认是自己的婚外情和嫖妓毁掉了妻子的生活。


“可以说,是我害死了她。”


奈保尔和第一任妻子帕特里夏·海尔


他瞧不起女性作家,称“女人文笔不成气候”,为此,引得满城风雨。


如今,这位成就非凡,却又充满争议的作家去世了,但是对于奈保尔的评价却未盖棺定论。


此前,新经典摘录了奈保尔作品中的原文,虚拟了问题,整理了一段“虚拟访谈”。


从这些奈保尔的言辞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作家的性格。



<奈保尔的虚拟访谈录>


提问:据说你当年领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感言是“感谢妓女”。为什么这么说?


奈保尔:她们(妓女)给予我安慰。


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


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完全没有兴趣,根本就无所谓,因为我是为这个叫文学的东西服务的。


中年奈保尔


提问:普鲁斯特说,写作靠天赋。你认同吗?


奈保尔:写作靠的是运气和辛劳。


除了在天赋中发现素材,作家需要一种力量的源泉。


文学天赋本身无法独立存在,它以社会为能源,其发展依靠那个社会的本质。作家凭天赋开始写作,在天赋中找到自信,但后来却发现并没有足够多的天赋。


在我们这样畸形的社会里,运用天赋使作家茫然。


奈保尔和猫咪


提问:除了以上说的运气与辛劳外,还有什么因素铺就了你的写作之路?


奈保尔:我的父亲。他在我写作起步时,曾在给我的家书中说:“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


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他教育我说,除了你自己,不要去讨好任何人。


只须考虑你是否准确地表达出了你想表达的东西——不要卖弄;带着无条件的、勇敢的真诚——你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因为你就是你自己。


许多人都会对此心存疑虑,即使是给通俗报刊写东西,也要保持这样的心态。


你必须做你自己。一定要真诚。一定要把自己必须说的作为目标,并且说得明白晓畅。


要发自内心地写作,而不是为了脸面。


奈保尔父亲


提问:你的清高孤傲为世人所熟知,斗胆问一下有没有让你崇拜的人?


奈保尔:年轻时我崇拜两种人,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作家。


那个时候,我看到乔伊斯·卡里这样的人来牛津,简直移不开眼,觉得他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魔法。


如今我已不崇拜有钱人,而我尊敬作家,非常非常尊敬。


我不再崇拜他们,因为我已经了解到为了写作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一小时又一小时,年年如此,其中艰辛不足以为外人道。


我只剩下了尊敬,为了他们也为了我的作品。


青年奈保尔


提问:你会如何评价自己?


奈保尔:我的书加到一起,就是我。


我记得我父亲曾和我说过,一个作家可以召唤出另一个自我。


他们可以让自己沉浸于某种精神状态。人能在那个片刻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


可能会唤醒创作的自我、或者政治的自我、放纵的自我、诗人的自我、神秘的自我、圣徒的自我。所以,我没有办法去给自己下定论。



提问:当今年轻人很容易对生活感到乏味,你对这样的人有什么想说的?


奈保尔:对于富人和专业人士来说,这个世界并不乏味。


我知道的,我见过他们。你盖个茅棚,他们建座大厦;你的屋前是泥地和长满巴拉草的荒地,他们的屋前是花园;星期日你百无聊赖,他们搞搞派对。


我们都是娘肚子里出来的,但有些人一步步高升,有些人就落在后头。


有些人落后太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就无所谓了。


希望成为一个不乏味的人,让这个世界对自己不乏味。



提问:你觉得自己在人生或者写作上还有没有遗憾?有的话,是什么?


奈保尔:有一个遗憾,就是人生苦短。


我认为一个人一共要有三个人生,一个用来学习,一个用来享受,还有一个需要用来思考。



最后关于奈保尔,我们推荐这几本书


《米格尔街》


译者:张琪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米格尔街生活着一群有脾气、有盼头的小人物:“哲学家”波普,要做一样叫不出名字的东西;“艺术家”摩根,扬言美国国王会来买他的花炮;“诗人”布莱克·华兹华斯,在写一首全世界最伟大的诗;“疯子”曼曼,频频参加议员竞选;“机械天才”巴库,百折不挠地改造一辆辆进口汽车……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译者:余珺珉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纳保尔以父亲为原型创作的一部精彩恢弘的史诗巨著。


出生在特立尼达的印度后裔毕司沃斯先生,自小寄人篱下,长大后为了摆脱贫穷,入赘到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凡事都得看人脸色。


一次又一次白眼和侮辱中,他只有一个梦想:有一栋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贷款和生活所需已使他负债累累。


待到学成归国的儿女找到工作,毕司沃斯先生终于能够继续自己热爱的写作时,却再也没有机会……


《自由国度》


译者:  吴正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自由国度》是奈保尔真正征服欧洲的经典。


《自由国度》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肤色血缘和文化背景,但都有相同的漂泊而孤独的灵魂,他们对异乡的憧憬、对自由的渴望,却在偏见中、放逐中,完全化作迷惘与绝望。


《自由国度》将奈保尔式的“零度感情”发挥到极致:冷静的文笔,不紧不慢的叙述,不显山不露水的布局谋篇,全然不带一丝情感,但却令人在阅读之后,猛然感受到巨大的悸动与震撼。


小说出版当年,便以毫无争议的优势获得布克奖。


大河湾


译者: 方柏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


萨林姆千里迢迢跑来到大河湾上的小镇,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接触到的每一颗尘埃上,都似乎散发着梦想和未来的芬芳。


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朝这里奔来,都像那满河的水葫芦朝小镇漫卷而来。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默默无语。


但眨眼之间,萨林姆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


只有水葫芦依旧在黑色的大河上默默无语。


 印度三部曲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尔三次赴印度,写下了有关印度的三本书:《印度:受伤的文明》《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在这三本书中,奈保尔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回到其出身地的母国印度,却惊愕地发现这片幽暗国度只属于记忆,属于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印度对我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我对它却不能拒斥与漠视;我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一下子,我离它那么近又那么远。”


关于印度普通人的口述实录: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





8月18日,

合方书坊联合民谣与诗,

在路在合方唱游记·

夜幕市集的烟火气中等你来,

听一听唐映枫对于音乐和生活的理解。



扫描下方海报中二维码

即可购票参加


民谣与诗优选 唐映枫分享沙龙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