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春 (农林生产股)

 YOYOrzvyvmmyi7 2018-08-13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初显。

(二)产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带动。

(三)产品品牌化意识逐步觉醒。

(四)柑橘市场化格局逐步合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自觉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不足。

(三)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较薄弱。

(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较为匮乏。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二)加快出台扶持政策。

(三)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五)打造专业技术队伍。

(六)强化绩效目标考核。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初显。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50亩)打造柑橘产业,单个业主最大面积达到3000-5000亩(朝阳雷丰果业、永安茂源柠檬)。2016年,完成新造园区12500亩,2017年新造10000亩,2018年已新增4300亩,近三年,我区柑橘新增面积达28800亩。目前,市中区已基本形成以黄鹤湖为核心区,永安、朝阳、凌家为主的柑橘产业带。



(二)产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带动。建设初期,邀请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指导我区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内江市市中区万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片建设规划》;建设中期,组织专家团队完成《绿色食品(A级)柑橘栽培技术规程》和《柑橘异地高接换种技术规程》的编制;2018年邀请中国柑橘研究所专家团完成《黄河湖水库生态防护林建设暨万亩柑橘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同时,建立鲜食柑橘以雷丰果业为代表、柠檬以茂源柠檬为代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三)产品品牌化意识逐步觉醒。加强“甜城乡土”系列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选择春见等优质柑橘产品打造“甜城乡土-雷丰果业-贵妃柑”。进一步整合中区“优丽可”柠檬、“雷丰”柑橘、“爱媛”柑橘等柑橘类产品资源,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区域品牌,对外推广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柑橘市场化格局逐步合理。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区在柑橘品种的选择上更多配置(特)熟期品种,充分利用长江中上游地区特有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引进、选育,扩大特早熟、特晚熟品种和加工品种比例,拉长成熟期,逐步错开中熟高峰,均衡供应市场。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自觉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我区柑橘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重生产、轻销售,重建设、轻服务,重规模、轻管理的问题仍客观存在,政府引导、服务,农民自主、自觉的格局尚未形成。大部分村集体组织由于干部群众思想不统一,认识程度不高,创新增收渠道不够多,未起到带动壮大作用。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不足。一是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以雷丰果业与茂源柠檬为例,这两个业主是通过引进与培育,且在区内有较强带动能力实力的,但自身资金有限,难以有更大带动能力。二是规模较小且分散。我区大部分柑橘产品还处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凝聚力,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业主缺乏企业化、规模化的经营理念,虽然市区两级政府打造了公共区域品牌,但各经营主体对打造自身品牌并不热衷,未形成我区独有的柑橘品牌。



(三)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较薄弱。标准化基地建设及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我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仅靠业主难以快速健康发展。



(四)专业技术人员较为匮乏。市中区农林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匮乏;虽然通过校地合作,与中国柑研所、省市农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仅限于理论与品种信息分享层面。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每年安排用于支持万亩产业示范片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示范片建设。打捆项目,按照渠道多元、目标一致的原则,打捆使用农业产业化、小农水、高标准农田、国土整理等涉农项目,重点覆盖示范片区域。大力结合返乡创业,鼓励和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及农村能人参与万亩产业示范片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二)加快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初加工用电用水优惠政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补助政策等。优化金融扶持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推进示范片的金融服务改革。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担保费用,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创新特种农业保险,扩大柑橘类农业保险投保范围,分担农业风险。



(三)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拓展农业服务功能。加强“甜城味”系列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整合中区“优丽可”柠檬、“雷丰黄鹤湖”柑橘、“爱媛”柑橘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一个代表我区柑橘产业的独有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区域品牌,对外推广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多层次的土地流转制度,提供果园流转服务,鼓励果园经营权向种果能手集中。结合“创业创新”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购买、承包果园。制定产业激励政策,对在基地建设、柑橘加工、销售、品牌创建、科技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在土地供应、项目审批、信贷投放、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五)打造专业技术队伍。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批农业专业技术队伍,长期服务于柑橘产业。一是大力培育现有人才,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除了让科技人员掌握新技能,更重要的是使这样一批人具备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放化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促进带动柑橘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广泛引进专业人才。引进品种选育、设施栽培、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等专业人才,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实行编制上挂,发放工作津贴和住房补贴等奖励措施,优先评定(晋升)职称和工资,特别优秀的选拔进入机关事业单位。



(六)强化绩效目标考核。相关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涉及村社的村干部为成员的柑橘产业发展推进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区政府与涉及的各镇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细化柑橘产业任务考核指标,加强考核力度,严格按照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作者: 李春 (农林生产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