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诊余录--免疫性不孕

 秦岭之尖 2018-08-13

孙某,女,35岁,济南人,2014年,3月16日初诊。主诉:3年未避孕未怀孕,患者23岁结婚,并于当年产女,曾经带过节育环,因身体不适随摘除,于3年前要二胎,夫妻生活正常,未避孕未怀孕,在医院做相关检查,基本正常,唯有抗精子抗体显示阳性,患者13岁初潮,月经25天一行,经期3-5天不等,经量或多或少,烦躁易怒,容易发火,口干,经行前乳腺胀疼,舌质红,苔少,脉弦细。中医辨证: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清肝疏郁;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2克,黄柏15克,生地25克,牡丹皮15克,土茯苓15克,醋鳖甲25克,茜草15克,地骨皮25克,生牡蛎60克,郁金20克,薄荷3克,水煎服,七剂。

二诊:患者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药后平妥,无不适,近两天白带增多,颜色发黄,不欲饮食,舌质红,苔腻,脉沉,脾湿不运,湿热下注,于上方加薏苡仁30克,萆薢9克,水煎服,七剂。服药期间避孕套避孕,药净停服。

三诊:月经第五天来诊,诸症均减,现临床无不适,以初诊方加减,每个周期服药十四天左右,第三个周期基础体温升高,随指导其受孕,后怀孕,足月产一子。

按: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占多数,中医无此病名,中医认为免疫性不孕的原因是机体正气虚弱,其中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为主,因此,治疗免疫性不孕应以肾虚、阴阳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中医通过扶正祛邪调节免疫功能的疗法,既可提高被减弱的免疫功能,又可消除有害的自身免疫反应,并能够避免副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在不孕不育症中,男女都有可能出现抗精子抗体阳性。在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活力减退、活率不达标,甚至出现大量的畸形精子,使一些看来健壮的男性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正常的生殖能力,尽管他们感到非常吃惊和无奈。而在女性,由于抗精子抗体具有杀伤、吞噬、凝集和制动精子的作用,往往使精卵结合受到致命的挫折”,真可谓“一阳当关,万精莫开”,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便望而却步。则出现不能正常受精、对精子产生排斥反应,即使怀孕,也常常会导致流产早产,使生育受到严重干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