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热天,别把凉茶当“养生茶”

 昵称40760087 2018-08-13

“上火”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绝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既然上火了,自然要“降火”。于是,味道甘甜的凉茶成了人们“降火”的首选。一些人更是把凉茶当作“保健、养生”的饮品。然而,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


凉茶分6类,选择合适自己的

所谓凉茶,是指用药性寒凉、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加水煎煮而成的“中草药水煮液”,主大热天要功效是清热祛火。凉茶尽管也叫“茶”,但它与传统茶叶是不一样的。就其组成及煎煮方法来说,应归属中药汤剂类,多由味甘苦、性凉或寒的药物组成,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唇红眼红、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滑数而有力等外感风热、湿热积滞之症。

常见的凉茶可分为六大类:

01

清热解毒类

 如含有蒲公英、金银花、板兰根等,一般适宜于风热表象,伴有咽喉灼热疼痛等症状者。

02

清热解暑类

如茅根水、绿豆水等,此类凉茶多用于暑热难耐之际,少许饮用可清热解暑。

03

清热消滞类

如五花茶、祛湿茶等,此类凉茶主要针对热邪入侵伴有饮食积滞的人群。

04

清热润燥类

如罗汉果、麦冬、生地等,适用于口干咽燥、口唇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需在清热的基础上,佐以生津润燥之味。

05

清肝明目类

如夏桑菊、菊花茶等,主要用于肝阳上亢,有目赤疼痛等表现者。

06

清热祛火类

如夏枯草茶、王老吉等,此类凉茶适用于火热之邪盛而正气未衰之人,以达清热祛火之效。

 

分清宜忌,药半功“倍”

凉茶适用于脾胃功能良好,确实存在实热或者外感风热的人群,服用后可以达到祛火的目的。但要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过度服用寒凉药物加重脾胃负担。当火热之邪祛除后,不要继续饮用凉茶。

凉茶不适合下列人群饮用:

1. 阳虚体质的人。一般地说,阳虚体质的人是不适宜饮用凉茶的,苦寒伤阳,可能加重阳虚的症状。临床亦证实,长期饮用药性苦寒的凉茶,易损伤脾胃阳气,可能出现神疲体倦、面色恍白、易感冒、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弱无力等症候。

2. 脾胃虚弱的人。脾胃虚弱的人常有大便稀软、食欲不振、食后易腹胀、神疲乏力等表现,若服用性质寒凉的凉茶,会使原本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

3. 老人。老年人阳气渐弱,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饮用凉茶会刺激胃肠道,出现消化系统病变及阳气虚损的症状。

4. 幼儿。 儿童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长期服用凉茶会损伤儿童正气,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5. 处于月经期的女性。中医认为,血液由脾胃运化而生,倘若苦寒伤胃,则气血无以化生,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对冷热的刺激极为敏感。如果因为天气炎热而不加节制地饮用凉茶,寒凉刺激会使血流滞涩,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减少,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闭经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易出现“上火”现象。但“祛火”不能单纯依赖凉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调整作息,注重饮食,才能从根本上调理好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