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养生之我见

 大山里的蜻蜓 2018-08-13
小溪细水 2018-08-12 07:00:12
健康养生之我见

自古以来,国人便对养生之道厚爱有加,倾力而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莫不如醉如痴、乐此不疲,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养生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走到今天,更是如火如荼,势如卷席。从养生理论的门派而言,专业的有道、儒、佛、医等,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佛以治心,医治未病;业余的则有万千民众,自创自立,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从养生之术的行为来说,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采药炼丹,点石成金者;有功夫强体,气功健身派;有修身养性,天人合一宗;还有形神兼养,动静结合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1、 何为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生,即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保养生命、增强体质、健康精神、促进智慧、减少疾病,延长寿命的目的。

健康养生之我见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宝典,也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能够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健康、长寿、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篇》的第五段"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人们必须要面对造成疾病的虚火、邪气、贼风时,往往是顺之有损,逆之加害,唯有避之趋利,而避之的关健则在于择时。择时又突出在把握好四个要点,即:恬,安静平和,怡然自得;淡,淡定坦然,得失随缘;虚,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无,无欲无求,顺其自然。做到这些,就会达到阴阳平衡,元气充盈,真气从身,如影随形的境界。如此才会有心肾相交、神志安宁、闭关锁精、气血旺盛的体质。有了好的体质就会结出百病不找、忧烦不恼、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硕果。

健康养生之我见

二、养生养什么

首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等)。第一,一切都以健康为主,包含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第二,务必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态。

其次养身先养心。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养心难在养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养心重在养神,神清才能净化人的心灵。通过养心使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从而实现健康长寿之愿景。

谈到养生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不少城乡印有他的足迹,杭州十景均由他御笔题碑。他多才多艺,情趣广泛,懂满、蒙、维、藏、汉五种文字;他喜诗文,据传他一生写文1300多篇,作诗4万余首,他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并亲自演过戏,这些活动,对修身养性颇有裨益。他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野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他每天日理万机,五更上早朝,夜半批奏章,国事家事担于一肩,年近九十却思路清晰,自号"十全老人"。他在位60年,活到89岁,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适时进补。"

健康养生之我见

我对他的这一养生秘决十分推崇,经过多年实炼和探索,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本着继承创新的精神,有一些肤浅的体会和做法,供网友们参考。

1、吐出肺腑之污秽,纳入天地之精华。每天清晨,在朝阳升起之时,面对红日,步与肩宽,从下丹田开始用鼻子吸气到上丹田停止,再从上丹田开始用嘴呼气,至下丹田为止,然后再改用嘴吸鼻呼,循环往复,每做八次为一轮。

2、活动肌肉筋骨,舒通血脉经络。通常用甩手打背,踢腿折腰,捶背击腹,转身侧弯等动作,直接作用于身体的各部位即可。

3、常练强体二十招,勿做伤身四件事。二十招:发常梳,目常运,耳常弹,脸常搓,鼻常揉,齿常叩,津常咽,舌常绕,颈常旋,手常抖,指常捏,肢常伸,背常敲,腹常捋,腰常转,胯常晃,肛常提,珠(睾丸)常握,腿常踢,足常摩。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每个动作做八次,每八次为一组,共做八组,每天早晚各做一遍。

健康养生之我见

4、合理饮食能补身,科学睡眠益延寿。

要想长寿,肠胃得清,不偏食、不怪食、不多食,不厌食,吃杂食,吃素食。吃得要搭配合理,每天至少要吃30种以上的各种食物,要定时定量进餐,还要认真地吃早餐。要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并补充以水果、蔬菜等等,以确保有足够的大便量。只有吃得香,排得快,吸收好,才会起到补身强体的作用。

睡眠能够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进发育,延缓衰老,利于美容。睡眠可使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起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作用,这是养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功能。睡眠宜早,宜按时,睡眠不着,切勿强睡,夏日宜早起,冬日宜迟起。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5: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伤精害神。睡眠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壮年七至八小时,多睡则伤身;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亦勿碍;老年或病人睡足六小时即可。睡眠应以安神为主,安神应先安心,睡得快,睡得熟,睡眠深,自然醒,才能延年益寿。

健康养生之我见

三、怎样养生

养生离不开锻炼,即要炼身也要炼心,还要炼意。要动静结合,身心交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首先想炼。要端正思想,明确为什么炼,为谁炼,自身真心想炼,只有心诚才能志坚,唯有心真才会恒久。如果意志薄弱,炼炼停停,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不如不炼。

其次能炼。养生之道,深似大海,养生之法,多如牛毛。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不同,养生的方法自然不能一样,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已的锻炼方法,做到现在能炼,将来还能炼,甚至终生都能炼的套路来。避免今天炼这个,明天炼那个,年轻时能炼,年老后炼不了,结果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不但不能养生,反而伤害身体,误入歧途。

健康养生之我见

再次炼久。养生的方法即不能太复杂,又不能太简单,要从长久计议,只要适合自已就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为了保证锻炼质量,确保锻炼的持久,注意做到,身体不适时不要锻炼,情绪不好时不要锻炼,时间紧张时不要锻炼,还有不能带着功利目的去锻炼,或者为了锻炼而锻炼,以免影响锻炼的决心和意志,使锻炼不能持之以恒。锻炼时每次以微微出汗为宜,在锻炼的过程中,要做到六排,即排水(泪水、口水)排汗排两便(大小便),排液(痰、鼻涕)排毒排废气。六排是衡量身体好差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检查锻炼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

人们常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我们应该不断的探索研究养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养生之术,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境界。

健康养生之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