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与黄老师合影。2013年冬天于山东中医药高等学校。 少东老师的研究生玲夏对我说“你最喜爱的经方老师黄煌教授要来厦大了,开心吧?”我说“当然开森,黄老师是我的经方引路人哒!” 关于自己大脑中有关黄煌教授的记忆,要追溯到1999年。当年,我硕士复试,与何永明、张永文住在母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那个低下防空洞开发的宾馆里,期间何永明谈到了他报考的黄煌老师。虽然那时黄老师还显得有点“默默无闻”,但何永明却说“黄老师是中国还在深深耕耘于中医学术界的令人尊敬的老师之一,并且才华出众,有江南才子之风范,这就是我报考他的理由”,如今看来,何永明当年可谓“慧眼识珠”,之后,何永明追随黄老师读了博士,博士课题就是“柴苓汤的方证研究”。 第一次见到黄老师,是在银杏楼212室,那时何永明、张永文和陈晓东三人住在这个宿舍,黄老师到宿舍看望他的爱徒何永明,当时我在那个宿舍玩(因与何永明是同姓,关系相当融洽),刚好见识了风流倜傥的黄煌老师,那一次他穿的西装,皮带也很拉风,印象深刻。 随后,他作了母校基础医学院的院长,见证了我硕士保送直攻博士的人生历程(很多表格要找他签字),有一天晚上,在位于汉中路的母校基础医学院院长办公室,他叫我去谈了话,勉励我珍惜这个大好的保送机会,学好中医。 在母校,跟黄老师交集不是很多,但听过他的两次学术讲座,一次是在汉中路的校园,一次是在江苏省中医院。感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才相当好,而且非常幽默(四川话,扯把子),不愧“江南才子”之称谓。只是那时我对其讲座的中医学术体会不深。 离开母校前,最后一次与黄老师的人生交集,是在毕业座谈会上,黄老师问大家“读了几年研究生,学到了什么?”大家都不言,我出风头般的说了句“学会了开方!”黄老师听后,意味深长的说“学会了开方,好啊!” 2004年,博士毕业进入厦门大学工作。本以为与黄老师不会再有人生交集。工作数年后,在自己进入四十而不惑的年龄,偶然接触了黄煌经方沙龙www.hhjfsl.com。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些临床经验,所以看到这个网站上的“黄煌医话”,就被深深吸引!自此开始对黄煌老师的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称“黄粉”,于是购买他的著作一一研读,黄煌经方沙龙网上“黄煌医话”,有关学术方面的文章,每篇必读(现在已经集结成册出版,为了留下纪念,我特地买了一本),收获颇丰!以下举隅说明: 1.柴归汤的使用。柴归汤是自己目前治疗湿疹、荨麻疹最常用的方之一。但应用该方,却是受黄老师启发。那是一个顽固的荨麻疹患者,自己治疗7个月,最终疗效不是很满意,深感“黔驴技穷”,愧对患者的厚望。当看到黄老师的医话《一张好方——柴归汤》,受其启发,第一次用于该患者,疗效杠杠的!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太爱用柴归汤了! 2.在治疗湿疹荨麻疹时,经常遇到里面阳虚、肌肤血分热毒的患者。如何治疗?看了黄老师的医话《三黄四逆汤》,受其启发,常用黄连解毒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清饮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收效颇丰,我将这种配伍方法,形象的比喻为“油炸冰琪淋”配方方法。 3.小柴胡汤家族方及柴胡类方的使用。我以前对这类经方体会不深,临床应用甚少。但自从接触了黄老师的学术,现在临床使用这类方最为频繁,学生常说“何老师,你要用柴胡类方跟我们洗脑哇?”2018年2月,自己回四川德阳,就专门作了《小柴胡汤家族方》的学术报告。有时跟厦门大学的研究生上课,也常讲这个课程。小柴胡汤家族方,指柴归汤、柴朴汤、柴苓汤、柴胡桂枝汤、柴陷汤等;柴胡类方,还包括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我称为这类方个个都是狠角色,能征善战,占了自己平时门诊用方的60--70%。 4.除烦汤。在失眠的治疗中,自己应用最多的莫过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家族方。黄老师把半夏厚朴汤合上栀子厚朴汤加黄芩、连翘,称为“(八味)除烦汤”。第一次用除烦汤,是用于患者沈阿姨,之前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丹栀温胆汤,没有一点效果,看到患者就诊时烦躁不安、如坐针毡,自此想到黄老师的除烦汤,用下去果然效果非凡!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喜欢黄老师的学术,还因为他那种善于营造“一点轻松的氛围”的风格(见《中医十大类方》之前面的话)。因为自己也有点小幽默(四川话:扯把子,不正经),所以每当看到黄老师之语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东方伟哥”、柴归汤擅长治疗“黄脸婆综合征”,就觉得特别好玩! 2013年冬天,自己特地赶往山东烟台山东中医药高等学校,聆听黄老师的讲座,这是博士毕业后,第一次当面聆听黄老师的教诲。在学习材料上,黄老师留下了“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的墨宝,以资勉励。 平时自己除了看黄老师的著作、浏览黄煌经方沙龙www.hhjfsl.com网站外,也在网上下载他的讲座视频和MP3语音讲座来学习,有很大的收获! 2018年7月19日的今天,黄老师就要来俺们学校讲座了,非常高兴!预祝讲座圆满成功,谨以此文表达对黄老师的翘首相盼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