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已是微信支付宝统治的时代,「无纸币」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方式。结账时出示一下二维码,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商家。唯独惆怅的,估计只有那些无从下手的小偷了。 ![]() 贼喊捉贼的「重新认证」 近日,多地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微信收到账号名为「安全支付管理」发送的消息,要求点击其中的网络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否则冻结其微信账号。 ![]() 由于平时使用微信支付的频率并不低,大多人对这样一个绿色的微信支付头像并不陌生。加上信息中说明了「即将冻结账号」,无形中让人收到信息时,减少怀疑其真实性的思考时间。 ![]() 错漏百出的土味套路 事实上,微信官方并没有进行任何方式来要求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微信对实名认证的表述是:根据国家法规对支付服务实名制的要求,需要用户提交完整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 从「安全支付管理」的聊天窗口来看,显示其可以添加此账号为好友,而微信服务的各类公众号只能关注,并非添加好友。 ![]() ![]() 最后,一个以「安全支付管理命名的微信号,却用「微信支付四字作为头像,不禁耐人寻味。另外,正版微信支付的头像下方并无微信支付四字。 ![]() 诈骗升级,生活中多留心眼 可以说,在经历了传统诈骗,电话诈骗等一系列套路之后,这样的新型诈骗又开始萌生。骗子常把头像、网名改得与官方账号类似,发一些链接引导用户点击。 不单单线上微信诈骗的手段花样众多,线下也要提防微信账户被盗刷。 早在去年 11 月,北京市某苹果手机维修店员工肖某借维修手机之机,在获取客户刘某开机密码后,从对方微信、支付宝及 QQ 账户内向自己的账户转账 13 万余元。 ![]() ![]()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诈骗陷阱,记得千万给自己多留个心眼。 GEEK 君有话说 无现金的生活我们已经逐渐适应,但平时这样的网络陷阱,也能让我们随时从支付无忧到千金散尽。尤其一些中老年群体,在自身对网络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极为容易上当。建议各位在收到刻意信息时,向官方进行询问核实。我们也希望面对这样的新型骗术,会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时出台。 ![]() |
|
来自: 恰恰365 > 《个人经济管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