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国守城术的最高境界

 轻风无意 2018-08-14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的战争史,也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仅战国时期较大规模作战行动就有230多次,其中2/3以上和攻城有关。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攻城往往会伴随着极可怕的伤亡率。但这也同时说明,当时的守城战术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备和发达。

古代中国守城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早期的城池,绝大多数是土筑(所谓土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大规模包砖。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城池都是一副黄秃秃的模样。这种土筑的城墙,样子不太好看,而且不太结实,特别是一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

当然也有例外,譬如东晋十六国时,夏国赫连勃勃大单于(公元407—425年在位)修建的统万城,便是土筑史上的奇迹。统万城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传说负责施工的大将军要求非常严格,他命人以铁锥检验,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在这种疯狂的高压政策下,历时六年修建而成的统万城,建筑质量奇好,“其坚可以砺刀斧”,完全可以和现代水泥相媲美。

不过,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

此外,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马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对其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一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的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由于瓮城内陆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由城墙、城楼、马面、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古代中国守城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了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实施。护城壕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木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鹿角木(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应用最早也最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

而攻城部队最惯用的伎俩,则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队防不胜防。不过,早在墨子时代,已经找到相应的破解之法。其具体方法,是在城内先掘好洞穴,然后选择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相当于1.57米)之内活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借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地将毒药、浓烟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地洞中的敌军一一杀死。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其实,守城的办法,如果只有“见招拆招”还远远不够,毕竟这仍然在消极防御的范畴。守城术的至高境界,是“反其道而行之”,胆大心细地采用“非常规”的办法。譬如唐时李光弼率领的“太原保卫战”,其中采用的一些“土行孙”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般来讲,挖地道都是攻城一方的行为,李光弼却不以为然。他派人主动挖掘地道,通至城外,然后待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时,派唐军冷不防地将其拖入地道,然后拉至城上斩首。此举吓得叛军胆战心惊,走路时都要低头看地。

而当叛军用云梯和筑土山的方法攻城时,李光弼又逆向思维,命唐军在城下事先挖好地道,使叛军靠近城墙时,陡然塌陷,反将其统统活埋。不知何故,李光弼特别偏爱“地道战”,并将这种战争艺术演绎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代中国守城术的最高境界

在守城战中,作为远射武器,除却一般意义上的弓和弩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

一种是巨型床弩。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于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伤害力。另一种便是炮车。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车”指的是投石车。投石车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杠杆的作用,一边置放炮石,一边是由多条拽索组成,运行时通过多个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发力,将另一端的炮石反弹出去。

随着火药的发明,大型火炮在战争中愈来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攻守哪一方面,谁的火器占据优势,谁便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那么,当战争发展当火炮唱主角时,特别是攻城一方火力强大,占据炮火优势时,守方是否就必败无疑呢?其实也不尽然。以1653年海澄之战为例,当时清军数百门大小铳炮不分昼夜地发射,轰向郑成功军的阵地。郑成功便命令将士挖地窖藏身,待敌人登城时,再钻出地窖继续作战,并最终取得守城的胜利。在后来清军的大小金川战役时,藏军方面也是采用这种挖土坑的办法,消解了清军的火力优势。看来,有时候,土办法反而是最有效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