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后贴秋膘?认真你就输了! 秋燥来临,皮肤干燥易便秘,怎么办? 秋主收敛,如何运动才更健康? 秋要多吃梨?辨证体质才能真正吃对! …… ▼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秋季养生的话题。 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在北方地区,过去有“立了秋,把扇丢”的谚语,就是讲经过长时间的酷夏终于到了立秋,就能迎来一些凉爽的秋风。 但在今年的立秋当中,正好赶上咱们暑伏季节当中四十天的长伏,即还在伏天当中。所以虽然已经立秋了,天气还会再炎热一段时间。 ▼ 一般的情况下,大家应该都听过立秋要贴秋膘。很多人认为立秋这一天到了就要开始大吃大喝,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苦夏,我们身体也比较虚弱,一听到这么个谚语,就盲目开始大鱼大肉的玩命去补。 其实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立秋当天进行进补是不合时宜的。补不好,可能还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坏处。 尤其是今年秋后这一伏,像北京地区现在还是炎炎烈日,人离开空调,可能大家都睡不好觉。当特别热的时候我们再在玩命的去进补,反而会增加脾胃功能的一些负担,进而会形成一些痰湿,这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那么我们说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进补才算合适呢? 按照北京时间的季节性来讲,其实真正的秋后进补应该是在秋分时节,那时进补才是真正的时令进补。 过去有个老话讲叫“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秋后这一伏,我们大家再坚持上十天左右,就把酷暑就给熬下去了,所以大家就不要急着去进补。 因为按照咱们中医的理论来讲,真正进入到秋天以后,天气就开始由潮湿转向干燥的气候。那么体现到人身上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体会:在立秋之前很多人脸上不用擦护肤品跟化妆品也是湿乎乎的,可是到了立秋以后就开始有变化了。 按照咱们中医基础理论来讲,秋天跟大自然相应的人体脏器是肺。那么肺呢,在咱们中医里边,古人认为叫娇嫩之脏。 娇嫩之脏不耐寒热,也就是说很多人平时爱吃的一些燥热的东西,比如辣椒干姜以及生姜水等,还有姜糖水这种温补的热性的东西,在这个季节就尽量要少用少吃为宜。 不要因为自己有这种习惯爱好,就不辨体质非一股脑的坚持下去,那样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不好的影响。 ▼ 到了秋季,因为秋燥的来临,我们很多人会有一些相应的不适症状。 比如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甚至稍微熬点夜眼白会就布满红血丝,同时伴随着大便干燥,口舌生疮等。其实这些都是进入到秋天以后秋燥所带来的临床表现。 为什么到了秋天会产生皮肤干燥跟大便秘结的情况呢? 按照咱们中医的基础理论来讲,肺主大肠,也主皮毛,它跟大肠是相表里的。所以肺气过燥时津液不足就会导致便秘及皮肤干燥。 那么导致皮肤干枯以后,我们可能常规的办法就是用一些护肤品,包括洗完澡以后擦拭浴油来保护皮肤避免干燥。其实到了这个季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食物的调整来改善这种情况,效果可能比外用涂抹护肤品还要好。 我们在这儿呢,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方:百合莲藕石斛汤。 百合色白,莲藕也是色白。莲藕呢,可以说是一个生熟两相宜的秋季养生佳品,因为色白本身有入肺的功能,而且它中空又有通窍的功效。 具体的做法: 百合适量,一头鲜百合,或者家里面如果人口多的用两头鲜百合。如果买不到鲜百合,在药店抓一点儿干百合也可以。从市场上买回一些莲藕把俩头儿去净,把周围的淤泥清理干净再切成薄片儿。接着一起放在锅里边熬煮一段时间。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放一点石斛,因为石斛有很好的生津液,清虚火的功效。我们不一定说到了养生秋季就非要用药物来进行控制,其实从平时的饮食调整来保持我们身体状态良好运行,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 因为秋天本身也有收敛的功能在里面,秋天主肃杀收敛。 收敛就是契机都往回收,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人体要跟大自然相对应,就是说我们到了秋天,尤其是秋冬季节,不宜过多的出汗,因为汗为心之津液。 到了这个季节包括整个冬天,其实运动都应该要逐渐的减少到以不出汗或者是微汗,如果到了秋天还玩命的出汗,对养生对身体都没有好处的。 ▼ 对于比较喜欢养生的朋友,我们也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就是因为按照时令的这个要求,其实是关注身体的一个非常好的时节。在养生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一些禁忌要注意。 比如说有些人在整个季节养生里边,会犯一些虚实不分的情况。比如会说你告诉我了,到了秋天我不管自己怎样,就是应该多吃百合,莲藕,石斛,梨。这也是要辨证来看的。我们的建议是按照时令季节来讲,比如我们身上有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甚至干咳的情况,就可以用这些滋阴的东西来进行调理。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本身怕冷还大便溏稀,身上也老是慢慢的往出渗汗,那么这表明你体内水湿过重。这种情况即便到了这个季节,也不应该用麦冬生地等滋腻之品,而应该用一些温补的药物。因为不同人的体质,跟这个时令还是要有一定划分的。 我们说养生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根据天地时空的这个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这个才是养生的真谛。那么按照中医来讲其实就是一种辨因诊治辨证论治的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虽然到了秋季了,很多人说既然都讲要防秋燥,就多多益善,那我们就天天吃梨吃苹果吃葡萄,只要是滋阴的汁液多能够润燥的东西,我们就来者不拒。其实这种做法在咱们中医里面来讲也是有禁忌的。 古人有一句话叫太过不及都是病。虽然到了秋季应该润燥,那么这个润燥的程度应该要根据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来适量的进行调整,一切与舒适为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朋友们能够牢记在心,就是适可适量舒适为主。 其实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讲,我们通过饮食吃住和调整作息时间,像到了秋季,古人认为可以早睡早起按照时令来进行调整人的这个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很好的一些方法。 ▼ 现在我们养生界良莠不齐,有很多专家会在这个季节给出一些膏方或者是药物来进行推广,让大家来进行药补。其实呢,咱们中医也好,道家的养生箴言真谛也好,都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那么也切忌以药代食天天服用,因为是药都有三分毒。 所以说大家呢,一定要切记,不要盲目地进补跟盲目以药代食,这些都是咱们中医所反对的。虽然古人也有美药不离口的名言,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药食同源的思想下来指导生活和健康的。 最后我们也在这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一起防秋燥,度过一个美好的秋高气爽的时节。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