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是对于战国时期七个主要诸侯国的称呼,其实当时的诸侯国并不止七个,但这器官国家的综合国力却比其余国家要强盛许多,因此单独将它们列出来。 那么如果用两个字分别来形容战国七雄,该怎么形容呢? 1、秦霸 大秦给人的感觉就是霸气十足,不服就是干,颇有平头哥的风范。 能够从西陲炮灰起家,先是给周王室当守门员,靠着一次次战争吞并周边小国和部落壮大,最后平巴蜀、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国的发家史就是战争史。 即使几次三番被晋、魏、楚等国欺辱,秦国依旧自强不息,直到最后一统六合,荡平八荒,大秦帝国霸气十足。 2、赵勇 赵国是三晋之一,从赵氏孤儿这则故事之中就能看出赵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而且自古就有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称,赵人崇尚武勇,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军更是以勇闻名于诸侯,可惜遇上败家子,要不然秦国也没那么容易一统天下。 3、魏狂 曾经有人说过,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可惜的一个国家。 它曾经有机会称雄天下,但却被它自己给浪费了,小编只想对它说:“猥琐发育,别浪!” 在吴起、庞涓等名将手中,魏国南征北战,所向无敌,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长远的作战目标,四处树敌,结果被围殴之后很快衰弱下去。 只能说,生在中原四战之地就是他最大的悲哀,这一点,郑国有话想说。 4、韩弱 韩国虽然曾经一度兴盛过,而且凭借变法已经犀利的韩弩、剑,使得诸侯不敢对韩兴兵。 但这却不能使得韩国进一步发展壮大,毕竟韩国明君不多,再加上周边邻居如魏、秦、楚没一个好惹的,韩国就是想要发展都没地去,最后只能沦为出气包,也确实可悲。 5、燕僻 燕国地处北方,与东胡相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燕国存在感都极其薄弱,毕竟这么一个偏远小国,打它没什么好处,不如留着阻挡北方胡人南下。 而这也是燕国最大的幸运,在中原灭国无数的时候,燕国还能够一步步发展壮大,将辽东也收归囊中,不得不说,对于当时来讲,燕国真的是太偏远了,偏到人家都不愿打。 6、齐乐 齐国,人家可是有辉煌的历史的。 开国君主乃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大仙,而后来又有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姜小白。额,这名字怎么这么别扭呢? 后来虽然被人给篡位了,但国势却不减,依旧号称当时强国。 可能是日子太好过了吧,因为管仲做的好事,齐国商业发达,最后大家都安于享乐,一直到秦国灭齐,齐国也没翻出多大浪花来。 7、楚安 楚国曾经一度称霸中原,逼得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各国联合起来抗衡,但后来也不知道楚国的画风为什么走偏了。 曾经以悍勇著称的楚国居然闲的没事玩起了书生气,最后居然被秦国逼得向东迁移,古楚地都基本没有了楚民,大半都迁到江淮以及吴越一代去了,当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不知小伙伴们对七国都有什么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