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家诗人范当世

 连云港海之阔 2018-08-14
    范家诗人范当世 范家诗人中影响较大的当数第九代范伯子,《辞海》中这样介绍: 范当世(1854--1905),清末文学家。初名铸,字无错,后字肯堂。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岁贡生。曾为李鸿章幕僚。从张裕钊学古文,又同吴汝纶、陈三立结交。所作散文属桐城一派。也能诗,与弟钟、铠齐名,称通州三范。有《范伯子诗文集》。 范当世15岁时便中秀才,而且是第二名生员(第一名日州首),17岁时“拔”,成为“廪膳生员”,即灵生,每年可以领取一些生活补贴——“膏油费。”但他虽极有才华,却屡试不第,30岁时便下决心不作科举文字,不应考了。后来他写下一副对联: 揽辔登车,一世澄清须满志; 读书闭户,万家欢乐尽关心。不仅表现了他的诗人气质,而且流露出他对科举制度的厌恶和藐视,并流露了他不惟独善其身,且兼济天下的胸怀。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他和陈三立(散原)是中国诗史上同光体的代表人物,开一代诗风。陈散原认为范当世的诗:“苏黄以来,六百年无此奇矣。”(苏黄指宋代苏东坡、黄山谷)夏敬观说:“伯子丁世衰微,愁愤悲叹,一寓于诗。其气浩荡,若江河趋海,群流奔凑,滋漫曲折,纳之而不毓审,而为渊莫其深。吴汝纶评论道:“文之道,莫大乎自然,莫妙于沉隐,无错中年到此,则天下文章其在通州乎?” 范当世的诗歌的深厚功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悠久的家学渊源,也得力于他的广取博采,好学不倦。后又得桐城姚鼐侄曾孙女蕴素为其继室,蕴素颇有诗才,著有《蕴素轩诗集》夫妻唱和,切磋诗艺,当世颇得其助。蕴素之弟姚永概,也是近代著名诗人,有《慎宜轩诗集》,其诗秀爽警炼,沉郁顿挫,语必生新,志在独造。不时与其姊夫范当世论诗,互有影响。 范当世的散文成就很大,比他的诗名似乎更负盛名。他的文集有不少序、墓志铭是应酬文字,但没有大手笔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他为亲家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写的《故湖南巡抚义宁陈公墓志铭》就是一篇精湛之作。桐城派风格,跃然其间。 范当世与张謇,泰州著名骈文家和诗人朱铭盘相唱和,当时称为“通州三生。”三人同去拜谒张裕钊,张大喜,“自诧一日得‘通州三生’,兹事(按,指文学事业)有付托矣。(姚永概《范肯堂墓志铭》)范当世曾应吴汝纶之邀请,去保定莲池书院讲学,所教书生多为通才,知名于世。”(同上)他在莲池书院时,与古文家贺涛齐名,有“南范北贺”之称。在天津时,他作为李鸿章的西席,教授其子李经迈读书,被称为李的幕僚,后来他以家事为借口,离开了天津,表现了一个诗人洁身自好不为权势所挟的气节。范当世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和教育事业,为范氏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子范罕成为范家10代诗人,其孙子愚,有《子愚诗抄》。子愚的三个儿子范恒(即王子昌)、范临、范曾都能写诗,而范曾,把诗书画溶为一体,享誉国内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