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旗文史]神秘的查干浩特古城

 阳春雪竹轩 2018-08-14

        查干浩特,意为白色的城池,是蒙古君主朝代最后一个皇帝一一察哈尔林丹汗的都城.古城遗址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查干浩特嘎查境内,是内蒙古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保护文物

        据清史及阿鲁科尔沁志载:蒙古察哈尔部传位到林丹汗时期,国力日盛,经济日强,东征西战,其版图已东起辽东西至河,有“四十万蒙古国主”之威名,是蒙古诸可汗中势力最强的.1632年,后金皇太极三次征讨林丹汗,并在1635年灭林丹汗.由于当时都城被纵火焚毁而城内其它建筑末遭破坏,所以今天较完整地保留了查干浩特的全貌.

        林丹汗(1592一1634),孛儿只斤氏,名林丹巴图尔,汗号为呼图克图汗,蒙古帝国35任大汗.布延彻辰汗去世后,13岁的长孙林丹继承王位.当时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各部各自为政,明庭称林丹汗为'穷饿之虏”.林丹汗即位十年后的1617年,他兴建白城(查干浩特),作为政治统治中心.他还用图门汗法典约束各部,试图承袭成吉思汗霸业,统一蒙古各部.面对努尔哈赤的崛起,他联明抗后金,对内谋求统一.

        由于后金的强大左翼相继联金,1627一一1628年,他西迁荡平右翼后,又于1631年犯阿鲁科尔沁达赉楚琥尔牧地,强行带走塞棱阿巴海部众,招来皇太极1632年亲率5000精骑讨伐.后皇太极见林丹汗内忧外患各部纷纷投后金,又远征林丹汗,科尔沁、扎鲁特、巴林、阿鲁科尔沁、哈喇慎、土默特、奈曼、敖汉、翁牛特等10万大军会师西拉沐伦河岸.林丹汗兵败远遁青海.1634年在青海死于天花.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豪格第三次征察哈尔.林丹汗大福晋娜木钟与其子额哲翌年奉上传国玉玺降后金,蒙古帝国灭亡.后金于是设左右察哈尔八旗,额哲为亲王.至康熙年间林丹汉孙布尔尼反清失败,子嗣亡绝

        作为阿鲁科尔沁旗人,我对查干浩特并不陌生,也曾多次陪领导或客人考察查干浩特古城遗址,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16年,我因十个覆盖工程驻在罕苏木苏木数月,始有更多的机会一探古城究竟,能有更多时间目睹查干浩特真容.多少次一个人静静地徜徉在古城遗址之中,耳畔边时时回荡起后金与蒙古军队万馬千军争夺撕杀的呐喊;熙熙攘攘的商队,各色皮肤的男女穿棱于城内城外,满眼都是昨日的繁荣;阿巴嗄山祭祀的硝烟还未散去,似在诉说北方少数民族的祈祷和平的愿景;被文革前罕苏木驻军炸落至阿贵哈达山半山腰的蒙古象棋盘,分明是一场天棋,演绎着皇太极与林丹汗的龙象之争,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和氏璧归后金,兵败的大夫人娜木钟投降下嫁皇太极以保存族人…这桩桩件件历史,零零碎碎的关于查干浩特,关于皇太极与林丹汗的博弈故事,都浮现在眼前

        查干浩特古城(白城)遗址北为阿巴嗄哈日罕山,由五个部分构成:白城、东白城、西白城、阿巴嗄山遗址、白城周边村落遗址,保护面积近70万平方米.城池的修建,选择在了宝哈哈达山(西)和阿贵哈达(东)其两山中间低地建设.其中阿贵哈达山上有蒙古游戏布谷与吉日格的象棋岩刻,又叫棋盘山,象屏障,如哨兵拱卫着京都

        白城中心城区规模很大,城内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城内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排列.宝音乌力吉的《明丶林丹汗京都旧址》讲:外城南北500米,东西980米.内城东西南北各250米.内城城墙髙达一丈,南门为屏状式瓮门设计'

        白城的外城,平面为长方形,东北与西北筑有角楼,有南北城门两个.棋盘山下分布着4座大殿基址,山脊凿有园孔二十多个,疑为护栏之用.所到之处小房址、小作坊址随处可见,青砖色瓦随处可见

        位于外城中部的内城,城墙髙大规整,,墙顶铺的河卵石依稀可辩.城中分布7座大型土台基,南为中央街,街边为偏殿,中轴分布.在已知文物中,白花岗岩柱、琉璃瓦、玻璃狮、虎瓦当、石碾子等都曾挖掘出土过

        东西白城分座落于白城东西处.西白城、东白城风格与中心设风格无异,用料无异.

        查干浩特古城附近考古发现至少3个村落.而在城北阿巴嗄山上,分布着大片大大小小墓葬群及祭祀遗址,且保留完整,当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习俗重要场所

        查干浩特建于什么时代?多数学者认为辽代已有城池的影子,到了1617年林丹汗在旧址上建成了宫殿.1634年城破被毁.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距离查干浩特十五公里的查干达布仓,皇帝御赐新建罕苏木庙.

        据说当时用了许多白城的建筑材料.用没用白城的建筑材料,用了多少材料己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明当年林丹汗造城技术之优良材料之过硬

        2009年7月,在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人们发现了15首蒙古汗廷音乐曲,如《牧马歌》、《骏马》等,经专家考证是林丹汗的宫廷音乐.在内蒙古大学等支持下,目前己被开发为《汗廷音乐》并进行多次巡演,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己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阿鲁科尔沁,查干浩特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有以汗廷命名的酒业,以汗廷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公园,以汗廷命名的街道、广场、乐队、服饰,还有许多许多.查干浩特古城遗址也招揽了众多游客学者到此观光、考察

        今天的罕苏木查干浩特嘎查,人们还在流传着数百年来龙象之斗的故事.据说林丹汗长像奇特,宽脸大耳,身髙鼻长,两手过膝,面如大象.而八阿哥四贝勒皇太极长像奇异,有如天龙,能驾云行雨,飘乎不定.一龙一象日日在白城上空单打独斗,林丹汗生不逢时,天不助他,残败西去,连老婆都嫁给了皇太极.这些民间传说近乎荒诞,但却使查干浩特又平添了几分神秘

        我在想当年的林丹汗是多么的有勇有谋能征善战,当年的林丹汗是多么的志存髙远.他也曾有个伟大梦想,成为他的先祖成吉思汗,统一内蒙髙原,饮马黄河长江!可是生不逢时,他联合的大明苟延残喘,他面对的敌人皇太极刚刚兴起所向无敌,他残酷的统治不足以让巴林扎鲁特阿鲁科沁永远臣服

        查干浩特的大火,不仅焚毁了林丹汗的政治中心,也焚毁了林丹汗统一的梦想.这里有他与皇太极太多的恩恩怨怨,家国情仇!如果他联金抗明,也不至于东部诸部落众叛亲离,背井离乡离开辽河套,历史或会改写;如果他不杀后金使臣,后金与察哈尔也不至于彻底翻脸,历史或会改写;如果他不进入阿鲁科尔沁烧杀抢掠,或许皇太极不会三征林丹汗,历史也会重写!

        光阴四百載,林丹汗给我们留下了神秘的查干浩特,给我们留下了天籁之音《汗廷音乐》,给我留下了天龙与大象搏弈的传说,给我们留下了传国玉玺可能是战国时的和氏璧的疑问.还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充满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